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帘半卷微灯外

出自宋代秦观的《一丛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ū lián bàn juǎn wēi dēng wài,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年时今夜见师师。
双颊酒红滋。
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E97C。
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
佳期。
谁料久参差。
愁绪暗萦丝。
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
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
师师,疏帘,微灯,新词

《一丛花》是宋代诗人秦观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年时今夜见师师。
双颊酒红滋。
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
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
佳期。
谁料久参差。
愁绪暗萦丝。
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
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诗意:
《一丛花》描述了一个女子在某个年华时节夜晚与心仪的人相见,她的双颊泛起了红晕。轻薄的窗帘半卷,微弱的灯光透出来,露水如珠上挂,烟雾飘渺凉爽。她的发髻散乱,依偎在心仪之人的怀里,弹着泪,唱着新的词曲。美好的时光,谁能预料到会变得如此不同。忧愁的思绪隐约缠绕着心弦。她想起自己曾经妙舞动人的舞蹈和清丽的歌声,惋惜地感叹着秋天的离别。唯有画楼中,当时明亮的月光,照耀着两地相思之情。

赏析:
《一丛花》以优美的词藻描绘了一场夜晚的相见与别离,展现了秦观细腻的感受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红晕、窗帘、灯光、露水、烟雾等元素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感觉上的丰富和层次感。诗人通过描写女子的乱发和泪水,表达了她内心的悲伤和无奈。在诗的结尾,诗人以月光照耀两地相思之情,将诗情与时间、空间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离别的感慨。整首诗既展现了女子的柔情和纤细之美,又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和人事易逝的感叹,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回味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秦观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