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江雷鼓鳞甲动

出自唐代李群玉的《竞渡时在湖外偶为成章》,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uān jiāng léi gǔ lín jiǎ dò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
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楫射初晖。
喧江雷鼓鳞甲动,三十六龙衔浪飞。
灵均昔日投湘死,千古沉魂在湘水。
绿草斜烟日暮时,笛声幽远愁江鬼。
()
鳞甲:鳞甲línjiǎ动物用以蔽护躯体的甲壳。泛指一切有鳞和甲的水生动物
灵均:1.泛指词章之士。2.战国楚文学家屈原字。
千古:(名)悠久的年代:~流传。②(动)婉辞。哀悼死者留名永久(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绿草: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日暮:(名)傍晚:~时分|~归来。
笛声幽远:(形)幽深:意境~。

诗词《竞渡时在湖外偶为成章》是李群玉所作,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竞渡场面。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竞渡场景的热爱与赞美。

其中,“雷奔电逝三千儿”形象地描绘了龙舟迅猛前进的场面,显示出壮丽的气势;“彩舟画楫射初晖”则描述了艳丽的龙舟和船桨在初升的旭日下闪耀的景象,给人以美丽的视觉感受。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赛场上的喧哗和活力,江水泛起巨浪,仿佛三十六条龙一齐扬起水浪而飞奔而过,使整个场面更加壮观。

“灵均昔日投湘死”这句暗指了古代湘江有一灵均,投江自杀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湘江的深刻追忆以及对历史的留恋之情。

末尾的描述体现了景色渐暮的意象,绿草、斜烟、日暮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笛声的悠远让人想起了江上鬼魂的哀怨与悲伤。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壮丽的场面和感人的描写将竞渡的热情和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揭示江湖传说和鬼魅哀思的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亲切思念和追忆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李群玉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