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倒无成。宋代。李之仪。还是归来,依前问渡。好风引到经行处。几声啼鸟又催耕,草长柳暗春将暮。潦倒无成,疏慵有素。且陪野老酬天数。多情惟有面前山,不随潮水来还去。
《踏莎行》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之仪。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踏莎行
还是归来,依前问渡。
好风引到经行处。
几声啼鸟又催耕,
草长柳暗春将暮。
潦倒无成,疏慵有素。
且陪野老酬天数。
多情惟有面前山,
不随潮水来还去。
中文译文:
回到从前的地方,询问渡口的情况。
和煦的风引导我到经行的地方。
几声鸟儿的啼叫再次催促农耕,
草长得茂盛,柳树密布,春天将要结束。
我潦倒无成,生活懒散却有些本领。
暂时与乡村老人共度岁月。
唯有眼前的山峦多情,
不受潮水的涨落所影响。
诗意和赏析:
《踏莎行》描绘了诗人回到故乡的场景,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中的"归来"表明诗人已经离开乡村一段时间,并且已经返乡,他询问渡口的情况,显示了他对家乡的关心和对过去的向往。
诗中的"好风引到经行处"描述了诗人在归途中受到温暖和煦的风的引导,这种风代表着美好的预兆,预示着诗人回到家乡将会有好事发生。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绘了乡村的景象,鸟儿的啼鸣催促着农人耕作,草长得茂盛,柳树隐约可见,春天即将过去。这些描写展示了乡村的生机和循环的自然规律。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的心情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人自称"潦倒无成",但同时也提到了自己的一些才能和素养。他选择与乡村的老人一起度过时光,可能是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境遇和情感,也可能是因为他们能够共同感受自然的美和宁静的生活。
最后两句"多情惟有面前山,不随潮水来还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深情和执着。他认为只有眼前的山峦才是真正多情的,它不像潮水那样随波逐流,而是永远存在,永远不变。
整首诗词通过对乡村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真情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反思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李之仪。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