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未入非熊兆。唐代。胡曾。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曾此独垂钓。当时未入非熊兆,几向斜阳叹白头。
渭滨是一首描写渭水边景色的诗,诗人胡曾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展现了渭滨的美景和其中蕴含的历史情感。诗中的渭滨,有一片青翠的岸草,青色与青色交相辉映,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渭水流淌不息,如同一条明镜,静静地融合着岸草和天空的颜色。除此之外,诗中还提到了“子牙”的名字,他是商朝末年的大臣和勇士,因为谏言不被重用,有一段时间来到渭滨垂钓。这传达了一种豪情壮志的意境。
诗人将景色和历史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或许诗人在这种壮美的景色面前感到自己的渺小与人生的短暂,他用“斜阳”和“白头”描绘自己的心情,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整首诗通过描写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译文:
岸边的草青青的,渭水流淌着。
子牙曾经在这里垂钓,
此时还未入非熊兆的历史舞台。
他曾几次在斜阳下叹息着白了头发。
诗意和赏析:
《渭滨》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美的自然景色,并以此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岸边青翠的草地和流淌的渭水,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宁静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宏伟。同时,诗人在这壮丽的景色中融入了历史元素,以子牙在此垂钓为事件,暗喻了历史的起伏和个人的命运。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斜阳下叹息白了头发,抒发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深深感慨。整首诗虽然短小,却抓住了景色和情感的瞬间,唤起了读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胡曾。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