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何在

出自宋代苏轼的《鹊桥仙(七夕和苏坚韵)》,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chéng dū hé zài,诗句平仄:平平平仄。
乘槎归去,成都何在,万里江沱汉漾。
与君各赋一篇诗,留织女、鸳鸯机上。
还将旧曲,重赓新韵,须信吾侪天放。
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彩舫。
()
归去:归去guīqù回去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何在:(书)(动)在哪里:理由~?
织女:1.从事纺织的女子。2.中国古代传说是天帝的女儿。汉代传说与牵牛郎为夫妇,婚后废织,被天帝分隔于银河两岸,遥遥相对,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方能相会。@3.织女星的别称。
鸳鸯机吾侪:我辈;我们这类人。
天放:放任自然。
人生:(名)人的生存和生活;人的一生:~观|~的道路|幸福的~|婚姻是~的大事。
儿嬉乞巧:相传阴历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二星相会之期,旧俗妇女此夕必备陈瓜果、鲜花、胭脂于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拥有姣美的面貌;并对月引线穿针,以期双手灵巧,长于刺绣织布,称为「乞巧」。

《鹊桥仙(七夕和苏坚韵)》是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乘船归去,成都何在,
万里江沱汉漾。
与君各赋一篇诗,
留织女、鸳鸯机上。
还将旧曲,重赓新韵,
须信吾侪天放。
人生何处不儿嬉,
看乞巧、朱楼彩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七夕节为背景,描述了苏轼乘船离开成都的情景。诗人感叹自己将离开成都,成为千里之外的游子,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江沱和汉漾指涉长江和汉水,表达了苏轼离开故乡的远行之意。

诗人与友人各自写下一篇诗,留给织女和牵牛,希望通过文字传达思念之情。织女和牵牛是中国传说中的一对相爱的神仙,七夕节是他们相会的日子,因此诗人希望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苏轼希望将自己的旧曲重新演唱,以新的音韵重新创作。这里的“吾侪天放”意味着释放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展示出苏轼对自己的自信和对艺术的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人生无处不可寻找乐趣。乞巧和朱楼彩舫都是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乞巧是指女子在这一天祈求智巧和巧手的仪式,朱楼彩舫则指的是七夕晚会上华丽的楼阁和彩船。这里诗人以此来表达人生中各种欢乐和喜悦的场景。

整首诗词以七夕为主题,通过描绘离别、思念以及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展示了苏轼的感情和情趣。同时,通过对七夕习俗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人生中各种欢乐和美好的一面,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向上的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