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丹心曾独许

出自宋代程垓的《凤栖梧》,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ōu guó dān xīn céng dú xǔ,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门外飞花风约住。
消息江南,已酿黄梅雨。
蜀客望乡归不去。
当时不合催南渡。
忧国丹心曾独许
纵吐长虹,不奈斜阳暮。
莫道春光难揽取。
少陵辨得寻花句。
()
飞花:纺织和弹花时飞散的棉花纤维。
消息:(名)①传出或听到的有关人或事物的情况:互通~|打探~。②特指报刊、电台等关于人或事物情况的报道:新华社~。
黄梅雨:黄梅雨huángméiyǔ春末夏初黄梅季节下的雨。也叫“梅雨”、“霉雨”
不合:(动)不符合:~手续|~时宜。②(书)(动)不应该:早知如此,当初~叫他去。③(形)合不来;不和:性格~。
南渡:亦作'南度'。渡水而南。犹南迁。晋元帝﹑宋高宗皆渡长江迁于南方建都,故史称南渡。
忧国:为国事而忧劳。
丹心:(名)赤心,忠心:~可鉴。
不奈:无奈。不耐,忍受不了。
莫道:不要说、不用说。
春光:(名)春季的景致:明媚~。
揽取少陵:汉宣帝许后之陵。因规模比宣帝的杜陵小﹐故名。指唐诗人杜甫。杜甫常以'杜陵'表示其祖籍郡望﹐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凤栖梧》是宋代诗人程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门外飞花风约住。
消息江南,已酿黄梅雨。
蜀客望乡归不去。
当时不合催南渡。
忧国丹心曾独许。
纵吐长虹,不奈斜阳暮。
莫道春光难揽取。
少陵辨得寻花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也展示了程垓独特的诗性和情感。

诗的开篇,"门外飞花风约住",表现了春天花朵飘落的情景,但因为风的缘故而仿佛停滞不前。这种意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沉重。

接下来,诗人提到"消息江南,已酿黄梅雨",黄梅雨是江南地区的一种特殊气候现象,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诗人隐喻着国家政局的变迁,暗示着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接着诗中提到"蜀客望乡归不去",蜀客指的是来自蜀地(今四川地区)的旅人,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回到故乡。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家乡的苦闷和无奈。

下一句"当时不合催南渡",指的是当时不适合南渡(指南迁),暗示了国家形势的动荡,使得人们不能回到故乡。

随后,"忧国丹心曾独许",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忠诚之情。他以纵吐长虹的形象描绘自己的壮志豪情,但不幸的是,这样的抱负在斜阳西下时无法实现。

最后两句"莫道春光难揽取,少陵辨得寻花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渴望和对寻找诗句的自信。诗人宣示即使春光美好如画,他仍有能力创作出优美的诗句。

整首诗词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将个人的思乡之情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相结合,展示了诗人对家国的深情厚意和对诗歌创作的自信与豪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程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