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

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朗读

译文

吟风咏月的笔墨生涯匆匆流过,眼底下儿孙小辈日渐增多。有人问我人事如何。人海无边的辽阔,没有一天没有风波。

注释

风月:笔下描绘的清风明月。
儿曹:小儿辈,指晚辈的青年。
人海阔:指人事纷纭复杂。
风波:喻人事的复杂和仕途的艰险。

参考资料:

1、刘兴汉,吕树坤编著.中华历代诗词精品译析 元曲三百篇译析: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7年02月:97

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创作背景

  这首散曲具体的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姚燧一生有着历居显要、高官厚禄的生活经历。但宦海沉浮,他也体验过仕途风波的变幻莫测。诗人面对元代社会上层内部倾轧的现实,慨叹之中创作此篇。   

参考资料:

1、陈思思,于湘婉编著.元曲鉴赏大全集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148

赏析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随着笔下的风花雪月一年一年地消逝,跟前的儿女子孙也一个一个多了起来。时光荏苒,转眼间诗人已到暮年,儿孙满堂。这两句是明显的对句,无论从词性、句子的结构,还是平仄搭配上看都对仗工整,而且构思巧妙,前句从多说到少,后句从少说到多。

  前面两句以平常的口吻、简单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宁静、恬淡的生活景象,实际上是为后面的“无日不风波”做铺垫。平静的背后潜藏着跌宕起伏的“风波”,这种情绪上的反差,正是作者别出心裁的设计。

  “有人问我事如何”一句以设问引起转折,问的是仕途的命运,家事的前途,从上面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转为对广阔人生的思考。最后两句“人海阔,无日不风波”是对设问句的回答,同时也是他对一生仕途生活的总结。人海茫茫,社会广阔,人事纷争,无时无刻不是在各种“惊涛骇浪”中颠簸,随时可能身陷危机,这一略显消极的总结体现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参考资料:

1、陈思思,于湘婉编著.元曲鉴赏大全集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148

姚燧

姚燧(1238年~1313年),字端甫,号牧庵,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元朝文学家。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

姚燧朗读
()

猜你喜欢

帝游光出震。
君明擅在离。
岩廊惟眷顾。
钦若尚无为。
()
看尽千花,爱寒梅暗与、雪期霜约。
雅态香肌,迥有天然淡泊。
五侯园囿姿游乐。
凭阑处、重开绣幕。
()

上人丛林秀,襟期支许越。往从湖山游,发轫无留辙。

转身浮云空,归兴飞鸟豁。故乡得青海,下瞰鲸灿窟。

()

玛瑙冈头,左酾酒、右持螯食。怀旧处,磨东冶剑,弄清溪笛。

望里尚嫌山是障,醉中要卷江无滴。这一堆、心事总成灰,苍波客。

()

桥有窍,桥有窍,驴不过,

()

一夜檐前滴沥声,好风吹作晓来晴。山头叆叇云犹湿,溪上潺湲水乍生。

()

海滨何遥遥,遥遥三千里。一里一千家,家家生荆杞。

空房乳狐兔,荒沼游蛇虺。居人去何之,散作他乡鬼。

()

蛇冈蹑龟背,虾屿据龙头。岸隔诸蕃国,江通百粤舟。

()
燕分炳箕宿,鲁野照奎星。
天开岳渎,储瑞重见吐书麟。
人道兰庭生谢,我羡竹林得阮,中夜沸欢声。
奇称符百药,童号迈终军。
()

越丝新襞小裙腰。翠带逐风飘。水葱仙席索春饶。

脉脉暗肌销。

()

南枝消息早,东阁梦魂清。同此窗前月,梅边分外明。

()

云影天光匝钓矶,毡毳微展雪毛衣。
不知妙得天然趣,只道惊人意欲飞。

()

晴原霜後若榴红,佳节登临兴未穷。
日泛花光摇露际,酒浮山色入樽中。
金壶恣洒毫端墨,玉麈交挥席上风。

()

三吴望百越,霜鹘亦逡巡。叠叠山愁客,涔涔瘴迫人。

老慵吾自厌,声闻子当频。莫作飘流想,寒梅不负春。

()

斋居白昼静,桃李绿阴生。鸟性悦暄节,山光开骤晴。

碧苔缘不尽,红雨落无声。未惜春将暮,悠悠玩物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