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叹春归。宋代。晁补之。去年时。正愁绝,过却红杏飞。沈吟杏子青时。追悔负好花枝。今年又春到,傍小阑、日日数花期。花有信,人却无凭,故教芳意迟迟。及至待得融怡。未攀条拈蕊,已叹春归。怎得春如天不老,更教花与月相随。都将命、拚与酬花,似岘山、落日客犹迷。尽归路,拍手拦街,笑人沈醉如泥。
《尉迟杯(亳社作惜花)》是一首宋代晁补之所作的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去年时,我正感到无比忧愁,红杏花飘落过。我默默沉吟,杏花还未开放时我就追悔莫及,错过了美好的花枝。
今年春天又来到,我靠在小阑杆旁,每日数着花期。花有自己的芬芳,而人却无法依仗,所以我教芳意迟迟绽放。
直到等到和煦的春风来临,我还未能触摸花枝的嫩蕊,却已经叹息春天即将离去。如何才能让春天永远年轻,让花朵与月亮相伴呢?
我愿意拼尽一切去回报花的美丽,就像岘山上的落日客一样迷恋。但当我归来的路上,拍手呼喊,笑着阻挡行人,却如同一个陷入泥泞的沉醉者。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对春花的思念和悔恨,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追忆。诗人通过对花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以及生命的渴望和追求。诗词中使用了对比手法,将花的短暂美丽与人生的无常相对照,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的追求。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感性的抒发,让读者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瞬间美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