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旁畔且寻思

出自宋代晏殊的《木兰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pí pá páng pàn qiě xún sī,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朱帘半下香销印。
二月东风催柳信。
琵琶旁畔且寻思,鹦鹉前头休借问。
惊鸿去后生离恨。
红日长时添酒困,未知心在阿谁边,满眼泪珠言不尽。
()
销印东风:(名)①指春风。②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
柳信琵琶:pípá的又音。义同“琵琶pípá”。
寻思:(动)思索;考虑:~一下再决定。
鹦鹉:1.鸟名。头圆,上嘴大,呈钩状,下嘴短小,舌大而软,羽毛色彩美丽,有白、赤、黄、绿等色。能效人语,主食果实。2.比喻有才之士。3.指鹦鹉杯。4.指鹦鹉洲。5.指汉袮衡所作《鹦鹉赋》。
借问:1.询问,打听,发问。2.诗中常见的假设性问语。一般用于上句,下句即作者自答。3.敬辞。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4.过问。
惊鸿:1.形容美女轻盈优美的舞姿。2.惊飞的鸿雁。3.借指体态轻盈的美女或旧爱。
后生:(方)①(名)指青年男子,也泛指青年人:~可畏。②(形)年轻:~家(年轻人)|他长得~。
离恨:因别离而产生的愁苦。
红日:太阳。因其放射出红色光辉,故称。
眼泪:泪液的通称。

《木兰花》是一首宋代晏殊创作的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朱帘半下香销印。
红色帘幕半垂下,香味散去,香炉上的烟印也已消散。

二月东风催柳信。
二月时节,东风吹拂催促柳树发芽的信号。

琵琶旁畔且寻思,
在琵琶旁边停下思考。

鹦鹉前头休借问。
不要问鹦鹉前头的事情。

惊鸿去后生离恨。
惊鸿一去,留下了离别的忧愁和恨意。

红日长时添酒困,
红日长时间照射,加重了饮酒的困倦。

未知心在阿谁边,
不知道心在哪个人的身旁。

满眼泪珠言不尽。
眼中满是泪珠,无法尽述其中的辛酸和悲伤。

诗意和赏析:
《木兰花》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词。诗中通过描绘朱红帘幕半垂的景象和香炉上烟印消散的细节,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空虚和寂寞。二月东风催动了柳树的生长,暗示着春天的来临,但是在这美好的季节,作者却沉浸在离别的忧愁中,思绪万千。他停下琵琶旁边,静静地思考着心事,但也婉拒了别人的打扰和询问。惊鸿一去,留下了作者的离恨之情,使他备受煎熬。红日长时间照射,增加了作者饮酒后的疲倦,迷惘中不知心在何方。最后,作者满眼泪珠,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整首诗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和离愁,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思念和失落的情感。透过对细节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晏殊将读者带入了他内心的世界,引发共鸣。《木兰花》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宋代诗人对离别和人生苦难的深切体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晏殊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