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灵何必待秋通。宋代。葛胜仲。凉飙破暑,清歌萦坐,缺月稀星庭户。瓜华草草具杯盘,喜共浥、初筵零露。天孙东处,牵牛西望,劝汝一杯清醑。精灵何必待秋通,为一洗、朦胧今古。
《鹊桥仙(七夕)》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葛胜仲。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凉飙破暑,清歌萦坐,
清凉的微风驱散了炎热,悠扬的歌声回荡在坐处,
缺月稀星庭户。
月亮半圆,星光稀疏,照耀在庭院之中。
瓜华草草具杯盘,喜共浥、初筵零露。
新鲜的瓜果和嫩草摆上盘子,欢乐的氛围洋溢,初次的宴席露水洒落。
天孙东处,牵牛西望,劝汝一杯清醑。
天孙在东方,牵着牛向西望去,劝你来品尝一杯清醒之酒。
精灵何必待秋通,为一洗、朦胧今古。
仙子们何须等到秋天才能相见,为了一次洗浴,温柔的迷离遍及古今。
这首诗词描绘了七夕节的情景,七夕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讲述了一个浪漫的故事。诗人以凉风破暑、歌声萦绕的描写开篇,展现了夏夜清凉的氛围。接着,诗人描述了庭院中月亮半圆、星光稀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七夕节的期待和浪漫的气氛。在诗词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宴席上的欢乐场景,以及天孙牵牛向西望的画面,寓意着人们在这个特殊的夜晚应该共同分享喜悦,并且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仙子们不必等到秋天才能相见,而是可以在这个时刻享受浪漫的气氛,洗涤心灵,迷离而美好。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隽永的语言,将七夕节的浪漫情愫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以自然景物和仙人的形象来烘托七夕的氛围,将人与自然相结合,赋予了诗词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整首诗词流畅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爱情和美好时光的向往,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七夕节的浪漫与温馨。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葛胜仲。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