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不生叶

出自唐代李德裕的《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柏》,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ān hú bù shēng yè,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闻有三株树,惟应秘阆风。
珊瑚不生叶,朱草又无丛。
未若凌云柏,常能终岁红。
晨霞与落日,相照在岩中。
()
秘阆风珊瑚:珊瑚虫在暖海中结合营生,其所分泌的石灰质骨骼,即为珊瑚。形状分歧如树枝,故俗称为「珊瑚树」。色彩鲜艳美观,有白色、红色、桃红色及黑色等,质地略硬,可制成项链、胸针、领带夹等饰品。
生叶朱草无丛落日:(名)夕阳:~余晖。

诗词:《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柏》
朝代:唐代
作者:李德裕

闻有三株树,惟应秘阆风。
珊瑚不生叶,朱草又无丛。
未若凌云柏,常能终岁红。
晨霞与落日,相照在岩中。

中文译文:
听说有三棵树,必是秘密的阆风。
珊瑚不生叶,朱草也无丛。
不像那凌云的柏树,常能终年红。
晨霞和落日,互相照映在山岩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出自唐代文学家李德裕的《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之一,《春暮思平泉杂咏》是一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集。本首《柏》描述了三种树木,其中柏树是最引人注目的。

首先,诗人提到了三株树,称其为"闻有三株树",这里的"闻"表示听说,暗示这是一种传闻或者传统的说法。而这三株树的特点,正是因为它们受到了秘密的阆风的影响,因而有了独特的特征。

接着,诗人用珊瑚和朱草来形容第一种树,表达了这种树木没有叶子或花丛的特点。珊瑚是海底生长的无叶植物,朱草则指红色的草木。这两种形容意味着这种树木的特点与常规不同,可能是一种奇特的景观。

然后,诗人提到了凌云柏,称其"未若凌云柏",意味着这种柏树还不如凌云柏那样令人赞叹。凌云柏是一种高大挺拔的柏树,象征着坚韧和长寿。这里的"常能终岁红"表达了它常年保持着红色的特点,可能与其枝叶的颜色有关,也可能象征着柏树的生命力。

最后两句描述了晨霞和落日在山岩中的相互映照。这里的晨霞和落日可以视为自然景色的元素,与前文的树木形成了对比。晨霞代表清晨的美景,落日则象征黄昏的余晖,它们的相互映照在山岩中,展现出美丽的景色。

整首诗以描绘不同的树木为主线,通过对比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多样性和美丽。诗人通过对树木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界的观察,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变化和不同层面的存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李德裕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