江南笛声有哭襄阳调。元代。王奕。天无四壁。底用量江尺五代樊若水为太祖量江于此。徒把乾坤分裂,谁与帝、扶民厄。几年樊圃缺。耳风腔转笛三十年前,江南笛声有哭襄阳调。此日双蛾空蹙,依然也,暮山碧。
《霜天晓角(和韩南涧采石蛾眉亭)》是一首宋代王奕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霜天的早晨,角声响起(与韩南涧采石蛾眉亭共作)。天空没有四壁。在这里,用一尺长的江量尺,是五代时的樊若水为太祖量江。徒然将天地分裂,谁能帮助皇帝,解救百姓的困厄。已经过去了几年,樊圃(樊若水的别号)不见了。耳边的风声变成了笛声,三十年前,江南传来了襄阳的哭声。就在今天,两只蛾子空空蹙缩,依然如此,晚山苍翠。
诗意: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早晨为背景,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通过描述天空无边无际,将历史与现实相连,抒发了对当时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关注。诗中提到樊若水量江为太祖,表达了对历史伟人的敬仰和对现实困境的思考。诗人还以耳边的风声变成笛声、江南传来襄阳的哭声等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悲剧和江南地区的怀念之情。最后,诗人以两只蛾子空蹙的景象和晚山的碧绿作为结尾,给人一种深沉的感慨和凄美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精练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将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人民疾苦的关注。诗中描绘的天空无四壁的景象,象征了历史的广阔和开放,也暗示了人民的期望和希望。樊若水为太祖量江的描述,既彰显了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迹,又表达了对历史功绩的敬仰和对当下困境的思考。通过对耳边风声变成笛声和江南传来襄阳哭声的描绘,诗人唤起了对历史悲剧和江南地区的怀念之情,给人一种深沉而动人的感受。最后,诗人以两只蛾子空蹙和晚山碧绿的景象作为结尾,给人一种凄美的意境,使整首诗词更具情感共鸣和审美价值。
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现实和情感的交织,营造了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社会困境的思考,又呈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人民疾苦的关切。整首诗词意境唯美,语言简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的感受。
王奕(生卒年不详),字伯敬,号斗山,玉山(今属江西)人。生于南宋,入元后曾出任玉山县儒学教谕。与谢枋得等南宋遗民交往密切,诗文中不乏以遗民自居的文句,所以《宋诗纪事》将他列入书中。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因王奕《玉窗如庵记》末署“岁癸巳二月朔,前奉旨特补玉山儒学教谕王奕伯敬谨撰并书”,认为“癸巳为至元三十年(1293),然则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改题元人。代表作品有《酹江月》、《摸鱼儿》和《沁园春》等。...
王奕。王奕(生卒年不详),字伯敬,号斗山,玉山(今属江西)人。生于南宋,入元后曾出任玉山县儒学教谕。与谢枋得等南宋遗民交往密切,诗文中不乏以遗民自居的文句,所以《宋诗纪事》将他列入书中。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因王奕《玉窗如庵记》末署“岁癸巳二月朔,前奉旨特补玉山儒学教谕王奕伯敬谨撰并书”,认为“癸巳为至元三十年(1293),然则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改题元人。代表作品有《酹江月》、《摸鱼儿》和《沁园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