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一自失论文,岂有同心不忆君。孤客逢秋悲蓟草,尺书经岁阻江云。
清时易别烟霞路,明月难随鹿豕群。便欲投簪沧海去,兵戈消息不堪闻。
寄陆长庚。明代。宗臣。天涯一自失论文,岂有同心不忆君。孤客逢秋悲蓟草,尺书经岁阻江云。清时易别烟霞路,明月难随鹿豕群。便欲投簪沧海去,兵戈消息不堪闻。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宗臣。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送萧雅容受诰后归省 其四。明代。杨士奇。玉露漙漙下翠梧,蓟门携手惜离居。娱亲想及重阳节,酒汎黄花脍白鱼。
丁卯首春余辞家薄游端己首唱骊歌情词凄宕征途吟讽依韵和之并寄呈韬仲以志同叹 其二。明代。王彦泓。知君心赏寄灯楼,趁月追寻到晓筹。应恨狂朋漂泊去,明朝谁问拾钗游。
次答张亦姜二首 其一。清代。陈恭尹。英年异骨总超群,况复清才绝众芬。笔下词流称倒峡,赋成人意欲淩云。取途自合先高足,语勇何须问败军。曾作汨罗江上客,巫阳招尽世谁闻。
木芙蓉。宋代。李流谦。秋光冷如冰,秋花淡无色。偶见此粲者,浓艳照孤寂。天寒翠袖薄,那得在空谷。东风嬖桃李,倚树三叹息。
送集贤崔八叔承恩括图书。唐代。钱起。雨露满儒服,天心知子虚。还劳五经笥,更访百家书。赠别倾文苑,光华比使车。晚云随客散,寒树出关疏。相见应朝夕,归期在玉除。
初入峡苦风寄故乡亲友。唐代。陈子昂。故乡今日友,欢会坐应同。宁知巴峡路,辛苦石尤风。
吕居仁挽词三首 其三。宋代。刘子翚。江左欣初见,倾输便豁然。挽留尝一粥,契阔已三年。老去无新得,书来每自鞭。幽明虽永绝,凛若在吾前。
赠写御容李长史。唐代。李远。玉座尘消砚水清,龙髯不动彩毫轻。初分隆准山河秀,乍点重瞳日月明。宫女卷帘皆暗认,侍臣开殿尽遥惊。三朝供奉无人敌,始觉僧繇浪得名。
汴堤行。宋代。孔平仲。长堤杳杳如丝直,隐以金椎密无迹。当年何人种绿榆,千里分阴送行客。波间交语船上下,马头揖别人南北。日轮西入鸟不飞,从古舟车无断时。
别李明府。唐代。韩翃。宠光五世要青组,出入珠宫引箫鼓。醉舞雄王玳瑁床,娇嘶骏马珊瑚柱。胡儿夹鼓越婢随,行捧玉盘尝荔枝。罗山道士请人送,林邑使臣调象骑。爱君一身游上国,阙下名公如旧识。万里初怀印绶归,湘江过尽岭花飞。五侯焦石烹江笋,千户沈香染客衣。别后想君难可见,苍梧云里空山县。汗苑芳菲入夏阑,待君障日蒲葵扇。
杂兴十首 其三。宋代。程俱。中夜忽自省,昔我今是非。音声故如昨,齿长须满颐。有人梦中言,子念无乃痴。今犹昔人耳,昔人安在兹。
寄怀八弟三首。宋代。晁补之。平日鸰原左右手,蟨邛前后未须论。清秋淮上多诗句,白首篱边近酒樽。杜舅高情笃兄弟,先君至性厚闺门。两公与尔同师法,相待归来老此园。
蝶恋花 其二 竹。明代。沈宜修。曲径扶疏栖凤羽。细数花阶,露冷桃枝聚。历乱湘妃罗袜步。斑斑泪点浑难睹。拂袖檀栾低映户。绿荫葳蕤,柯笛森如许。仙人坛石遥相顾。琅玕粉拂红妆妇。
西阑乍过桂影,倦秋酲闭户。酒边泪、分付黄花,客燕何意来暮。
棹歌远、吴山自碧,秦云望转淮南树。怅荒台残柳,春前枉作风絮。
莺啼序 甲午仲秋薄游江淮瓜步晚渡与子苾舟中连句和梦窗此曲。清代。郑文焯。西阑乍过桂影,倦秋酲闭户。酒边泪、分付黄花,客燕何意来暮。棹歌远、吴山自碧,秦云望转淮南树。怅荒台残柳,春前枉作风絮。宝扇才疏,画帘十二,换纱烟縠雾。镜波小、还照离妆,玉容空在纨素。绣帷寒、愁松雪腕,暗销尽、深盟红缕。理芳情,搓做柔丝,绾他閒鹭。桃根旧曲,醉耳重听,过江尚倦旅。叹十载、杜郎吟赏,又断魂处,翠黯红凄,矮篷眠雨。二分月色,璚箫吹破,多情赢得天涯老,更渔镫、趁唤瓜州渡。登临恨晚,荒萤乱点迷楼,照地一片焦土。春风粉黛,晓日绫纨,剩寸萝片苧。笑拾得、才人馀唾。几树官梅,客里狂吟,雪中低舞。扁舟此去,无情烟水,清歌何处催梦觉,感华年、分算成弦柱。隋堤鸦散斜阳,故宫庭花,有人唱否。
移家。宋代。郭昭乾。大道夷县长,捷径自窘步。借问漫游人,胡为局纡路。我马亦既秣,风云岂驰惊。迁乔非所期,舍筏聊自渡。世途良足吁,更驾循轨度。
题八骏图卷 其四。明代。张穆。桃花叱拨绝流归,所向何常有是蹄。贫道从来爱神骏,不知何事到天涯。
紫微花。宋代。董嗣杲。枝干无皮癢有身,朱房翠户演精神。星垣光射开花地,纶阁香侵视草臣。肘肘紫蕤飞烈日,心心黄粟舞晴尘。何从借取麻姑爪,莫厌爬搔此树频。
赠行在李主人二字。宋代。姚勉。李家自古两诗仙,太白长吉相后先。蟠螭屈曲作妙语,到今气焰干云天。君家家里二奇子,眼如明珠头玉峙。长成学取二仙人,要使诗人常姓李。
春怨。明代。李畅。闻道郊原绿正肥,小窗帘捲思依依。莺啼树底惊残梦,鹊噪檐前送夕晖。芳草雨馀三月暮,海棠花落一春违。柔肠百结真堪断,薄倖江南归未归。
梁元帝二首。宋代。陈造。中外谁非肉骨恩,颙颙帝子亦王孙。君王日握金银笔,忍署兵威极六门。
依韵谢任司封寄逍遥枕吟。宋代。邵雍。夫君惠我逍遥枕,恐我逍遥蹟未超。形体逍遥终未至,更和魂梦与逍遥。
滔滔不持戒。唐代。慧寂。滔滔不持戒,兀兀[1]不坐禅。酽[2]茶三两椀,意在钁头[3]边。
满路花。宋代。杨泽民。愁得鬓丝斑,没得心肠破。上梢恩共爱,忒过火。一床锦被,将为都包裹。刚被旁人隔,不似鸳鸯,等闲常得双卧。非无意智,触事须偏左。好堪名与利,相羁锁。一番记著,一夜还难过。伊还思念我。等得归来,恁时早早来呵。
长安道。唐代。韦应物。汉家宫殿含云烟,两宫十里相连延。晨霞出没弄丹阙,春雨依微自甘泉。春雨依微春尚早,长安贵游爱芳草。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贵游谁最贵,卫霍世难比。何能蒙主恩,幸遇边尘起。归来甲第拱皇居,朱门峨峨临九衢。中有流苏合欢之宝帐,一百二十凤凰罗列含明珠。下有锦铺翠被之粲烂,博山吐香五云散。丽人绮阁情飘飖,头上鸳钗双翠翘。低鬟曳袖回春雪,聚黛一声愁碧霄。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炰羔如折葵。既请列侯封部曲,还将金印授庐儿。欢荣若此何所苦,但苦白日西南驰。
文学莫志完见邀裁谢。明代。张子翼。雨蒸时序入新秋,美尽东南箭并投。清世谁怜陶处士,宦情曾是晋风流。绿蓑正稳玄真子,绛帐先推古建州。珍重庙廊须远略,勋阶兼为故人酬。
曾氏北园 其六。南北朝。邹浩。白莲香火久凋零,还似乐天今服膺。我有一言人不解,请君问取北来僧。
伯兄新楼十首。宋代。王柏。投西眼力拓天宽,收得烟林透入关。双鹜断霞飞不尽,九峰斜抹有无间。
临江仙 游圆明园。近现代。顾随。眼看重阳又过,难教风日晴和。晚蝉声咽抱凉柯。长天飞雁去,人世奈秋何。落落眼中吾土,漫漫脚下荒坡。登临还见旧山河。秋高溪水瘦,人少夕阳多。
兴胜寺歌。元代。揭祐民。青齐门,北邙山。累累复累累,何丹能大还。使人堕清泪,使人彫朱穆。穆公以人从穴中,田横有士穿冢间。虽能就义死伤勇,空令后世悲潺湲。燕昭筑宫辟贤路,声名未终身谩故。今人欲吊望诸君,惟有黄埃黯墟墓。我今有泪,不到黄泉。兴胜之歌,悲不可言。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三十。明代。张宁。露滴葡萄寒,宵鸣一何急。鸡啼天欲曙,络纬不盈尺。深闺有思妇,远道多倦客。惊闻长夜声,掩泪心促刺。
江亭别裴饶。唐代。罗隐。行杯且待怨歌终,多病怜君事事同。衰鬓别来光景里,故乡归去乱罹中。乾坤垫裂三分在,井邑摧残一半空。日晚长亭问西使,不堪车马尚萍蓬。
西江月。宋代。石孝友。歌彻秋娘金缕,醉扳织女云车。而今谁复荐相如。拔剑茫然四顾。好景凭诗断送,闲愁著酒消除。镜中丝发莫惊呼。春满珠帘绣户。
命女 其二。清代。李长霞。谦为德舍,让为礼基。竞徽骛胜,允非女宜。逸必后获,劳务先施。美未可任,过宁尽辞。任美弗至,过辞安移。修以明德,洁必浣衣。
遗衣坛。宋代。陈焕。一点残灯照夜阑,洞深云气逼人寒。仙翁从此乘鸾去,不见遗衣见古坛。
咏史诗·召陵。唐代。胡曾。小白匡周入楚郊,楚王雄霸亦咆哮。不思管仲为谋主,争取言征缩酒茅。
三台怀古。元代。赵秉文。人道奸雄君似鬼,奸雄我道鬼输君。身犹北面魏基建,骨入西陵汉鼎分。贪与卯金成舜禹,不知典午笑桓文。清漳不洗前朝恶,日绕三台送夕曛。
奉制文武诗 其十。明代。徐溥。四海无虞岂偶然,也知匡辅藉才贤。鹰扬虎拜皆臣职,曾兆周家八百年。
白苧 早秋饮蘧庵先生宅隔墙闻弦索声。清代。陈维崧。淡银河,映缸面,红鳞微白。蕉轩梧径,雅称秋晴寂历。更蒙茸、幽花杂卉遍狼籍。快意尽樽前,休苦问、战旗消息。日没杯阑,再向空阶布席。有万斛西风,把小墀都拭。疑惑。几层薜荔,一带缭垣,何来递响,高下玲珑之极。久知是隔院,檀槽低摘。凄凄四座,似芦花枫叶,浔阳夜舶。惹得今宵,无数吟蛩,墙下于邑。并入哀丝,倍作凉飙激。
已亥杂诗 208。清代。龚自珍。女墙百雉乱红酣,遗爱真同召伯甘。记得花阴文讌屡,十年春梦寺门南。
病起答友 其三。明代。张萱。敢谓耽诗病,其如病所怜。一身元落落,二妙故翩翩。次第黄初后,纵横大历前。岂应裁恨赋,写向故人传。
题王君鲁夫菊堂。明代。陈琏。美人乐嘉遁,结屋西山陲。门巷深窈窕,种菊满东篱。清风绽金萼,凉露湛琼甤。孰云秋容淡,晚节香尤奇。中黄色本正,举世畴能知。缅怀柴桑翁,高风邈难追。悠然引孤酌,目送晴云晖。
摇动石。清代。萨哈岱。蚍蜉思撼树,螳螂奋当辙。物情固不量,物理亦难决。峨峨古田盘,怪石森罗列。小者状磊然,大者势巉绝。中峙苍玉根,攫空岚翠裂。鬼凿旁无痕,神工下有禊。纵使力拔山,一手谁能抉。我来试抚摇,动荡乃不辍。未著祖龙鞭,似听生公说。对之耸奇观,令人欲挢舌。幻象费揣摩,灵踪觑亲切。返步下山椒,夕阳半明灭。
次韵程弟 其六。宋代。方岳。柴门虽设不曾开,俗面向人三寸埃。却是前溪双白鹭,门关不住又飞来。
北邙行(一作北邙山)。唐代。王建。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著黄金无买处。天涯悠悠葬日促,冈坂崎岖不停毂。高张素幕绕铭旌,夜唱挽歌山下宿。洛阳城北复城东,魂车祖马长相逢。车辙广若长安路,蒿草少于松柏树。涧底盘陀石渐稀,尽向坟前作羊虎。谁家石碑文字灭,后人重取书年月。朝朝车马送葬回,还起大宅与高台。
人心。宋代。邵雍。弟兄尚路人,它人安可从。人心方寸间,山海几千里。轻言托朋友,对面九嶷峰。多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管鲍死已久,何人继其踪。
偈十二首。宋代。释文准。四月人家麦政收,连绵阴雨不能休。沿溪处处生深草。饱杀南泉水牯牛。
送徐无党归婺州。宋代。梅尧臣。吴蚕吐柔丝,越女织美纨。机杼固已勤,刀尺诚独难。裁缝失分寸,长短为损残。尝闻仲山甫,能补帝衮完。衮完民衣足,天下无苦寒。徐从信都学,染翦宜弃冠。彼实山甫徒,尔亦非綷剜。东归道自胜,人谁故时看。
高风堂。宋代。朱翌。一溪之云各为雨,聊与萧王分出处。乱山深处有生涯,三尺渔竿一枝櫓。细读怀仁辅义书,先生於世未尝疏。我已飘然遗物去,斯言却以告司徒。参政树碑颂遗德,舍人作堂诏无极。高风之高高几何,下视乌龙六千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