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潭上紫藤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潭上紫藤朗读

潭上紫藤

故乡春欲尽,一岁芳难再。
岩树已青葱,吾庐日堪爱。
幽溪人未去,芳草行应碍。
遥忆紫藤垂,繁英照潭黛。

译文:

潭上的紫藤

故乡的春天即将结束,一年的芳华难再续。
山巅的树木已经郁郁葱葱,我这座小屋每日都让我爱不释手。
幽静的溪水边,人还未离去,行走之间应有茂盛的芳草为我阻碍。
遥远地回忆着紫藤垂下,繁花覆盖潭水,仿佛映照着幽深的墨蓝。

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官员李德裕创作的《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其中之一的作品。诗人以故乡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为背景,以自然景物和感慨交织的方式,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故乡春欲尽,一岁芳难再。”诗人以“故乡”的春天即将过去作为诗歌的背景,表达了对逝去春天的感慨和无法重现的遗憾。

第二句“岩树已青葱,吾庐日堪爱。”诗人描述了春天的景色,山巅的树木已经郁郁葱葱,而自己的屋子也让人爱不释手。

第三句“幽溪人未去,芳草行应碍。”描绘了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幽静的溪水边,还有行走时茂盛的芳草为人所阻。

最后一句“遥忆紫藤垂,繁英照潭黛。”通过对紫藤垂下的景象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故乡春天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意思简洁而绵密,通过描绘故乡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春天的思念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交织,诗人将自身的感慨融入其中,给人以深深的感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李德裕朗读
()

猜你喜欢

重游吴子国,又入虎丘山。
长日挽人住,好风将我还。
儿童陪胜践,长老记衰颜。
无复尹和靖,西庵空掩关。
()

夜来雨声倒百川,老农起坐不敢眠。曰疑涨潦捲屋去,又恐涌水兴床前。

旦视山川一泥泞,流沛千顷新秧田。虾蟆相呼动百千,不念两股充庖煎。

()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

画梁朽折红窗破,独立池边尽日看。

守得苏州船舫烂,此身争合不衰残。

()

一枕方床两月眠,旅怀如醉日如年。苍头更有何人问,茶灶清风袅翠烟。

()
天碑万古閟嶙峋,自我来追此日新。
旭日小村鸠唤妇,寒霜疏木雁来宾。
路长桥断谁家店,天远舟行何处人。
万顷黄芦秋色里,是中著我坐垂缗。
()

去腊逢君者乐甸,半载交情初识面。三日追随各言归,有怀脉脉情犹恋。

怜君药里善养和,此日可惜等闲过。素心难逢清兴减,不饮不谈奈君何。

()

画史曾闻顾虎头,诗情重睹郑台州。挥毫白练霜风起,研濯红丝雾雨流。

箧底灵文传赵璧,尊前奇气问吴钩。羊裘莫漫披燕邸,昨夜星芒动斗牛。

()
鼓歌满湖滨,倾城出送春。
波光明画艇,山色醉游人。
禹穴灵何在,梅梁迹已陈,我来间吊古,回首一沾巾。
()
()

看松坐危石,瀹茗爨枯箨。振衣下山去,白云满幽壑。

()
义人之正路,中实存羞恶。
要常由而行,不可离跬步。
()
多病成早衰,忧苦相与并。
嗜书不自知,欲视忘其盲。
平生金石交,夜窗短灯檠。
幽焰吐复灭,花寒终不荣。
()
忆长安,五月时,君王避暑华池。
进膳甘瓜朱李,续命芳兰彩丝。
竞处高明台榭,槐阴柳色通逵。
()

年华逝水故相临,节序循环岂易禁。芦叶汀洲迁客梦,菊花篱落故园心。

长筇曳曳风生袖,破帽翩翩雪满簪。惆怅昔人行乐地,剧谈豪饮莫沉吟。

()

枕上时闻风雨声,蓬飞天际一毫轻。不知声在孤悬里,却为旁舟作险惊。

()

江海归来知几年,却从牛背看风烟。
十成一转倒跟语,万象终难举得全。

()
方春到帝京,有恋有愁并。
万里江海思,半年沙塞程。
绿阴斜向驿,残照远侵城。
自可资新课,还期振盛名。
()

铃下呼儿破锦鳞,新篇遗我故情亲。
铩鸾遂有翻飞日,行苇应无践履人。
谗毒未销须刮骨,上恩难报止沾巾。

()

汉使雕阴道,秦关白翟宫。山川红旆里,日明翠微中。

社后寒犹峭,春残草木浓。花前江国兴,并觉此时同。

()

长吉才狂太白颠,二公文阵势横前。

谁言后代无高手,夺得秦皇鞭鬼鞭。

()
閒居起常早,倦巾首如蓬。
偶繙西都书,意外文字工。
清名谁为高,凛凛惟楚龚。
当时岂无人,罕与二子同。
()

排云拓月,向天上移下,神仙花屋。画栋飞檐千万落,黼黼城南乔木。出谷莺迁,趋庭燕尔,袍绾登科绿。嫦娥分付,广寒今夜花烛。

遥想高越于门,烂盈百辆,夹道争车毂。春满剡溪溪上路,一任瑶华飞六。舆奉潘慈,楼高华萼,坐享齐眉福。庭槐列戟,公侯衮衮相属。

()

储潭初发未朝餐,一日经行十八滩。不似来时推不进,吟诗把酒傲惊湍。

()

昨发太行驿,今登天井关。关上一何异,宛若城郭环。

晋河缭其下,羊肠上回盘。松柏被厓谷,迅飙凄以寒。

()

万里归来一老身,百年情事始能伸。何须浪说辽阳鹤,不及山阴子母亲。

()

汉王思钜鹿,晋将在弘农。入蜀举长算,平吴成大功。

与浑虽不协,归皓实为雄。孤绩沦千载,流名感圣衷。

()

襄阳太守沈碑意,身后身前几年事。
湘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

()
韶光迅速,似蚁循环。
往复不断相连。
过了一岁,不觉又早一年。
忽然无常限到,向前程、着是推延。
()
今日峰高云束腰,平平一掌在明朝。
朝来出门又如是,侬是好言郎莫焦。
()
借来聊尔了门头,得用随宜即便休。
象骨岩前弄蛇手,儿时做处老知羞。
()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劝客 一作:唤客)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

一阶春雨两檐风,冷枕青灯睡未浓。
欲断新篇无好语,喜君消息到黄龙。

()
隐约江天汉客星,夜深曾傍紫微明。
山川风物成迁变,犹有洪涛殷啸声。
()

山楼积翠多,纷纷皆可挹。不知翠入楼,但觉琴书湿。

()
四海岂无兄弟亲,气合行须同父母。
相逢坐语忽移时,不觉朝餐辄过午。
品评人物妙雌黄,议论邦家人覼缕。
危言齰舌久自吞,幽愤填膺欣欲吐。
()

今日仆姑晴自语,愁阴前日雪铺床。
三冬一雨禾头湿,百斛几痕牛领疮。
民欲与翁归作腊,公方无事可开场。

()
堆青仍积翠,山与水俱奇。
毫发渔船远,寻常草舍卑。
喜君真好学,索我细题诗。
卷轴频舒卷,明窗肯见思。
()

携策东原旧草堂,槐阴风细昼生凉。晴窗铅椠诗书气,村具盘餐蕨笋香。

横浦渔梁犹略彴,直庵禅榻已沧桑。酒酣欲去频搔首,小为迟留倚夕阳。

()

古岸簇青莎,同亭枕碧波。野云连树密,春水过田多。

村女坭侵骭,郊童雨满蓑。不知农作苦,群唱插秧歌。

()

今日个山隐隐水迢迢。细瞧细瞧。者秋光为谁好。

猛添来绿鬓十年愁,算和那黄花一样造。

()
山接平芜,烟横远墅,修眉淡抹晴妆。
菊梅交际,天未十分霜。
几许无穷秋思,空凝伫、衰柳斜阳。
溪头路,黄芦一片,凫雁两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