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化龙先带雨,泉将归海已如涛。直恐化人移幻境,莫誇墨沈与霜毫。
吴镇小笔。明代。祝允明。树欲化龙先带雨,泉将归海已如涛。直恐化人移幻境,莫誇墨沈与霜毫。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祝允明。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虞美人。清代。赵我佩。落红满地莺声老。春去愁难扫。背人无语蹙双娥。无奈桃花脸薄、泪痕多。画楼一角斜阳悄。香篆帘波袅。是谁唤醒梦南柯。半响起来埋怨、到鹦哥。
次韵戴成叔。宋代。陈著。凿池引山泉,泉脉来扰扰。池上有新亭,池下芰荷绕。色香两超绝,天然本非矫。花开日开宴,醉里人世早。
登西楼怀汤损之。宋代。陈允平。杨柳飘飘春思长,绿桥流水绕宫墙。碧云望断空回首,一半阑干无夕阳。
后楼感事。清代。周家禄。寂寂高楼俯水滨,喧喧龙鹤竞残鳞。帆开云影移书幌,花落风枝损砚尘。衰病渐看成废物,艰难无处著闲身。江南四月鲥鱼美,何必猪肝苦累人。
二月十七日。宋代。赵蕃。入春不雨忧在田,数朝乃复相属连。今晨得晴绝可喜,病体素羸犹著锦。杏花始开忽已落,桃李安能问今昨。独余杨柳故青青,乃似仍叔之子弱。春今二月已强半,匆匆何方为羁绊。雨虽未厌愁奈何,又听仆仆林鸠唤。
柳。唐代。李冶。最爱纤纤曲水滨,夕阳移影过青蘋.东风又染一年绿,楚客更伤千里春。低叶已藏依岸棹,高枝应闭上楼人。舞腰渐重烟光老,散作飞绵惹翠裀.
写墨竹一枝。元代。刘永之。为君粘笔写筼筜,数尺新捎绿粉香。持向西窗听夜雨,高情浑似对潇湘。
减字木兰花。宋代。倪稱。新诗细览。满纸骊珠光眩眼。高论倾湖。倒峡词源世不如。园池日胜。只恨孤鸾犹舞镜。陶写须诗。怪得连篇字字奇。
湘中阻风。宋代。刘攽。十月北风不肯回,湘中白浪高成堆。小如飞鸥大奔马,一辈才去群复来。一旬阴云色死灰,划劙掀簸初全开。晨阳照空幸澄澈,蜚廉暴怒犹喧豗。系舟沙渚依曲隈,岁晏永路真悠哉。棹夫卷缩亦何恨,时乎宁有材不材。
杂曲歌辞。轻薄篇。唐代。李益。豪不必驰千骑,雄不在垂双鞬.天生俊气自相逐,出与雕鹗同飞翻。朝行九衢不得意,下鞭走马城西原。忽闻燕雁一声去,回鞭挟弹平陵园。归来青楼曲未半,美人玉色当金尊。淮阴少年不相下,酒酣半笑倚市门。安知我有不平色,白日欲顾红尘昏。死生容易如反掌,得意失意由一言。少年但饮莫相问,此中报仇亦报恩。
玉笙谣玉山席上赠周生时铁厓同赋。元代。于立。十三学神仙,十五能吹笙。仙人王子晋,同上凤凰翎。丹山凤凰十七声,钧天按节皆和鸣。西游瑶池谒熊□,董家双成最娉婷。桂殿初凉湿秋露,鹅管吹烟隔轻素。缥缈新声汎紫霞,□曲每得周郎顾。铁厓仙人横铁笛,几度周郎蒙赏识。同向维山弄月明,九点齐州暮烟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