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1、萧枫.唐诗(4):线装书局,2004:1214
2、王明健.五朝绝句选:北岳文艺出版社,1992:79
3、夏于全.唐诗宋词(第七卷):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270-271
这首诗应是作者因安史乱起而避难江南时所作,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从诗的内容看,可知诗人于春天路过金陵,见六朝往事,皆淹役于荒草之中,抚今追昔,感慨万端,挥毫写下此诗。
参考资料:
1、夏于全.唐诗宋词(第七卷):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270-271
2、岳希仁.唐诗绝句精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48
金陵(今江苏南京)从三国吴起,先后为六朝国都,是历代诗人咏史的重要题材。司空曙的这首《金陵怀古》,选材典型,用事精工,别具匠心。
前两句写实。作者就眼前所见,选择两件典型的景物加以描绘,着墨不多,而能把古都金陵衰败荒凉的景象,表现得很具体,很鲜明。辇路即皇帝乘车经过的道路。想当年,皇帝出游,旌旗如林,鼓乐喧天,前呼后拥,应是无比威风。此时这景象已不复存在,只有道旁那饱览人世沧桑的江枫,长得又高又大,遮天蔽日,投下浓密的阴影,使荒芜的辇路更显得幽暗阴森。“江枫暗”的“暗”字,既是写实,又透露出此刻作者心情的沉重。沿着这条路走去,就可看到残存的一些六朝宫苑建筑了。“台城六代竞豪华”,昔日的宫庭,珠光宝气,金碧辉煌,一派显赫繁华,更不用说到了飞红点翠、莺歌燕舞的春天。现在这里却一片凄清冷落,只有那野草到处滋生,长得蓬蓬勃勃,好像整个宫庭都成了它们的世界。“野草春”,这“春”字既点时令,又着意表示,点缀春光的唯有这萋萋野草而已。这两句对偶整齐,辇路、宫庭与江枫、野草形成强烈对照,这将它的现状与历史作比较,其盛衰兴亡之感自然寄寓于其中。
接下去,笔锋一转,运实入虚,别出心裁地用典故抒发情怀。典故用得自然、恰当,蕴含丰富,耐人寻味。
先说自然。庾开府即庾信,因曾官开府仪同三司,故称。庾信是梁朝著名诗人,早年在金陵做官,和父亲庾肩吾一起,深受梁武帝赏识,所谓“父子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诗人从辇路、宫庭着笔来怀古,当然很容易联想到庾信,它与作者的眼前情景相接相合,所以是自然的。
再说恰当。庾信出使北朝西魏期间,梁为西魏所亡,遂被强留长安。北周代魏后,他又被迫仕于周,一直留在北朝,最后死于隋文帝开皇元年。他经历了北朝几次政权的交替,又目睹南朝最后两个王朝的覆灭,其身世是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动乱变化的。再说他长期羁旅北地,常常想念故国和家乡,其诗赋多有“乡关之思”,著名的《哀江南赋》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诗人的身世和庾信有某些相似之处。他经历过“安史之乱”,亲眼看到大唐帝国从繁荣的顶峰上跌落下来。安史乱时,他曾远离家乡,避难南方,乱平后一时还未能回到长安,思乡之情甚切。所以,诗人用庾信的典故,既感伤历史上六朝的兴亡变化,又借以寄寓对唐朝衰微的感叹,更包含有他自己的故园之思、身世之感在内,确是贴切工稳,含蕴丰富。“伤心”二字,下得沉重,值得玩味。庾信曾作《伤心赋》一篇,伤子死,悼国亡,哀婉动人,自云:“既伤即事,追悼前亡,惟觉伤心······”以“伤心”冠其名上,自然贴切,而这不仅概括了庾信的生平遭际,也寄托了作者对这位前辈诗人的深厚同情,更是他此时此地悲凉心情的自白。
这首诗寥寥二十字,包蕴丰富,感慨深沉,情与景、古与今、物与我浑然一体,不失为咏史诗的佳作。
参考资料:
1、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50-651
司空曙(生卒年不详),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平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平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司空曙为今天的永年县)人,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司空曙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司空曙。司空曙(生卒年不详),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平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平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司空曙为今天的永年县)人,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司空曙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悟南柯。金朝。王哲。芋栗今番彻,贤愚两共餐。一能阳气做团圆。一个沉沦阴魄,愈摧残。来者归清净,迷人俗冗盘。通全跳入好仙坛。恰恰同居。吉吉永相看。
燕京秋夜登楼怀故园。明代。欧大任。风起飞沙日易阴,高城吹角此登临。归人书去孤鸿杳,游子心惊落叶深。千垒浮云驱大旆,万家明月拭清砧。故园亦在沧江上,烽火年年听捷音。
余至海陵不遇,因访小云侄于射阳,口占一律。清代。缪重熙。范叔真寒士,途穷转欲歌。才疏知己少,贫极累人多。衣食怜奔走,关津受折磨。阿咸情自厚,幸得复相过。
江村乱后。唐代。顾况。江村日暮寻遗老,江水东流横浩浩。竹里闲窗不见人,门前旧路生青草。
上运管张平国。宋代。华岳。朱颜绿鬓富春秋,家世才华三总优。不用鹤裘兼映雪,天然标格自风流。
惠州弟哀诗二首。宋代。刘克庄。同产居惭余最长,二尊尤向汝钟情。斑衣犹记循陔乐,白发皆从陟岵生。一老吹壎无复和,十年废乐未能平。伤心溪墅成陈迹,谁听松风看月明。
访明慧禅师一首。明代。黄省曾。幽人巳趁桂萝裳,古刹还求鸳马乡。物外灵花偏谓好,山中红日倍疑长。仙莺巧和禅琴媚,帝草鲜承客履香。超秀不嫌无世侣,支公开径足游翔。
旅行杂诗 其一。清代。李长霞。疏柳隐孤村,颓阳下烟岭。结屋背巉岩,列槿临清泠。远圃散黄华,新蒲擢紫颖。馀晖照平畴,高下禾黍影。对此羡幽栖,何事慕华省。
偈颂一百六十首。宋代。释宗杲。 这僧问赵州,赵州答赵州。得人一马,还人一牛。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好休。
十二月重渡江东归用前三字韵。明代。陆深。江头十二月十二,忆昨开帆三月三。山川南北俱经遍,气候寒暄已饱谙。月色下澄江更远,潮声惊破梦初酣。君恩难报亲庐近,国事乡心总未堪。
有寄。明代。何吾驺。长安明月照人圆,分得光明到百川。若说分来无满月,凭君归览镜中天。
安德山池宴集(安德,杨师道封号)。唐代。李百药。朝宰论思暇,高宴临方塘。云飞凤台管,风动令君香。细草开金埒,流霞泛羽觞。虹桥分水态,镜石引菱光。上才同振藻,小技谬连章。怀音自兰室,徐步返山庄。
寄南海郭宪使。宋代。陈供。一望天涯万里舟,波涛如掌见安流。霜威清逼珠光夜,海怪寒惊剑气秋。人在西风何处梦,书回南雁隔年愁。政成载月归来后,须到沧洲访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