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畔小蓬山,山下时鱼近可扳。苍玉千年浮浩渺,白银万顷漱孱颜。
诸天眼见虚无里,一叶身惊出没间。不是舟人无次第,要将奇观与人看。
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 其六 观音山。明代。王鏊。大江东畔小蓬山,山下时鱼近可扳。苍玉千年浮浩渺,白银万顷漱孱颜。诸天眼见虚无里,一叶身惊出没间。不是舟人无次第,要将奇观与人看。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王鏊。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立春十二韵。明代。庞尚鹏。旧腊春先到,新元历正颁。天高红日近,心远白云閒。未厌冰霜苦,重开桃李颜。迎阳花欲语,出谷鸟知还。黍甸风初暖,衡门夜不关。潮回看海市,雪霁见嵩山。树色环青幄,岚光吐绮斓。月横香阁表,斗转玉河湾。顿觉年华改,宁忘时事艰。王庭临紫塞,铜柱偃南蛮。龙剑终难没,骊珠岂易攀。思玄曾作赋,笥草待谁删。
太微子过访留诗因次韵以赠。明代。王九思。山下孤村水竹居,城西樽酒渼陂鱼。青春不负岑参约,彩笔今看杜甫书。花柳半开风乍暖,烟霞留住日无馀。明宵又作怀人梦,咫尺长安万里如。
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唐代。杜牧。捧诏汀洲去,全家羽翼飞。喜抛新锦帐,荣借旧朱衣。且免材为累,何妨拙有机。宋株聊自守,鲁酒怕旁围。清尚宁无素,光阴亦未晞。一杯宽幕席,五字弄珠玑。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平生江海志,佩得左鱼归。
赋得秋柳。清代。顾炎武。昔日金枝间白花,只今摇落向天涯。条空不系长征马,叶少难藏觅宿鸦。老去桓公重出塞,罢官陶令乍归家。先皇玉座灵和殿,泪洒西风日又斜。
暖谷诗。宋代。蒋祺。县南山水秀且清,天地坯冶陶精英。有唐刺史昔行县,访寻洞穴为寒亭。屈指於今几百祀,磨崖字字何纵横。相随栈道倚空险,来者无不毛骨惊。我此三载迷簿领,有时一到□馀情。娱宾烹茗遽回首,孰知亭侧藏岩扃。成纪同僚到官始,居然心匠多经营。乃知物理会有数,繄天通塞因人成。鸠工畚筑忽累日,旷然疏达开光明。初疑二帝凿混沌,虚空之□罗日星。又若巨灵擘华岳,溪谷之响轰雷霆。大岩既辟小岩出,壶中之景真其□。洞门春风刮人面,其中安若温如蒸。累垂石乳似刻削,周环峭壁无欹倾。旧梯既去小人险,新径之易君子平。临流又广□方丈,叠石缔宇为轩楹。於嗟土石□□□,无情一旦建时荣。方今出震□大器,鼎新基构清寰瀛。我愿天下无冻馁,有如此穴安生灵。不烦吹律而后暖,千古宜以此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