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台上还春望,山水南来眼未尝。却笑韩公亦多事,更从南浦羡滕王。
袁州府宜春台四绝 其一。明代。王守仁。宜春台上还春望,山水南来眼未尝。却笑韩公亦多事,更从南浦羡滕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过厂。明代。李云龙。西江江路长,流水从天泻。触石成滩泷,怒涛终日骂。贾客从西还,十船九不下。幸越鬼门关,免作瓮中鲊。关津凡几处,虎吏沿江把。国课敢不输,税尝倍其价。一语不肯酬,动即遭絷打。临流坐长叹,血泪随风洒。旁人向客笑,客恨何为者。不闻孟氏言,今之为关也。
赠禹航姚孟峡。清代。钱澄之。南来皆薄宦,短褐只斯人。空向蛮烟老,难分岭树春。刀头真不死,酒兴岂长贫!落落同门友,方为献纳臣。
九日。宋代。吴龙翰。秋雨梧桐退老时,寒城九日正霏霏。功名不直三杯酒,世事真如一局横。头且插教黄菊满,手今莫负紫螯肥。壮怀无复登临恨,破帽西风一任吹。
鹧鸪天 赞泉公 泰山志卷十八,载长清县灵严。元代。智久。头角峥嵘慈济泉。报恩万寿昔参玄。为思方领宜修道,直造灵岩结善缘。栽园果,种福田。四方设药施无偏。而今寿塔小师垒,延永谷城劫石
雪夜邦相过斋中小集四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不谓山斋雪,能来侍从臣。谈诗双郢客,和曲几巴人。玉笛生春早,金尊促夜频。晓来飞舄处,瑞气满枫宸。
香奁体五首。宋代。叶茵。相思独向小窗明,试翦春衣趁晚晴。还觉此情丝样小,欲裁不断奈何情。
杨睹者居士引其子来参二首。明代。释函是。缁素从来一道存,异同黑白但名言。木樨香处吾无隐,大事何曾负孔门。
观沈氏盆开双头莲花戏作。元代。宋无。一枝倾国又倾城,笑量香腮百媚生。湘浦二妃窥宝镜,星宫双六下银泓。金波影俪婵娟巧,玉露心分沈瀣清。曾向鸳鸯屏上看,野花空得全叹名。
送姨弟裴均尉诸暨(此子先君元相旧判官)。唐代。卢纶。相悲得成长,同是外家恩。旧业废三亩,弱年成一门。城开山日早,吏散渚禽喧。东阁谬容止,予心君冀言。
湘妃庙。唐代。唐彦谦。刘表荒碑断水滨,庙前幽草闭残春。已将愁泪留斑竹,又感悲风入白蘋.八族未来谁北拱,四凶犹在莫南巡。九峰相似堪疑处,望见苍梧不见人。
乾德以后祀感生帝十首 亚、终献用《文安》。。宋代。郊庙朝会歌辞。大君有命,祀典咸脩。荐献式叙,淑慎优柔。
淳熙乙未登科是夏再中教官得绿绍兴府教授秋。宋代。项安世。诸公奉诏选豪英,翰墨声名要老成。谁敢一钱经卫尉,直须倾盖赠先生。
木兰花(二月二十六日晚雨,集客湖上)。宋代。叶梦得。花残却似春留恋。几日余香吹酒面。湿烟不隔柳条青,小雨池塘初有燕。波光纵使明如练。可奈落红粉似霰。解将心事诉东风,只有啼莺千种啭。
桃叶渡。宋代。杨备。桃叶桃根柳岸头,献之才调颇风流。相看不语横波急,艇子翻成送莫愁。
凌山驿次湛内翰韵四首 其四。明代。潘希曾。南裔行将尽,荒村仅自存。萧条村里驿,日午不开门。
闻雁。宋代。严羽。远客惊秋雁,高楼复异乡。声兼边哨苦,影落楚云长。此夜头堪白,他山叶又黄。年年洞庭浪,飘泊更无行。
哭张芷园 其二。明代。谢元汴。南州信小水,乃在天东角。异人为眉目,表异自雕琢。志不在身名,奇服从其朔。食禄忘君者,羿羿而浞浞。不则人趋步,举世皆龌龊。安得饮瀣人,漱万年醉浊。昏者使之明,寐者使之觉。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盘墓与轩丘,昏嫁自五岳。子实挺此中,羊石之鷟鸑。
嘉则拟红衫四貌 其一 春郊走马。明代。徐渭。春郊大堤无尽头,沈郎走马著红裘。回鞭故遣穿杨柳,冲落杨花扑紫骝。
合江楼。宋代。文天祥。西楚惊鸿晚,东淮落木秋。蒸湘今石鼓,句宛古宣州。白日聊清赏,青山总旧游。不知沧海水,何处接天流。
四景宫词 其二。元代。杨维桢。金刀落雪瓜如斗,小殿风来水杨柳。凤窠长簟不成眠,窃饮君王千日酒。传宣今夜吹玉笙,十指红蚕捻轻手。三十六竿调未齐,小倚琉璃御屏后。
题外子蜗寄轩吟草四首 其二。清代。佚名。琴德愔愔指外音,一回领略一情深。昨宵采得蔷薇露,盥手开函取次吟。
咸平御楼四首。清代。佚名。肆书云毕,淳熙溥将。雷雨丽泽,云物效祥。礼容济济,天威皇皇。大麦四海,富寿无疆。
题四川张万户夫人贞节卷。元代。贡师泰。白帝楼前巷陌深,将军旌旆正沈沈。玉箫声断孤鸾曲,绿绮弦空别鹤吟。岂是人生轻一羽,要知身死重千金。春风冢上连枝树,只有韩凭会此心。
水龙吟 寿黄珍百七十仍用前韵。清代。陈维崧。楚天解组归来,颠狂肯放杯辞手。黄鸡一曲,千场保社,百年亲旧。起舞婆娑,好风吹帽,野花簪首。试酒酣重问,渚宫烟景,仍髣髴,从前否。君说崖欹峡斗。乱猿啼、绝无昏昼。岳阳楼阁,洞庭波浪,银飞雪走。一笑浮生,杜陵花鸟,信陵醇酒。问彭篯骄语,尔曹还总,让才人寿。
惠州西湖杂诗 其八。清代。丘逢甲。永福寺前嘉靖碑,赋诗人喜破倭归。山门重刻坡仙字,波磔全乖一例肥。
感事。唐代。陆龟蒙。将军被鲛函,只畏金石镞。岂知谗箭利,一中成赤族。古来信簧舌,巧韵凄锵曲。君闻悦耳音,尽日听不足。初因起毫发,渐可离骨肉。所以贤达心,求人须任目。
早朝诗(十四首)。明代。杨子器。警鞭卷起肃朝班,月色清寒禁漏残。仙仗平分听奏事,举头不敢闯龙颜。
十月一日。南北朝。邹浩。杉松无数拥高坟,想见今朝奠酒樽。惟我罪深难赦宥,五千里外惨销魂。
五夜余澹心涂次尾及同乡诸兄招饮河房时大雨如注经宵不歇醉归走笔记之。明代。李元鼎。插艾怜时序,衔杯共友朋。可堪今夜雨,偏妒一年镫。舫静歌声邈,波喧岸影增。天涯萍聚处,痛饮记吾曾。
旅兴(四十首)。明代。刘基。忆年二三十,笑人不能勤。诵书欻万言,落笔飞烟云。有朋自远来,讲论穷朝曛。一艺耻不知,高蹈躐前闻。宁知有衰老,耳聋目如熏。身世且未保,况敢言功勋。¤
超果教院见远亭。宋代。李甲。高僧俗纵目,桥上建横亭。野水茫茫白,群山点点青。客帆风送叶,渔火夜遗星,看尽朝昏景。天涯一画屏。
燕子矶期于还时登揽归棹北发梦中度过醒已不及泊矣怅然有作。明代。范景文。燕子矶头路,定寻江上行。睡贪乘浪稳,坐负看山盟。洞杳云移宿,林虚欲问程。长流不尽意,翻觉有馀情。
宫词 其四十一。宋代。赵佶。翠色青浓自不堪,敲冰柔叶两相参。宫人因出方传法,迄后民间识内蓝。
筹边堂。宋代。梁介。筹边无它长,幸此岁有秋。吏无打门宣,民无失业忧。史君来此邦,不但肉食谋。有言天命之,为汝消穷愁。夷蜑及生齿,各异风马牛。一醉堂上樽,莫运机与筹。
寄字陈必亨不达再赋此。明代。游朴。海内穷交自古稀,故山萝薜尚堪衣。高天雨露身难近,晏岁冰霜计已非。几度书成征雁断,何年歌罢饭牛归。掉头我亦沧洲去,迟尔秋江共钓矶。
芙蓉二绝 其一。宋代。刘克庄。湖上秋风起棹歌,万株映柳更依荷。老来不作繁华梦,一树池边已觉多。
曹既见和复次其韵。宋代。苏轼。造物本儿戏,风噫雷电笑。谁令妄惊怪,失匕号万窍。人人走江湖,一一操网钓。偶然连六鳌,便谓此手妙。空令任公子,三岁蹲海徼。长贫固不辞,一死实未料。难将蓍草算,除用佛眼照。何人嗣家学,恨子儿尚少。嗟我与曹君,衰老世不要。空言今无救,奇志后必耀。吟公五字诗,义重千金吊。收藏慎勿出,免使群儿谯。
京城寄题陈世恭卧云图。明代。李昱。好山多处翠成群,中有幽人卧白云。只隔红尘一千里,几回清夜独思君。
谢答闻善二兄九绝句。宋代。黄庭坚。公择醉面桃花红,人百忤之无愠容。莘老夜阑倾数斗,焚香默坐日生东。
上苏使君。唐代。伍唐珪。江西昔日推韩注,袁水今朝数赵祥。纵使文翁能待客,终栽桃李不成行。
西江月 续东坡词。清代。毛奇龄。闻道欧公当日,宾朋载酒堂中。后来三过有坡翁。长使林花飞动。此事已经千载,我来重挹高风。眼前莫放酒杯空。恐是东坡残梦。
满庭芳。宋代。苏轼。恩放归阳羡,复作一篇归去来兮,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画楼东畔,天远夕阳多。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船头转,长风万里,归马驻平坡。无何。何处有,银潢尽处,天女停梭。问何事人间,久戏风波。顾谓同来稚子,应烂汝、腰下长柯。青衫破,群仙笑我,千缕挂烟蓑。
周日贞招饮大鹏东山寺 其二。明代。张嗣纲。步入梵宫路不迷,四山高插与天齐。龙头石吐飞泉冷,雉尾云生落木低。牧笛吹残村犊稳,禅经听罢野猿啼。止戈幸得逢僧话,回首东山月满溪。
李郎中挽诗二首。宋代。魏了翁。解道公行止,江东老父史。群州垂瘵死,肤使为更生。民裕身逾瘠,时危命亦轻。浔阳江上月,犹傍谏书明。
奉和牧翁催妆词四首 其二。明代。周永年。柳姓曾闻赐作杨,垂条飞絮搅人肠。而今一任三眠起,松柏同心绾带长。
丽景长安人海,避影繁华,结庐深寂。灯窗雪户,光映夜寒东壁。心凋鬓改,镂冰刻水,缥简离离,风签索索。怕遣花虫蠹粉,自采秋芸薰架,香泛纤碧。
更上新梯窈窕,暮山澹著城外色。旧雨江湖远,问桐阴门巷,燕曾相识。吟壶天小,不觉翠蓬云隔。桂斧月宫三万手,计元和通籍。软红满路,谁聘幽素客。
丹凤吟(无射商赋陈宗之芸居楼)。宋代。吴文英。丽景长安人海,避影繁华,结庐深寂。灯窗雪户,光映夜寒东壁。心凋鬓改,镂冰刻水,缥简离离,风签索索。怕遣花虫蠹粉,自采秋芸薰架,香泛纤碧。更上新梯窈窕,暮山澹著城外色。旧雨江湖远,问桐阴门巷,燕曾相识。吟壶天小,不觉翠蓬云隔。桂斧月宫三万手,计元和通籍。软红满路,谁聘幽素客。
送王光庭。唐代。张说。同居洛阳陌,经日懒相求。及尔江湖去,言别怅悠悠。楚云眇羁翼,海月倦行舟。爱而不可见,徒嗟芳岁流。
题二王帖 其二。清代。姚鼐。写付官奴论一通,千秋俯首有涪翁。自怜无力收遗本,梁帝何尝擅折衷。
雪夜。清代。陈忠平。长街何寂寥,乱影自低簌。凛凛起清氛,真能舒积郁。树高枝更寒,檐矮鸟宜宿。天岂识朱门,一时俱白屋。
再游吕园奉次帻峰道长四首 其四。明代。符锡。避暑出城惯,乔林芳意多。种瓜人已远,拥盖客重过。风土安殊俗,乾坤合太和。清朝启良宴,不乐复如何。
暗香 咏红豆。清代。朱彝尊。凝珠吹黍,似早梅乍萼,新桐初乳,莫是珊瑚。零乱敲残石家树,记得南中旧事。金齿屐,小鬟蛮语,向两岸,树底盈盈。素手摘新雨。延伫,碧云暮。休逗入茜裙,欲寻无处,唱歌归去。先向绿窗饲鹦鹉,惆怅檀郎终远。待寄与,相思犹阻。烛影下,开玉盒,背人偷数。
牵牛花。宋代。董嗣杲。篱笆雨过晚阳红,碧衬秋空点染工。河鼓星高钟异卉,铢衣烟靓袅西风。香挼茜彩涂姜色,蔓引凉姿入豆丛。为蕊尚犹分黑白,此花岂与易羊同。
武昌西山(并叙)。宋代。苏轼。嘉祐中,翰林学士承旨邓公圣求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轼谪居黄冈,与武昌相望,亦常往来溪山间。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试馆职,与圣求会宿玉堂,偶话旧事。圣求尝作《元次山洼樽铭》刻之岩石,因为此诗,请圣求同赋,当以遗邑人,使刻之铭侧。春江渌涨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谁栽。忆従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西山一上十五里,风驾两腋飞崔嵬。同游困卧九曲岭,褰衣独到吴王台。中原北望在何许,但见落日低黄埃。归来解剑亭前路,苍崖半入云涛堆。浪翁醉处今尚在,石臼杯饮无樽罍。尔来古意谁复嗣,公有妙语留山隈。至今好事除草棘,常恐野火烧苍苔。当时相望不可见,玉堂正对金銮开。岂知白首同夜直,卧看椽烛高花摧。江边晓梦忽惊断,铜环玉锁鸣春雷。山人帐空猿鹤怨,江湖水生鸿雁来。请公作诗寄父老,往和万壑松风哀。
无名氏青县察院留题诗。清代。崔旭。县古当衢路,行台枕碧流。蝉声喧树里,帆影度墙头。疆场传多事,桑麻报有秋。忧愁惟尽瘁,风雨入沧州。
秋风。宋代。王珪。猎桂来钟岭,翍椒度汉宫。云飞汾水阔,叶下洞庭空。海国樯帆壮,边城鼓角雄。谁知洛阳客,归意在江东。
八音歌赠晁尧民。宋代。黄庭坚。金荷酌美酒,夫子莫留残。石有补天材,虎豹守九关。丝窠将柳花,入户扑衣冠。竹风摇永日,思与子盘桓。匏瓜岂无匹,自古同心难。革急而韦缓,只在揉化间。木桃终报汝,药石理予颜。
送张琴溪。清代。柯蘅。江气雨冥冥,龙吹秋水腥。西风下黄叶,有客正扬舲。为我一横笛,离愁满洞庭。橹声烟际去,遥见数峰青。
和秀实扉字韵。宋代。王洋。柴车朝出暮柴扉,麋鹿情通麋鹿知。寓目每因思旧约,破颜时幸读新诗。妻儿债负真冤境,祖佛因缘即妙医。救火抱薪还止火,只嫌虚幻没休时。
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清代。纳兰性德。记绾长条欲别难,盈盈自此隔银湾。便无风雪也摧残。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翦春旙。不禁辛苦况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