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宋文章配两周,盛时诗律亦无俦。今人未识昆崙派,却笑黄河是浊流。
谈诗 其二。明代。方孝孺。前宋文章配两周,盛时诗律亦无俦。今人未识昆崙派,却笑黄河是浊流。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方孝孺。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立秋日登汉阳朝宗楼怀乡中诸友。明代。李德。湖山兴不浅,而我亦淹留。得罪缘微禄,怀君属早秋。淡云乡树远,孤月旅情幽。借问衡阳雁,何时到广州。
念奴娇 客有善丝竹者以笺索词漫为赋此。清代。陈维崧。旗亭旧事,记曾经见汝,宝钗楼侧。琼树两行谁最少,第一屏间白晰。翠滑鸾靴,红香桃绶,绝艺千金直。襄王筵上,缠头众里争掷。今日白发何戡,青衫司马,仍会秋娘宅。能得几回浑脱舞,清浅蓬莱非昔。红豆村庄,菊花天气,沦落无人识。枨枨逻逤,不堪听汝重摘。
遇雪。宋代。王安石。定知花发是归期,不奈归心日日归。风雪岂知行客恨,向人更作落花飞。
匈奴。宋代。郑思肖。匈奴残破汉封疆,江北江南尽战场。若问生灵谁是主,如今天子又康王。
一编。宋代。陆游。一编垂首北窗前,皎皎宁当逐物迁?道有废兴何与我,心无媿怍始知天。昔尝西戌八千里,今复东归三十年。死去虽无勋业事,九原犹可见先贤。
梁仲苍挽词。宋代。楼钥。人物如君少,相期上石渠。博文该四部,笃学富三余。泪尽知无及,交深未觉疏。何时酹坟草,细读茂陵书。
送苏明府入觐二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万里趋朝者,孤城保障哉。一琴单父后,双舄尚方来。雨露穷檐普,风云傍阙回。瞻天浮瑞色,郎宿近中台。
和鲁望风人诗三首 其三。唐代。皮日休。江上秋声起,从来浪得名。逆风犹挂席,若不会凡情。
熙宁以后祀高禖六首。清代。佚名。昔帝高辛,先禖笔祀。爰揆仲阳,式祈嘉祉。陈之科牲,授以弓矢。敷祐皇宗,施于孙子。
元夕 其三。宋代。方岳。莫道山家不挂灯,脩身宝月一团冰。清寒照见诸人胆,却问诸人见未曾。
答任师中家汉公(一题:奉和师中丈汉公兄见。宋代。苏轼。先君昔未仕,杜门皇祐初。道德无贫贱,风采照乡闾。何尝疏小人,小人自阔疏。出门无所诣,老史在郊墟。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高树红消梨,小池白芙蕖。常呼赤脚婢,雨中撷园蔬。矫矫任夫子,罢官还旧庐。是时里中儿,始识长者车。烹鸡酌白酒,相对欢有余。有如庞德公,往还葛与徐。妻子走堂下,主人竟谁欤。我时年尚幼,作赋慕相如。侍立看君谈,精悍实起予。岁月曾几何,耆老逝不居。史侯最先没,孤坟拱桑樗。我亦涉万里,清血满襟祛。漂流二十年,始悟万缘虚。独喜任夫子,老佩刺史鱼。威行乌白蛮,解辫请冠裾。方当入奏事,清庙陈璠玙。胡为厌轩冕,归意不少纾。上蔡有良田,黄沙走清渠。罢亚百顷稻,雍容十年储。闲随李丞相,搏射鹿与猪。苍鹰十斤重,猛犬如黄驴。岂比陶渊明,穷苦自把锄。我今四十二,衰发不满梳。彭城古名郡,乏人偶见除。头颅已可知,几何不樵渔。会当相従去,芒鞋老菑畲。念子瘴江边,怀抱向谁摅。赖我同年友,相欢出同舆。冰盘荐文鲔,(鲔,鮥也。戎、泸常有。)玉斝倾浮蛆。醉中忽思我,清诗缀琼琚。知我少诙谐,教我时卷舒。世事日反覆,翩如风中旟。雀罗吊廷尉,秋扇悲婕妤。升沉一何速,喜怒纷众狙。作诗谢二子,我师宁与蘧。
委顺赵君见遗千里小景鸦鹊图有诗将之用韵为。宋代。蒲寿宬。朝拂扶桑影,暮寻明日枝。群飞心共远,三匝意犹迟。相向无声里,应思落笔时。寸程千里阔,惟可与君知。
玉楼春(三月三日雨夜觞客)。宋代。毛滂。一春花事今宵了。点检落红都已少。阿谁追路问东君,只有青青河畔草。尊前不信韶华老。酒意妆光相借好。檐前暮雨亦多情,未做朝云容易晓。南歌子正月二十八日定空寺赏梅暮霰寒依树,娇云冷傍人。江南谁寄一枝春。何似珑璁十里、更无尘。雨萼胭脂淡,香须蝶子轻。碧山归路小桥横。谁见暗香今夜、月胧明。
杂兴 其二。宋代。程垣。青青琅玕竹,节直中心虚。风月与相忘,雪霜不能欺。斸之献良工,堪葺黄金舆。悲哉渭水滨,空抱岁寒姿。
还岭南汀州道中忆老父。明代。释函是。六十翁翁心似铁,知恩无路解酬恩。还家本是儿孙事,祖父元来不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