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蓝山县,宫墀暗薜萝。频年虞盗寇,长日罢弦歌。
使者先驰檄,诸生暂负戈。终然陈俎豆,失喜问如何。
赠蓝山赵教谕。元代。刘崧。闻说蓝山县,宫墀暗薜萝。频年虞盗寇,长日罢弦歌。使者先驰檄,诸生暂负戈。终然陈俎豆,失喜问如何。
(1321—1381)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刘崧。(1321—1381)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三乐为晋陵胡叔虞赋。明代。程敏政。落落妫公孙,远有叔虞子。处世宁无才,平居不干仕。一觞与一咏,顾我方乐只。此身非草木,有生胡弗喜。而况得为男,已历好年纪。兴来鼓三终,所得亦云侈。茫茫天地间,岂不解同是。永日行畏途,沈酣未知止。千载鹿裘翁,见取尼山氏。长歌念伊人,迢遥隔州里。
和颜长官百咏·城市。宋代。朱继芳。春风日日柳年年,到老那知稼穑难。若见田家秋作苦,教人一饭不遑安。
玺庵为沈介轩赋。明代。王越。扶桑叶老玉窝新,不似黄金箔上身。四壁有光留片月,一丝无罅入纤尘。醉酣柳絮天涯梦,香暖梅花帐底春。机事息来还自笑,白头多少未闲人。
洛游燕赵怀古 其三。明代。陈仁锡。可怜六国佳公子,不及燕山太子丹。裘马无宁取胡服,柏松长愧血秦关。
刘谊夫见寄云溪之什用前韵。宋代。郭印。身堕樊笼里,心游浦溆边。晚风传牧笛,落日漾渔船。山接无穷树,江连不尽天。凭谁图此景,彷佛似斜川。
直宿南宫三首。宋代。杨万里。独直南宫午独吟,祥云淡淡竹阴阴。小风慢落鹅黄雪,看到槐花一寸深。
元鲁侍亲还以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赋诗送之 其五。南北朝。邹浩。至远挽不来,庭竹屡陨箨。剖鱼得素书,颇说甘寂寞。矫枉勿过正,执中思子莫。他年同我心,俯仰无愧怍。
雪。宋代。楼钥。丙午九月才入冬,晦日忽惊雪堕空。传闻都城更复早,万官入贺明光宫。自从开霁更不雨,和气直似青春浓。斗柄插子日丁卯,夜煽裂缺鞭雷公。从以震霆至三四,惊破蛰户纷昆虫。宁知玄冥全未究,翻手作云千里同。暗窗初听洒珠雹,巽二滕六方施工。一日喜见瓦沟积,忍寒待伴炯不融。二日三日遂盈尺,膏润四海恩无穷。古来诗人咏不尽,巧思横出昌黎翁。少时奋笔不肯已,老矣袖手便疎慵。儿曹作戏记昨梦,舞狻狞踞金双瞳。谁人苦欲撩诗思,更作玉山高数峰。移将刘叉两冰柱,辉映愈觉清心胸。见之跃跃忽技痒,起呵冻笔寻诗筒。开门一看天宇阔,素霓百万翻长风。琼楼玉宇满妙界,千林宝树春玲珑。恨无高台三百尺,纵观万象凌空濛。固知幻影有变灭,一时如入崑阆中。仙家俄顷阅尘劫,安知此际非神功。賸喜年来米价贱,便欲扶犁随老农。墙头濁醪走来过,相与痛饮歌年丰。
耳顺吟寄敦诗梦得。唐代。白居易。三十四十五欲牵,七十八十百病缠。五十六十却不恶,恬淡清净心安然。已过爱贪声利后,犹在病羸昏耄前。未无筋力寻山水,尚有心情听管弦。闲开新酒尝数盏,醉忆旧诗吟一篇。敦诗梦得且相劝,不用嫌他耳顺年。
林见山司训梦兰之庆。明代。区越。香扑帘帏晓梦惺,碧兰分雨秀门庭。云连金紫有遗泽,山近圭峰知胤灵。外氏起家依络秀,潜夫著论表宁馨。他年智慧超流辈,始信松斋藻鉴明。
陇头水。明代。曹学佺。陇头水呜咽,磨刀易出血。欲斩匈奴归,不顾刀头折。男儿封侯多燕颔,此水照人人屡换。岂惟腥膻魂不食,铁骑过之亦流汗。朝水流兮暮水流,汉人死尽胡人休。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欤 通 与;乡 通 向;辟 通 避)
鱼我所欲也。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欤 通 与;乡 通 向;辟 通 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