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宋代。洪咨夔。鹤帐华缨绝,牛蹊老屐穿。薄晴生晚哢,深绿护余妍。万卷不堪煮,百怀空自煎。朱樱黄苦笋,小酌便陶然。
《初夏》是一首宋代洪咨夔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鹤帐华缨绝,牛蹊老屐穿。
薄晴生晚哢,深绿护余妍。
万卷不堪煮,百怀空自煎。
朱樱黄苦笋,小酌便陶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的景象,以及洪咨夔内心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心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索。
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清新淡雅,采用了简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首句“鹤帐华缨绝,牛蹊老屐穿”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鹤帐华缨绝意味着华丽的帷幕已经收起,牛蹊上的老屐被踩踏出一条痕迹,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接下来的两句“薄晴生晚哢,深绿护余妍”描述了初夏的天气和景色。薄晴晚哢指的是晚间微薄的晴朗天气,深绿则是对大自然繁茂生机的描绘,护余妍表示大自然呵护着一切花草的美丽。
接下来两句“万卷不堪煮,百怀空自煎”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万卷不堪煮意味着无数的书籍已经无法再被煮熟,百怀空自煎则表达了内心的焦虑和无处倾诉的困境。
最后两句“朱樱黄苦笋,小酌便陶然”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朱樱黄指的是颜色鲜艳的桃花和黄色的竹笋,小酌则是指品味生活中的小乐趣。这里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品味小酒,表达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生活态度的乐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初夏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作者以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结合,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受。
送振武张尚书。唐代。王建。回天转地是将军,扶助春宫上五云。抚背恩虽同骨肉,拥旄名未敌功勋。尽收壮勇填兵数,不向蕃浑夺马群。闲即单于台下猎,威声直到海西闻。
先几吟。宋代。邵雍。先几能识是吾侪,慎勿轻为世俗咍。把似众中呈丑拙,争如静里且谈谐。奇花万状皆输眼,明月一轮长入怀。似此光阴岂虎过,也知快活作人来。
青楼怨。明代。高启。浴金熏炉镂玉奁,兰香今夜为君添。乌栖黄昏乌起曙,才见道来还道去。
简胡山甫。宋代。舒岳祥。门外月谁敲,花开醉远郊。自寻幽寺宿,不耐俗人交。裘替疏泉洗,诗添续纸抄。一身舟不系,万事柱难胶。
送丁元晖知南海。宋代。刘克庄。不用急符催,先行要看梅。岁时亲祭海,休沐必登台。鲍井聊供饮,韩碑待拭苔。遥知蛮俗喜,令尹带琴来。
郊行。宋代。王安石。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
扁舟南浦岸,分携处、鸣佩忆珊珊。见十里长堤,数声啼F774,至今清泪,襟袖斓斑。谁信道,沈腰成瘦减,潘鬓就衰残。漫把酒临风,看花对月,不言拄笏,无绪凭阑。
相逢复相感,但凝情秋水,送恨春山。应念马催行色,泥溅征衫。况芳菲将过,红英婉娩,追随正乐,黄鸟间关。争得此心无著,浑似云闲。
风流子(和桐城魏宰)。宋代。王之道。扁舟南浦岸,分携处、鸣佩忆珊珊。见十里长堤,数声啼F774,至今清泪,襟袖斓斑。谁信道,沈腰成瘦减,潘鬓就衰残。漫把酒临风,看花对月,不言拄笏,无绪凭阑。相逢复相感,但凝情秋水,送恨春山。应念马催行色,泥溅征衫。况芳菲将过,红英婉娩,追随正乐,黄鸟间关。争得此心无著,浑似云闲。
秋夜读书感怀。元代。吴景奎。宵中风雨除,明蟾界心房。秋堂湛虚白,飞露生浮凉。夜气之所存,澹然思虑忘。短檠对方册,一览四五行。注目曾未久,玄花眩幽光。瞳子罹哀酸,蹙额攒清扬。愤嫌书字细,频挑灯烬长。远睇觉暂明,迫观愈微茫。掩卷重太息,惊心怛中肠。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三十六。宋代。释居简。馀二即非真,惟此一事实。密在汝边,我说不密。
饮百花洲四首。宋代。黎廷瑞。桃花绕屋竹参天,曾向湖西住五年。回首但余葵麦在,古今何必更桑田。
采莲实催/采莲令。宋代。史浩。露华霞液,云桨椒醑,姿玉斝金罍。交酬成雅会。拚沈醉。中山千日,未为长久,今此陶陶一饮,动经万祀。陈果蓏,皆是奇异。似瓜如斗尽备。三千岁。一熟珍味。飣坐中,莹似玉、爽口流涎,三偷不枉,西真指议。
晚秋东门郭使君楼宴集得月字。明代。左国玑。肃气澄原陆,秋事已季月。我来登兹楼,凭虚眺林樾。空天白虹度,落日紫烟发。墟里尽耕种,古人去不歇。但看旧冈阜,台殿已芜没。历历对往迹,谁能不惊骨。胡为坐忧叹,作色相矜伐。玉盘馔黄鸡,石鼎烹野蕨。美酒三百斛,深杯岂辞罚。啸侣且为欢,勿令老玄发。
菩萨蛮·客愁枫叶秋江隔。元代。王庭筠。客愁枫叶秋江隔。隔江秋叶枫愁客。行远望高城,城高望远行。故人新恨苦。苦恨新人故。斜日晚啼鸦。鸦啼晚日斜。
王季立安抚挽诗。宋代。蔡戡。相门叨下客,帅幕得佳宾。玉树连阶砌,芙蕖泛水滨。通家仍有契,论世岂无人。埋玉空遗恨,潸然泪满襟。
秋日湖外书事。唐代。杜荀鹤。十五年来笔砚功,只今犹在苦贫中。三秋客路湖光外,万里乡关楚邑东。鸟径杖藜山翳雨,猿林欹枕树摇风。朱门处处若相似,此命到头通不通。
泊南京登岸有作呈子由子中子敏逸民。宋代。张耒。客行岁云暮,孤舟冲北风。出门何萧条,惊沙吹走蓬。北涉濉河水,南望宋王台。落叶舞我前,鸣鸟一何哀。重城何諠諠,车马溢四郭。朱门列大第,高甍丽飞阁。汤汤长河水,赴海无还期。苍苍柏与松,冈原常不移。览物若有叹,谁者知我心。口吟新诗章,予抚白玉琴。鸣琴感我情,一奏涕泪零。子期久已死,何人为我听。推琴置之去,酌我黄金罍。幽忧损华姿,流景良易颓。
摇毫倾刻便成章,弱冠名标桂籍香。仓氏官閒聊自喜,荆州望重岂能方。
高谈不辨连三日,敏识空惊下五行。留落更烦勤慰谕,谁知宠辱渐能忘。
次韵韩景贤承议自金陵沿檄宣歙道中见贻二首 其二。宋代。葛胜仲。摇毫倾刻便成章,弱冠名标桂籍香。仓氏官閒聊自喜,荆州望重岂能方。高谈不辨连三日,敏识空惊下五行。留落更烦勤慰谕,谁知宠辱渐能忘。
答朱用晦怀予光州之作予时游河洛已归岭南。明代。欧大任。江上双鱼尺素迟,秋风吾已解归时。洛阳一叶飞何处,少室三花好寄谁。酒罢颇能行荷锸,乞□犹自哭吹篪。故人不见飘零色,只问西游万里期。
玉照东西两轩有红梅及千叶缃梅未经题咏倒用。宋代。张镃。昔游堂到海中光,我与诸公各醉狂。同向尘中三十载,朱颜应笑鬓丝长。
虞美人 中秋夜听雨寄冰怀大姊。清代。庄盘珠。角声催梦清宵断。翠被和愁卷。潇潇风雨响窗棂。忽忆去年今夜、月华明、别来两叶眉长皱。可也恹恹瘦。秋光彊半已难留。记取雁来时节、少登楼。
盘墅·茅堂观弈。宋代。黄由。才到松陵即是家,茅堂万竹绿交加。午窗睡起无他想,坐看围棋到日斜。
题卢鸿十志图。元代。何中。厓欲脱,峰欲飞。水洒洒,烟熹熹。石间老树不老色,翳萝悬阴石入黑。调琴未了趣观泉,十处奇踪日相迫。紫虚万里丹霞开,直上倒景之高台。佳云好花满嵩少,仙友为我今归来。莫嫌登山脚,曾踏东都路。姚崇宋璟可人故,不然岂肯容易出山去。
怀惟秦。明代。徐熥。江上春风吹布袍,题诗千里问蓬蒿。君还记得当年事,竹下焚香读楚骚。
和吴梦授韵。宋代。王炎。卷舒有道在随时,隐约何须感慨为。末路老夫甘退缩,华途吾友尚驱驰。准绳行义当趋正,淘练文章自出奇。举世岂无人具眼,未应终不贵和随。
七夕咏牛女。明代。于慎行。银汉横秋玉露凉,双星犹自似参商。经年脉脉情难授,此夜盈盈路转长。月迥应无鸾入镜,河深宁有鹊为梁。佳期漫向君平卜,天上人间共渺茫。
昼卧口占三首。宋代。张耒。甘风远集闻朝嘒,怨月深栖有夜鸣。凉牖疏明稀老翠,雨畦幽独立新清。
与宋景文公唱酬牡丹诗。宋代。朱公绰。仁帅安全蜀,祥葩育至和。地寒开既晚,春曙力终多。翠幕遮蜂蝶,朱阑隔绮罗。殷勤凭驿使,光景易蹉跎。
初贬英州过杞赠马梦得。宋代。苏轼。万古他池穴,归心负雪堂。殷勤竹林咏,犹得比晁山王。
壬子偶题。宋代。王安石。黄尘投老倦匆匆,故绕盆池种水红。落日欹眠何所忆,江湖秋梦橹声中。
陈严二先生和前诗见示次韵报之。宋代。赵蕃。梅蕊何曾见,诗筒已再开。如怜今岁尽,唤起好春来。咫尺花当动,侵寻老故催。不知荣悴阅,更得几何回。
天台山图。宋代。郑元祐。万八千丈天台山,仙人抱琴时往还。丝声落涧秋潺潺,曲终蜚云舞玄鹤,霞光楼观难跻攀。
晚眺。明代。夏良胜。密云驱雨过,山为送青来。犬吠行人住,牛奔牧竖回。好句随凉得,芳樽入夜开。床头无所有,几卷旧书堆。
登山。唐代。许棠。信步上鸟道,不知身忽高。近空无世界,当楚见波涛。顶峭松多瘦,崖悬石尽牢。猕猴呼独散,隔水向人号。
春夜清溪泛月。清代。莫健。击楫高歌天四围,伤春怀古送余晖。溪山无主催芒屩,花月多情哭布衣。丝管谁家浮桂棹,凫鹥是处上鱼矶。梁鸿范蠡精灵远,烟水空濛独鸟飞。
重别行送李川甫还沔南兼讯李献吉。明代。顾璘。长安道上春雪飞,薄暮逢君疑是非。摇鞭驻马一相问,雪花乱点白鹇衣。江海茫茫重相见,客舍张灯促青宴。愁兼别泪堕金尊,漏转寒更涩银箭。君今三十方少年,秋云刷羽抟云天。簪裾色动麒麟殿,词赋声倾玳瑁筵。沔南作牧殊辛苦,抱哺黔黎一万户。近闻四岳举循良,须知黄霸先台辅。楼船吹篴汉江流,乘月经过黄鹤楼。往时崔颢题诗处,复见新句淩高秋。嗟予垂老气凋朽,天台峥嵘亦何有。寂寞桃花何处吟,纵横豺虎空奔走。送君将归旧思翻,怅望南云回白首。倘过夷门见李白,问渠诗兴春多否。
湖州歌九十八首。宋代。汪元量。东宫雪里燕三宫,妃子殷勤把酒锺。百十箜篌弹玉指,两行珠翠击金镛。
忆故乡。宋代。淳于震先。蔚阳山下祖茔居,巍岭崇高画不如。离乱不堪回首顾,春秋谁为扫坟庐。
久雨。宋代。苏辙。云低气尚浊,雨细泥益深。经旬势不止,晚稼日已侵。闲居赖田食,忧如老农心。堆场欲生耳,栖亩将陆沉。常赋虽半释,杂科起相寻。凶年每多暴,此忧及山林。号呼天不闻,有言不如喑。愿见云解脱,秋阳破群阴。
发庐陵。宋代。刘弇。不作钉根桑,翻为凌飙蓬。五年三羁旅,羞哭畏途穷。今者人事缚,宛然游羿弓。谁尸造物柄,鼓我吹嘘中。云航闹急桨,势夺编蒲风。黄洲转头失,旋指墨潭东。旅雁声其俦,四五翩书空。暝色天水接,俯仰双青铜。幽情随岸惬,眇与鱼鸟通。酒力秋后叶,扶衰借霜红。诗敌千蛇矛,稍取别愁攻。男儿贵健决,吾岂专栖雄。
山居十首。宋代。薛嵎。老妻倦缝纫,痴儿厌藜藿。一贫谁复言,多累吾已错。山半云可耕,山下泉可凿。轩冕亦傥来,岂得长如昨。
春。唐代。无名氏。伶伦窥管夜飞灰,万紫干红暗剪裁。微雨绩天烟织雪,寒风簸水月筛梅。寿鸠索妇花前笑,鳏燕呼雏柳外哀。春草无边茶末荚,社前犹欠一声雷。
和景严送方蒂柿。宋代。洪适。万株红叶咏光华,嘉实堆盘走绀车。方蒂宁同牛奶柿,朱唇应笑鸠盘茶。园官急送须足茧,童子争观多眼花。罗列林珍生饮兴,讵思辟谷更餐霞。
病中杂诗。明代。刘荣嗣。种蔬聊学圃,断酒欲为僧。抱病官如叶,资身杖倚藤。通宵千里梦,四壁一篝灯。念友增予愧,言归尚未能。
修本草。清代。洪亮吉。《七略》详《素问》,《七录》升《本草》,吴公华公所搜讨。唐兴百事皆修明,李姚史学贾孔经,医方亦校于志宁。
酬张十八病中寄诗。唐代。王建。本性慵远行,绵绵病自生。见君绸缪思,慰我寂寞情。风幌夜不掩,秋灯照雨明。彼愁此又忆,一夕两盈盈。
癸亥榕溪灯夕谣 其五。明代。张萱。麒麟舞罢舞神羊,钲鼓无端闹几场。今日神羊非昔日,奸邪不触触忠良。
陶通明。宋代。邓林。眉疏目朗姿圆通,诗书万卷罗心胸。华阳三茅仙洞中,凤笙隐隐和松风。薪林图识呈梁公,朱砂曾青霜雪容。服之身体飘轻鸿,积金涧泉东复东。山中宰相那无功,昭阳竟作单于宫。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 三。南北朝。谢朓。当宁日昃。求衣未明。抵璧焚翠。销剑隳城。九畴式序。三辟载清。虞箴罔阙。蒙奏传声。
游衡山诗十二首 其六。明代。邓云霄。晓持鸾尾扫山云,晃朗天门曙色分。赤帝旌幢萦嶂转,青童环佩隔峰闻。闲调石髓供朝膳,静漱银河涤晚醺。啸傲空山谁是伴?和歌惟有紫阳君。
凤凰台。宋代。马之纯。凤凰不见只宽台,底事台存凤不来。应到缑山还且住,定游阿阁不能回。江山不改当时旧,宾客何妨尽日陪。待作箫声勾唤处,有时飞舞下云堆。
寒食无情,阳春如客,晚风落尽繁枝。落红堆径,小槛立移时。乐事不堪再省,吴乡远、愁思依依。谁家燕,斜穿绣幕,轻惹画梁泥。
还知。人寂寞,殷勤软语,来说差池。怕王孙归去,芳草离离。倚翠屏山梦断,无心听、啼鸟催归。何时向,溪流练带,一舸载鸱夷。
满庭芳。元代。仇远。寒食无情,阳春如客,晚风落尽繁枝。落红堆径,小槛立移时。乐事不堪再省,吴乡远、愁思依依。谁家燕,斜穿绣幕,轻惹画梁泥。还知。人寂寞,殷勤软语,来说差池。怕王孙归去,芳草离离。倚翠屏山梦断,无心听、啼鸟催归。何时向,溪流练带,一舸载鸱夷。
奉赠张荆州。唐代。王昌龄。祝融之峰紫云衔,翠如何其雪崭岩。邑西有路缘石壁,我欲从之卧穹嵌。鱼有心兮脱网罟,江无人兮鸣枫杉。王君飞舄仍未去,苏耽宅中意遥缄。
题著作魏仲先隐墅。宋代。宋祁。隐路高高入翠微,人亡宅在有馀悲。自圆溪月知吟处,不散岩云忆卧时。素壁尘昏三纪貌,白杨风老几寻枝。草堂故集篇篇好,要与商翁续紫芝。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寒溪草。唐代。苏寓。幂历溪边草,游人不厌看。馀芳幽处老,深色望中寒。幸得陪情兴,青青赏未阑。
谢公像。宋代。曾极。失喜向来因折屐,含悲今日为闻筝。人间悲喜何时了,携伎东山载酒行。
孟子见梁襄王。先秦。孟子及弟子。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