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蹇不相期,迟暮岂自持。昔为倚闾叹,今为绝命思。
讵怨游子去,翻怜游子悲。啾啾孤鸟鸣,飏飏垂风丝。
游子怨哭刘母四首 其三。明代。王夫之。偃蹇不相期,迟暮岂自持。昔为倚闾叹,今为绝命思。讵怨游子去,翻怜游子悲。啾啾孤鸟鸣,飏飏垂风丝。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王夫之。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辛未除夕二首 其一。明代。戚继光。四指回杓犹障塞,颠毛如许怯簪冠。惊心岁月愁仍在,回首风尘梦已阑。百战劳销千口集,万金散尽几人欢?燕然北望空弹剑,马革寻常片石难!
大涤洞天留题。宋代。何林。仙窟访龙君,开奁炷室薰。洞中天地别,物外圣凡分。古井流金水,空山锁白云。步虚声杳杳,疑向碧霄闻。
秋怀。宋代。卫宗武。秋空日澄霁,秋气日萧瑟。塞马健嘶风,候虫悲吊夕。卉木敛华滋,天地失颜色。来鸿谋稻粱,飞隼快搏击。人境顿姜凉,物情亦凄恻。居愁岂无端,感叹继韩笔。
闺怨五首 其二。宋代。许棐。别后相思瘦玉肌,不堪重著看花衣。恨君得似梁间燕,社日辞家社日归。
送唐仁夫。明代。边贡。象阙指龙洲,天南海北头。岛夷随使节,山鬼避行舟。墓采秋蘋奠,乡看昼锦游。归期定何日,瑶草思悠悠。
木棉花歌。明代。梁佑逵。长虹漠漠澹黄昏,绛节云中拥万神。霞标初建城头上,甲光向日开金鳞。光摇夹岸迷颜色,大树将军谁者识。一望平原若火燎,疑是田单破燕日。
从文丞相诸公。元代。刘麟瑞。奉檄勤王出赣城,愿从魁相立勋名。吹嘘炎运延千载,莫笑寒儒队五兵。常郡战馀森庙祀,空坑败后丽官刑。英才偻指那能尽,凛凛英魂死亦生。
过石门洋。宋代。赵鼎。平生戎马踏尘埃,晚看沧波眼渐开。眩转忽从千仞落,低昂时见一山来。风头淅沥吹成雨,枕底铿轰怒作雷。雅欲骑鲸傲人世,吾其于此赋归哉。
息壤诗。宋代。苏轼。帝息此壤,以藩幽台。有神司之,随取而培。帝敕下民,无敢或开。惟帝不言,以雷以雨。惟民知之,幸帝之怒。帝茫不知,谁敢以告。帝怒不常,下土是震。使民前知,是役於民。无是坟者,谁取谁干。惟其的之,是以射之。
暮春同郭善伯塾师谢孟忠外侄入郡。明代。张萱。初晴移画舫,有客试絺衣。蹴浪帆初饱,迎风棹欲飞。人同郭有道,诗咏谢玄晖。谁谓春江晚,春江草正腓。
虞美人(己亥春)。宋代。李曾伯。韶华只隔窗儿外。病起昏于醉。花开花落总相忘。惟有梦随胡蝶、趁春忙。故园芳草应如旧。只恨人消瘦。拟凭飞燕语归期。拚却牡丹开了、有酴醿。
潇湘八景。明代。杨基。右潇湘夜雨。湘水秋更清,湘月秋更白。光辉一相荡,水月不辨色。何处洞箫声,巴陵夜归客。右洞庭秋月。
莱蒙湖边即目。近现代。钱钟书。瀑边淅沥风头湿,雪外嶙峋石骨斑。夜半不须持挟去,神州自有好湖山。
次韵阳行先游招隐。宋代。苏颂。古屋萧森数十间,禅扉幽寂叩常关。少微处士遗尘远,灵鹫高僧得地间。穿石到池泉滴滴,磨崖生藓字斑斑。山林真趣谁能辨,乘兴时来兴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