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庐日堪爱

出自唐代李德裕的《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潭上紫藤》,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ú lú rì kān ài,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故乡春欲尽,一岁芳难再。
岩树已青葱,吾庐日堪爱
幽溪人未去,芳草行应碍。
遥忆紫藤垂,繁英照潭黛。
()
故乡,岩树,青葱,紫藤

潭上紫藤

故乡春欲尽,一岁芳难再。
岩树已青葱,吾庐日堪爱。
幽溪人未去,芳草行应碍。
遥忆紫藤垂,繁英照潭黛。

译文:

潭上的紫藤

故乡的春天即将结束,一年的芳华难再续。
山巅的树木已经郁郁葱葱,我这座小屋每日都让我爱不释手。
幽静的溪水边,人还未离去,行走之间应有茂盛的芳草为我阻碍。
遥远地回忆着紫藤垂下,繁花覆盖潭水,仿佛映照着幽深的墨蓝。

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官员李德裕创作的《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其中之一的作品。诗人以故乡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为背景,以自然景物和感慨交织的方式,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故乡春欲尽,一岁芳难再。”诗人以“故乡”的春天即将过去作为诗歌的背景,表达了对逝去春天的感慨和无法重现的遗憾。

第二句“岩树已青葱,吾庐日堪爱。”诗人描述了春天的景色,山巅的树木已经郁郁葱葱,而自己的屋子也让人爱不释手。

第三句“幽溪人未去,芳草行应碍。”描绘了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幽静的溪水边,还有行走时茂盛的芳草为人所阻。

最后一句“遥忆紫藤垂,繁英照潭黛。”通过对紫藤垂下的景象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故乡春天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意思简洁而绵密,通过描绘故乡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春天的思念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交织,诗人将自身的感慨融入其中,给人以深深的感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李德裕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