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林光。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老将行。明代。徐熥。老夫元是良家子,少年流落戎行里。能将一剑净烟尘,几入重围身不死。累累金印肘间悬,塞上驰驱五十年。已羡功勋载盟府,久看姓字书燕然。一朝谢病归岩壑,门外萧条可罗雀。身经百战未龙钟,犹向人前誇矍铄。宝剑年多锋锷销,枥中老骥鸣萧萧。戎衣挂壁成尘土,旧日红旗颜色凋。一自投閒经几载,请缨壮志还应在。遥望沙场愿裹尸,犹思铜柱标炎海。锋镝今年去备边,连营烽火通甘泉。多少材官俱束手,无人贾勇能登先。将军闻此气勃勃,目眦裂尽冠冲发。便往投书献至尊,雄心誓欲探虎窟。据鞍顾盼出辕门,垂老还堪报主恩。但令此去清沙漠,不管金鎗臂上痕。
早春寄岳州李使君李善棋爱酒情地闲雅。唐代。杜牧。城高倚峭巘,地胜足楼台。朔漠暖鸿去,潇湘春水来。萦盈几多思,掩抑若为裁。返照三声角,寒香一树梅。乌林芳草远,赤壁健帆开。往事空遗恨,东流岂不回。分符颍川政,吊屈洛阳才。拂匣调珠柱,磨铅勘玉杯。棋翻小窟势,垆拔冻醪醅。此兴予非薄,何时得奉陪?
橘洲晚霁。明代。陈洪谟。嘉树何年植,秋风万顷黄。寒沙频弄影,落日远浮光。锡贡珍堪拟,侯封富莫强。孔明亦贻后,负郭只田桑。
赠刘司户。唐代。李商隐。江风吹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送医士方存方归弋阳 其三。宋代。徐瑞。但识身中大药,不须肘后奇方。我欲与君谈此,暑途行计何忙。
山中楚辞 其一。宋代。高似孙。山如罨兮栖柔烟,鸟徘徊兮翠如褰。荫松柏兮牵丹泉,猿在上兮鹤在前。拍浮丘兮延偓佺,话坎离兮生坤乾。问山月兮今何年,月得道兮玄之玄。
广陵曲六章 其六。明代。张家玉。悄悄搴帏出,盈盈却扇行。衣裳秋水染,笑语香风生。却向琼花观,低头礼玉清。
雨后过狮林精舍。明代。陈则。当晓一莺鸣,林收宿雨晴。网残虫脱罥,蜂闹蝶催成。梅气袈娑润,香花佛座清。回廊僧不见,看壁自吟行。
张文献公祠。清代。王摅。祠堂突兀倚江开,瞻拜空馀海燕哀。只道主由金镜致,岂知兵为玉环来。文章自昔传徐碣,香火常新傍舜台。风度依然凭想像,停舟一荐渚蘋回。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十六。清代。王时翔。小院秋光似画佳。海棠红映绿莎阶。几番闲立写风怀。锦瑟怨时知意忤,玉琴调处识心谐。可能亲递凤皇钗。
雁汊东守风四首。宋代。陈造。惊麋砀洪浸,何人矢丽龟。遂令老病叟,珍毳及晚炊。野鹿敢伯仲,江鲟让甘肥。淮人笃乡义,贱乞等韭葵。向来无人境,沙漫水无涯。市声不到耳,茭苇相因依。今无暴客虞,解衣候朝曦。厚味真过矣,安食如含饴。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先秦。列御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朝中措·少年不入利名场。宋代。程正同。 少年不入利名场。花柳作家乡。一片由甲口觜,几多耍俏心肠。周郎学识,秦郎风度,柳七文章。聊借生绡一幅,与君写尽行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