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时暮雨洛桥岸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送卢郎中赴河东裴令公幕》,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ié shí mù yǔ luò qiáo à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别时暮雨洛桥岸,到日凉风汾水波。
荀令见君应问我,为言秋草闭门多。
()
暮雨,洛桥,凉风,水波,闭门

《送卢郎中赴河东裴令公幕》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别时暮雨洛桥岸,
到日凉风汾水波。
荀令见君应问我,
为言秋草闭门多。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白居易与好友卢郎中分别的情景。诗人在洛阳的桥岸与卢郎中告别时正值傍晚下起了雨,而当卢郎中到达河东的时候,已是日落时分,寒风吹拂着汾水的波浪。白居易暗示荀令(指裴令公)在见到卢郎中时,可能会问起他,所以他希望卢郎中可以告诉荀令公,自己因为秋草的缘故而多次闭门不出。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别离的情景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天气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将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展现了自然与人情之间的和谐与共鸣。

首句“别时暮雨洛桥岸”,以描绘别离时的暮雨洛桥岸的景象,表达了离别时的忧愁和无奈之情。第二句“到日凉风汾水波”,通过描写卢郎中到达目的地时的景象,突出了时光的流逝和寒冷的环境,强调了离别的遥远和孤寂。

接下来的两句“荀令见君应问我,为言秋草闭门多”,表达了诗人对荀令公的思念,并暗示自己因为秋草的缘故而多次不出门的情况。这种闭门不出的意象,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深处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凄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情感的交融,传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离别的悲伤,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离别时的苦涩和思念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