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处是同人,六十年来自在身。总为竹林争见慕,独缘青眼得相亲。
海山入颂聊从俗,福寿为人却也真。看舞班衣须尽醉,目前催换锦袍新。
寿阮学愚翁六十一 其二。明代。区越。不同人处是同人,六十年来自在身。总为竹林争见慕,独缘青眼得相亲。海山入颂聊从俗,福寿为人却也真。看舞班衣须尽醉,目前催换锦袍新。
区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广,号西屏。新会人。尝从学于白沙陈献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历官浙江嘉善县令,户部主事、知建宁宁国府、浙江副使、江西左参政。年八十七卒。有《西屏集》行世。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二四、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三四、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九有传。区越《西屏集》十卷,前五卷为诗,馀者为文。...
区越。区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广,号西屏。新会人。尝从学于白沙陈献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历官浙江嘉善县令,户部主事、知建宁宁国府、浙江副使、江西左参政。年八十七卒。有《西屏集》行世。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二四、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三四、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九有传。区越《西屏集》十卷,前五卷为诗,馀者为文。
水调歌头。宋代。魏了翁。尚记春归日,锦绣裹江城。谁推日驭西去,水认故乡痕。鱼鸟自飞自跃。红紫谁开谁落。天运渺无声。四序镇如此,当富复亭亭。是何年,修禊事,畅幽情。竞传元已天气,别是一般清。便引郑郊溱洧。不道孔门沂泗。大道掌如平。待挽迷津者,都向此中行。
八月十六夜吴觉生侍御招饮赋谢。明代。张萱。皓魄当空蔼碧氛,欹轮渡汉缀流云。共怜鹊影犹三匝,谁谓蟾光减一分。角耦呼卢频剪烛,击壶倾酿细论文。悬知夜夜高寒处,满地□□不忍闻。
郫县春日吟。宋代。吴泳。醉骑花影少年间,謔弄风光古将坛。渐觉年来无补益,只将春贮在脾肝。
感时二首 其二。宋代。陈著。一点忠忱无处输,与滔滔者走危途。新声感泣尚书客,破镜传盟公主奴。流散莫非中泽雁,死亡谁是首邱狐。平生师友多黄土,吞哭何曾奠束刍。
东山八景并序 其四 桐阴亭。明代。刘玘。幽亭翼翼起岩峦,谁植良材自结团。翠叶轻罗翻古砌,香枝森玉拂阑干。清阴不独祛炎暑,瑞世偏宜宿凤鸾。坐久薰风飘动处,琅然疏越入清弹。
感旧。元代。刘崧。我里经丧乱,亲故存者稀。昨来寻旧溪,径路各已非。石底塌枯井,草间遗败扉。因仍十载馀,荡覆兵与饥。但闻相携去,不见一人归。寒日下荒原,山水澹不辉。往事焉得诘,泪下忽沾衣。独寻古道还,时逢山鸟飞。
和陶贫士七首。宋代。苏轼。人皆有耳目,夫子旷与娄。弱毫写万象,水镜无停酬。闲居惜重九,感此岁月周。端如孔北海,只有樽空忧。二子不并世,高风两无俦。我後五百年,清梦未易求。
子进昆仲俱和寄怀三诗复次韵。宋代。赵蕃。吉途荆棘少人行,制礼难招鲁二生。世上儿曹俱覆输,公家伯仲自争衡。一年欲尽见松秀,众水莫污知渭清。保此不渝真有道,更须直以所能鸣。
寿昌郑生入天目山礼僧。元代。方回。欲作空门补处人,如何头上裹头巾。曹溪一夜传衣钵,元是当年行者身。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过云。唐代。皮日休。粉洞二十里,当中幽客行。片时迷鹿迹,寸步隔人声。以杖探虚翠,将襟惹薄明。经时未过得,恐是入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