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从浮磬识祥光,政绩如今五岭长。海上蜃楼消幻气,天边玉简记循良。
平刑声彻梅花洞,刺割风行锦石乡。最好常邀司马步,白莲池畔话幽香。
寿高图麟郡司马。明代。释今无。又从浮磬识祥光,政绩如今五岭长。海上蜃楼消幻气,天边玉简记循良。平刑声彻梅花洞,刺割风行锦石乡。最好常邀司马步,白莲池畔话幽香。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游水西太平诸寺。明代。程敏政。胜日须行乐,联镳过水西。桐花嘶騕袅,松树隐招提。碎月滩声在,披云黛色迷。老僧谈故迹,随处可留题。
摇毫倾刻便成章,弱冠名标桂籍香。仓氏官閒聊自喜,荆州望重岂能方。
高谈不辨连三日,敏识空惊下五行。留落更烦勤慰谕,谁知宠辱渐能忘。
次韵韩景贤承议自金陵沿檄宣歙道中见贻二首 其二。宋代。葛胜仲。摇毫倾刻便成章,弱冠名标桂籍香。仓氏官閒聊自喜,荆州望重岂能方。高谈不辨连三日,敏识空惊下五行。留落更烦勤慰谕,谁知宠辱渐能忘。
懒不作书急口令寄朝士。宋代。戴复古。老病懒作书,行藏诗上见。一心不相忘,千里如对面。我已八十翁,此身宁久绊。诸君才杰出,玉石自有辩。随才供任使,小大皆众选。明君用良弼,治道方一变。与之致太平,朝廷还旧观。老夫眼尚明,细把诸君看。试将草草书,用写区区愿。一愿善调燮,二愿强加饭。三愿保太平,官职日九转。
杂咏 其二。明代。伍瑞隆。莲花一朵佛中央,念遍弥陀在上方。昨日楼前偷看汝,不如今日礼空王。
青山峡口泊舟怀狄侍御。唐代。岑参。峡口秋水壮,沙边且停桡。奔涛振石壁,峰势如动摇。九月芦花新,弥令客心焦。谁念在江岛,故人满天朝。无处豁心胸,忧来醉能销。往来巴山道,三见秋草凋。狄生新相知,才调凌云霄。赋诗析造化,入幕生风飙。把笔判甲兵,战士不敢骄。皆云梁公后,遇鼎还能调。离别倏经时,音尘殊寂寥。何当见夫子,不叹乡关遥。
薤上露。清代。方京。薤上露,日出晞。朝槿花,日暮萎。微物转瞬间,人生谅如斯。彭祖帝尧民,亦复同所归。服食求神仙,仙成竟何时。守道以待终,令名庶可垂。
寄弟。明代。殷奎。故园二仲近何如,半载平安未得书。堂下紫荆长几许,墙阴翠竹胜当初。时常官府供徭役,旦日庭帏问起居。愧我飘蓬归已缓,不知归计尚全疏。
金沙江西行十首 其五 石门关。清代。牛焘。岩关横绝处,石栈曲盘盘。寒月临江白,悲笳入夜阑。草枯云磴滑,叶落马蹄干。此日边亭吏,黄昏下钓竿。
阁皂。宋代。陶弼。万仞天然皂阁形,阴阳不似众山青。一区海上神仙宅,数曲人间水墨屏。华表鹤归春谷响,玉京龙起夜潭腥。可怜张葛无人继,三级高坛拂杳冥。
纪梦。宋代。赵文。既不梦于我,胡然无一言。形容那可认,骨发想俱存。泪尽血犹滴,雾开山尚昏。相看怜稚子,老病莫销魂。
道中有感。宋代。周弼。远程已过经行初,别有逶迤古道存。寺有寂廖犹有殿,水才穷尽又逢村。一竹枯木人分路,十里飞花客过门。必竟悉依生处药,不知何事别家园。
绮寮怨。宋代。陈允平。满院荼开尽,杜鹃啼梦醒。记晓月、绿水桥边,东风又、折柳旗亭。蒙茸轻烟草色,疏帘净、乱织罗带青。对一尊、别酒初斟,征衫上、点滴香泪盈。几度恨沉断云,飞鸾何处,连环尚结双琼。一曲琵琶,湓江上、惯曾听。依依翠屏香冷,听夜雨、动离情。春深小楼,无心对锦瑟、空涕零。
乐成殿。明代。马汝骥。金堤回北拱,宝殿乐西城。舂急奔湍上,梁危架石行。池龙蟠九岛,苑鸟下层城。帝豫因民事,长杨愧颂声。
虞美人八首 其七。清代。蒋士铨。疏桐坠叶敲罗幌。疑是金钗响。小楼灯暗梦初醒。恰好哀蛩低和、雨铃声。怜他斗酒收藏久。更忍杯当手。小山业桂露应晞。几夜秋坟人唱、阮郎归。
送默然上人归天台。宋代。王镃。 孤云不定心,持缽度寒林。野饭青蒲洁,秋程黄叶深。海风潮水发,山雨晓烟沉。归到石桥日,应看瀑布吟。
送衡州薛从事。唐代。郑巢。吟去望双旌,沧洲晚气清。遥分高岳色,乱出远蝉声。楚霁云连寺,湘寒浪浸城。孤猿不可听,一听白髭生。
送人二首 其一。元代。杨载。客路逢春雪乍消,眼前愁思转相撩。垂杨染作黄金色,舞遍东风万万条。
欲过大乘先寄祖灯禅师大乘甚贫新开堂。宋代。李之仪。大乘此去有几里,闻道祇园近布金。但恐钵中无客饭,止期经宿谢知音。
麦积山。宋代。李师中。路入青松翠霭间,斜阳倒影入溪湾。此中猿鹤休相笑,谢傅东归自有山。
有怀。宋代。刘子翚。溪石磊磊出,溪光失溶溶。呼童理新堰,小驻万折东。素杙竞骈立,苍皮堆已重。谁裁一道天,忽堕顾视中。远渌送凫鹜,余兹上杉松。微波且勿摇,照我澹有容。炎曦为变色,爽气排高空。怀哉所亲爱,此适未遽同。徜徉孰为伴,惟有溪头风。时来翻素书,颇似惊我慵。骚骚复策策,涉猎味正浓。久而寂无声,无乃意逢融。却泛碧沧浪,鳞鳞散遗踪。我亦隐几酣,那能辨雌雄。
题龙泉陈知县竹 其一。明代。杨士奇。遂溪县里春潇洒,密叶繁枝满绿阴。白日天风动清韵,如闻单父奏弦琴。
苏小小墓。宋代。王镃。 同心难结绣云长,红玉沉泥草亦香。娇魄年年寒食节,定应湖上作鸳鸯。
舟中睡起。宋代。郑獬。铜盘绿水浸红蕖,风卷纱幮睡足初。金殿故人如借问,为言病酒懒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