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父惭至理

出自唐代吴筠的《高士咏·项橐》,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kǒng fù cán zhì lǐ,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
太项冥虚极,微远不可究。
禀量合太初,返形寄童幼。
孔父惭至理,颜生赖真授。
泛然同万流,无迹世莫觏。
()
不可:1.助动词。不可以;不能够:~偏废。~动摇。二者缺一~。2.跟“非”搭配,构成“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3.决不能,必须不。
童幼孔父万流

《高士咏·项橐》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太项冥虚极,微远不可究。
禀量合太初,返形寄童幼。
孔父惭至理,颜生赖真授。
泛然同万流,无迹世莫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吴筠创作的《高士咏·项橐》,表达了作者对高尚人品的赞美和对追求真理的思考。

诗的前两句“太项冥虚极,微远不可究”意指高尚的人品是无法准确地衡量和理解的,他们的内在价值超越了常人的认知。

接下来的两句“禀量合太初,返形寄童幼”表达了高尚人品是与天地共同创造出来的,他们的心境纯净无暇,像童年时的纯真。

接着,“孔父惭至理,颜生赖真授”赞扬了孔子和颜子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家,他们谦虚地接受真理的启示,使得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了真理的要求。

最后一句“泛然同万流,无迹世莫觏”意味着高尚的人品与世间万物相通,却无法被世人所理解和观察到。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高尚人品的崇敬和对真理追求的思考,诗中融入了儒家的思想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通过对高尚人品的描述,诗歌给人以深思,唤起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筠

吴筠 (?一778年),唐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字贞节。一作正节。性高鲠,少举儒子业,进士落第后隐居南阳倚帝山。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人道门。后入嵩山,师承冯齐整而受正一之法。与当时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玄宗多次征召,应对皆名教世务,并以微言讽帝,深蒙赏赐。后被高力士谗言所伤,固辞还山。东游至会稽,大历十三年(778)卒于剡中。弟子私谥“宗元先生”。...

吴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