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拟分军下井陉

出自金朝元好问的《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ò nǐ fēn jūn xià jǐng xí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惨澹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
高原出水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
并州豪杰知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
()
干戈:(名)泛指武器。比喻战争或动武:大动~。
生灵:1.指人民;百姓。2.生物;有生命的东西。
高原:(名)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地势起伏不平的辽阔土地:青藏~。
山河:山和河流,指国家的领土。
战地:战地zhàndì作战的地区;战场战地记者
草木:1.草与树木。2.指荒野。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白喙赤足,首有花纹,据说为炎帝幼女溺死海边所化。因不甘白白被海水淹死,常衔木石填海。也称为「冤禽」。
有冤瀚海:(名)指沙漠:~无垠。
豪杰:(名)才能出众而有所作为的人:英雄~。

诗词:《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

惨澹龙蛇日斗争,
干戈直欲尽生灵。
高原出水山河改,
战地风来草木腥。
精卫有冤填瀚海,
包胥无泪哭秦庭。
并州豪杰知谁在,
莫拟分军下井陉。

中文译文:
在壬辰十二月的车驾东狩之后所写

惨淡的龙蛇日斗争,
战争的干戈直欲尽夺生灵。
高原上的水流变迁山河,
战场上的风带来草木腐臭。
精卫鸟承受着冤屈填满浩瀚的海洋,
包胥无泪哭泣于秦庭。
并州的豪杰们知道谁还在,
不要考虑分兵下井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金朝文学家元好问创作的,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所承受的痛苦。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悲壮的语言,表达出对战争的深切思考和对战争惨状的揭示。

诗的开篇写道“惨淡的龙蛇日斗争”,以龙蛇日斗争的景象来象征战争的残酷和残忍。接着描述了战争带来的毁灭和杀戮,干戈所指向的不仅仅是敌人,也波及到了无辜的生灵。

接下来的两句“高原上的水流变迁山河,战场上的风带来草木腐臭”,表达了战争对自然环境的摧残。水流的改变和草木腐臭的现象揭示了战争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以及战争所带来的恶劣环境。

诗的后半部分以两位历史人物精卫和包胥的形象展开,精卫鸟填满了浩瀚的海洋,暗示了无辜者在战争中所承受的苦难和冤屈。而包胥无泪哭泣于秦庭,则表达了对国家沦陷和悲剧的无奈和悲痛。

最后两句“并州的豪杰们知道谁还在,不要考虑分兵下井陉”,则表达了对豪杰们的敬佩和对他们在困境中坚守的赞颂。并州的豪杰们了解形势,知道应该团结一致,不要分兵,而是共同面对敌人。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残酷和痛苦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传递了对坚守和团结的呼唤。诗词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悲壮的语言,使人们对战争的破坏和人性的悲剧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元好问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