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景 其一

即景 其一朗读

落篷回风力,移舟维石次。树影散平波,蝉声入古寺。

孙一元

(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孙一元朗读
()

猜你喜欢

红雨未随风,白雪忽满枝。
秪今正月尾,政是断肠时。
()

英豪并起望人才,底事将军谩筑台。倘使曹公肉能饱,如何唤得野鹰来。

()

江水清且漪,纪功者谁子。便欲买扁舟,垂钓绥江涘。

()
一樽相属莫辞空,报答今朝吹面风。
自唱新诗与明月,碧桃开尽曲声中。
()

小池之南摘莲子,记得摇舟弄江水。龙津渡头秋风起,布帆一别三百里。

飞乌西飞何其急,歌者何人怅然立。深树凉蝉晓鸣涩,疏帘细雨当窗入。

()
常年寒食在京华,今岁清明在海涯。
远巷蹋歌深夜月,隔墙吹管数枝花。
鸳鸾得路音尘阔,鸿雁分飞道里赊。
不是多情成二十,断无人解访贫家。
()

密片无声急复迟,纷纷犹胜落花时。

从容不觉藏苔径,宛转偏宜傍柳丝。

()

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欤?”曰:“可”。

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大家齐唱《大风歌》,不日四方来贺。

()

他山十日此楼居,感昔怀今梦不虚。
半榻流云愁雁远,一帘飞雨听莺疏。
闲敲词客金声赋,静读仙人玉字书。

()

菰蒲叶冷暮天低,断岸舟横水四围。
祗有一竿楚竹,未尝容易下渔矶。

()

巢父志何远,潜精人莫知。耻闻让王事,饮犊方见移。

不欲散大朴,焉能为尧师。炼真自轻举,浮世何足遗。

()

时节重阳,喜良友、相邀消遣。向古寺、驱车访菊,黄花不见。

败叶凋伤零落舞,残碑剥蚀摩挲看。葬忠魂、千古此高台,凭人赞。

()
分与仙山背,多年负翠微。
无因随鹿去,只是送人归。
顶木晴摩日,根岚晓润衣。
会于猿鸟外,相对掩高扉。
()

楠塘惠我河洛数,乃是易道之精微。圣贤出处元无异,独自焚香对伏羲。

()

官无失政吏无私,钩挍宁烦事细微。遥想名曹多暇日,不妨高咏发清晖。

潮生江上仙舟迥,春到湖边驿使稀。送尽北来南去客,石田茅屋几时归。

()

隼旟歌呼引红妆,花帽追随入醉乡。今日再来如断梦,主人依旧进黄粱。

()
杭泉三千二百里,一瓶一钵走桑梓。
此僧胸中有诗肠,一口吸尽四海水。
自从北海至南海,搜诗直到珊瑚底。
归哉非为恋乡味,橄榄槟榔红荔子。
()
时序乡心破,烟波眼力催。
城头乌信喜,海上雁书来。
一别壶山月,三看庾岭梅。
天涯椒桂酒,泪堕伯仁杯。
()

茂林髡取未应贫,政恐书材窘伯珍。更请作桥通夜盗,可怜辛苦涉沟人。

()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