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题瓢泉)。宋代。辛弃疾。稼轩何必长贫,放泉檐外琼珠泻。乐天知命,古来谁会,行藏用舍。人不堪忧,一瓢自乐,贤哉回也。料当年曾问,饭蔬饮水,何为是、栖栖者。且对浮云山上,莫匆匆、去流山下。苍颜照影,故应流落,轻裘肥马。绕齿冰霜,满怀芳乳,先生饮罢。笑挂瓢风树,一鸣渠碎,问何如哑。
《水龙吟(题瓢泉)》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稼轩何必长贫,
放泉檐外琼珠泻。
乐天知命,古来谁会,
行藏用舍。人不堪忧,
一瓢自乐,贤哉回也。
译文:
为何稼轩必须长时间地贫穷,
让泉水从屋檐外洒下如珍宝般。
快乐知足于天命,古往今来,有谁能明白,
处事行藏用得恰到好处。人们无需忧虑,
一瓢清酒自能带来快乐,回回都是明智的人。
诗意及赏析:
这首诗以辛弃疾的口吻,表达了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稼轩是指自己的别号,辛弃疾在诗中自称稼轩,表示他不愿意过于拘泥于物质财富的追求。诗中的瓢泉指的是一种自然的泉水,从屋檐外流下,如同珍珠一般美丽。辛弃疾通过这种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就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何稼轩必须长时间地贫穷”,这是对社会常规和价值观念的质疑。他认为人们应该懂得知足和满足,并非一定要追求物质财富才能获得快乐。他自称“乐天知命”,认为快乐源于对命运的接受和对自己处世态度的把握。
接下来的几句中,辛弃疾提到了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处世哲学。他认为自己的行事作风得当,明白如何处理自己的藏身之处,并表达了对那些过于忧虑的人的不解与无奈。他认为人们应该学会放下忧虑,用简单的生活方式来享受快乐。
在诗的后半部分,辛弃疾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他想到了过去曾经问过的问题:“饭蔬饮水,何为是、栖栖者”,他对过去的生活方式提出了质疑,认为那种简朴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栖居之所。他提到了浮云山和流山,把自然景观与人的生活方式相对照,暗示了自然的简朴和恢弘,与人们纷繁复杂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诗中,辛弃疾用幽默的笔调来结束整首诗。他形容自己笑着挂起酒瓢,仿佛成为风树上的装饰品,与那些乱飞的渠水碎片一同畅快无忧地徜徉。这里的“问何如哑”是一种调侃,表示他对于人们的疑问和质疑置之不理,自得其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水龙吟(题瓢泉)》是辛弃疾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稼轩何必长贫,
放泉檐外琼珠泻。
乐天知命,古来谁会,
行藏用舍。人不堪忧,
一瓢自乐,贤哉回也。
译文:
稼轩何必长时间贫穷,
让泉水从屋檐外洒落如珍珠。
乐观知足,古往今来,有谁能懂得,
处事行藏恰到好处。人们无需忧虑,
一瓢清酒自得其乐,贤者啊,回回都是。
诗意及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辛弃疾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简朴生活的赞美。首先,他提出了一个问题:“稼轩何必长时间贫穷”,在这个问题中,他质疑了财富和贫穷的真正意义。他认为人们应该知足常乐,不必执着于物质追求,而是从内心找到快乐和满足。他自称“乐天知命”,表示他对自己的命运持乐观态度。
接下来,辛弃疾谈到了自己的处事哲学。他认为自己在行为和处世方面做得恰到好处,懂得如何隐藏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他对那些过度忧虑的人表示无奈,认为人们应该学会放下忧虑,以简单和节制的方式生活,从中获得快乐。
在诗的后半部分,辛弃疾回忆起曾经提出的问题:“饭蔬饮水,何为是栖栖者”,他对过去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反思。他认为过去那种简朴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栖身之所,与现代纷繁复杂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通过提到浮云山和流山,将自然景观与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对比,强调自然的恢弘和简朴。
最后两句诗中,辛弃疾以幽默的口吻结束了整首诗。他形容自己笑着挂起酒瓢,仿佛成为风树上的装饰品,与乱飞的渠碎一同欢乐。这里的“问何如哑”是一种戏谑,表示他对于别人的质疑和疑问不予理睬,自得其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表达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倡导人们摒弃功利和繁琐,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快乐。辛弃疾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体验,表达了对真正幸福和满足的追求。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虎山夜泊。清代。吴泰来。月白江气寒,秋波澹容与。征帆投远村,哀雁寻荒渚。惟见打鱼人,隐隐烟中语。
徐仁伯侍郎挽诗。宋代。方岳。诸老遗书在,情亲独考亭。学卑时俗陋,文起众人醒。壮笔扛周鼎,危言耸汉庭。群公俱避易,吾道未凋零。纶綍泥封玺,蓬莱月锁厅。冰霜寒挺操,霄汉倦梳翎。有碣留南剑,无心徙北溟。一襟梅野雪,半世草堂星。晚对螭坳墨,亲探虎穴猩。豹关传晓跸,蛰户动春霆。彼相隳人纪,臣言准老以。纲常通宇宙。机阱骇朝廷。躔宿惊霄陨,乾坤为书冥。囊封争论切,诏敕费丁宁。愤极空流涕,时平竟失刑。忆曾歌楚些,忍复吊湘灵。光蚀星奎壁,冤沈古鼎铏。茫茫千载恨,不尽月岩青。
同赋梅花十二题·山馆。宋代。王铚。穷涂游子年华晚,折赠无人信手题。留恋清香忍回首,五更立马断桥西。
孝鸟行美黄孝子。明代。陈琏。嗟孝乌,尾毕逋。结巢向高树,养此黄口雏。一朝雏成毛羽觕,终日返哺鸣呜呜。海滨有黄生,适与乌性符。堂上有亲垂白颅,此心直欲慕子舆。晨昏竭孝养,亲心自怡愉。光阴不留亲已殂,白日惨澹天模糊,泪血已竭眼欲枯。高冢峨峨临海隅,清风足愧枭獍徒。吁嗟黄生孝义俱,至行不但孝乌如。
有怀九章寄北途滨江诸友九首 其一。明代。庞嵩。江水何茫茫,北风送南寒。搅我幽人怀,极目驰江干。
水(一作韩喜诗)。唐代。韩溉。方圆不定性空求,东注沧溟早晚休。高截碧塘长耿耿,远飞青嶂更悠悠。潇湘月浸千年色,梦泽烟含万古愁。别有岭头呜咽处,为君分作断肠流。
次韵郑季远国录贤良题余庐山诗记。宋代。喻良能。青鞋忆昔到庐山,回首清游梦寐间。忽见广文奇绝句,十年风雨唤仍还。
怀可斋简林郑二从事。宋代。郑清之。可斋严冷如古书,庄语敢下铅与朱。读之不厌味有余,箫韶闻奏愁爰居。文墨政事同机枢,照人炯炯悬冰壶。昆弟亲我同二苏,对床风雨夜梦俱。别来半岁意郁纡,赖有二客能从余。或寄可斋双鲤鱼,道甫问讯今何如。
信阳。清代。严廷珏。夕阳延客上关楼,路指中原第一州。山势纵横分楚塞,河声曲折接淮流。里门志石同千古,萸菊登筵又九秋。为问范园花竹里,当年风景得如不?
喻子规。清代。宗谊。举目无从觅蜀天,只呼归去乞人怜。倘然当日能归去,未必褒斜便万年。
马上读子肃诗集并怀子进子仪。宋代。赵蕃。一雨初收更有凉,我时驱马度危梁。溪山惯见少新意,诗句熟窥多旧行。不使高飞向台省,忍教微禄滞柴桑。难兄难弟俱奇士,宁愧诸洪出豫章。
昔游诗。宋代。姜夔。濠梁四无山,坡陀亘长野。吾披紫茸毡,纵饮面微赭。自矜意气豪,敢骑雪中马。行行逆风去,初迹略沾洒。疾风吹大片,忽或乱飘瓦。侧身当其冲,丝鞚袖中把。重围万箭急,驰突更叱咤。酒力不支吾,数里进一斝。燎茅烘湿衣,客有见留者。裴回望神州,沉叹英雄寡。
小三侄远持兄嫂之命见访于荒寒寂寞中将归二。宋代。曹勋。投老台山麓,松篁筑靓幽。行年今七十,抚事几春秋。但喜亲情话,难忘为小留。山川烦跋履,事事见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