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思那里要他知

出自宋代韩淲的《西江月(十一月初六日夜偶成)》,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ún sī nà lǐ yào tā zhī,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日日山迷水癖,年年书恼诗痴。
寻思那里要他知
试比古人犹未。
往往眼甜口苦,常常心是身非。
如何则甚破他疑。
只学今人足矣。
()
诗痴寻思:(动)思索;考虑:~一下再决定。
古人: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口苦:口苦kǒukǔ指口内常有苦味的感觉。属实热症。多因肝胆有热,胆气蒸腾而致。
身非今人:现代人;当代人。与“古人”相对。
足矣:充分,够量。

《西江月(十一月初六日夜偶成)》是宋代诗人韩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日日山迷水癖,
年年书恼诗痴。
寻思那里要他知,
试比古人犹未。
往往眼甜口苦,
常常心是身非。
如何则甚破他疑,
只学今人足矣。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诗歌创作和修炼之路的思考。诗人描述了自己长期以来对山水的迷恋,对书籍的苦恼以及对诗歌的痴迷。他思索着如何才能让人们理解他的诗意,同时试图与古人相比较,但仍然感到自己还未达到他们的水平。他常常发现自己的眼睛看到的事物令人愉悦,但口头表达却苦涩无味,内心常常与身体不一致。诗人想知道如何才能解决这种困惑,最后得出结论,只有学习当代的诗人才足够了。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韩淲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我反思和追求。他首先表达了自己对山水的倾慕,这种倾慕可能与他的创作灵感有关。接着,他提到了自己对书籍的苦恼和对诗歌的痴迷,这显示了他对文学的真挚热爱和对完美创作的追求。诗人不仅思索着如何让人们理解他的诗意,还试图与古人相比较,这表明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自身能力的自我评估。然而,诗人也坦然地坦诚自己的困惑和不足,他发现自己的表达常常无法与内心感受相符,这种内外不一致让他感到困惑和疑惑。最后,他表示只有学习当代诗人才能找到解决困惑的方法,这可能是他认为当代诗歌创作能够更好地表达内心情感的体现。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一个诗人在创作道路上的思考和追求,他虽然感到困惑和自我怀疑,但依然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进步的渴望。这种自省和自我反思的态度使得这首诗词更加真实和触动人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韩淲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韩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