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来成怅望。唐代。唐彦谦。独来成怅望,不去泥栏干。(惜花。见《诗人玉屑》)
《句》是唐朝诗人唐彦谦的作品。这首诗非常简短,但却传达出了深刻的情感。
诗中描述了一个人独自来到某个地方,凝望着眼前的风景,却没有离开。他的目光似乎被吸引住了,无法挣脱。最后一句“不去泥栏干”更加强调了这一点,他不愿意脱离自己所处的环境。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独自来到这里成了忧伤的注视,却不愿离开这个地方。
这首诗抓住了人们在独自时产生的内心感受。作者通过简短的文字,表达出了一种与外界产生联系但又无法离开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可能是对过去的怀念,也可能是对未来的期盼,而这种情感又在当下被困住,无法释放。
整首诗使用了简练的语言,没有修饰,却表达了深邃的情感。这种简洁和深意的结合,正是唐诗的典型特点。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迷茫,并且唤起了读者对于生活和情感的思考。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唐彦谦。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