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学男儿拜谢。宋代。黄庭坚。宋玉短墙东畔,桃源落日西斜。浓妆下著绣帘遮。鼓笛相催清夜。转眄惊翻长袖,低徊细踏红靴。舞余犹颤满头花。娇学男儿拜谢。
《西江月》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以及在这个场景中发生的一系列动人的情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宋玉短墙东畔,
桃源落日西斜。
浓妆下著绣帘遮,
鼓笛相催清夜。
转眄惊翻长袖,
低徊细踏红靴。
舞余犹颤满头花,
娇学男儿拜谢。
诗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宴会或舞会的情景。诗人描述了一个短墙旁的景色,夕阳西斜,桃源渐渐昏暗。在浓妆的遮掩下,柔美的绣帘将宴会场景隔绝。此刻,鼓声和笛声催促着深夜的舞会开始。舞者转动眼神,惊艳地翻动长袖,低头踏着红色的细靴,舞姿婀娜动人。整个头发上都插满了鲜花,在舞动中颤动着。这些舞者娇柔地学习男子的礼节,向观众行拜谢之礼。
赏析:
《西江月》以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宴会或舞会的描绘。诗人通过描绘夕阳斜照下的桃源、浓妆的绣帘以及舞者们的舞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浪漫而动人的场景中。
诗词中巧妙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如短墙、桃源、绣帘、鼓笛、长袖、红靴和头花等。这些形象丰富了诗歌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想象空间。诗人通过绣帘的隔绝和舞者们的动作描绘,营造了一种宴会场景中的神秘感和热闹感。
诗词中的舞者形象是整首诗的重点描写对象。她们婀娜的舞姿、转动的眼神、颤动的头花都展现出她们的娇柔和美丽。诗人还提到她们学习男子的礼节,这种娇柔与坚毅的结合增添了诗词的情感层次。
总的来说,黄庭坚的《西江月》通过精心的描写和意象选择,展示了一个宴会舞会的场景,以及舞者们娇柔的形象和她们对男子礼节的学习。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和动人的意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