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来浑似堕尼连,病去俄成自在天。为语报身俱是幻,不知真境在谁边。
病后承伴松虚白二上人以法语见示辄成三绝奉报 其二。明代。王世贞。病来浑似堕尼连,病去俄成自在天。为语报身俱是幻,不知真境在谁边。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王世贞。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和三唐人惠山诗 其二。明代。邹迪光。金仙栖石龛,珠宫结灵樾。黄叶樵路深,绿苔人履绝。岩花见空色,山云悟生灭。客来啸远风,僧行踏凉月。香灯十地明,宝铎四天发。已是都率宫,讵想襄城辙。
戏题君山。明代。袁宏道。洞庭湖水日潺湲,肠断湘妃竟不还。千里苍梧常在眼,君山真作望夫山。
夜投丰德寺谒海上人(一作卢纶诗)。唐代。李端。半夜中峰有磬声,偶寻樵者问山名。上方月晓闻僧语,下界林疏见客行。野鹤巢边松最老,毒龙潜处水偏清。愿得远山知姓字,焚香洗钵过馀生。
景贤召予饮以事不果翌日予访景贤值出予开樽尽醉而归留诗戏之。元代。耶律楚材。昨朝命我初无兴,今日寻君不在家。不问主人都饮尽,醉吟倒载黑毡车。
绍定庚寅纪事。宋代。萧澥。民困饥寒为盗贼,却从乐处弄干戈。大都郡邑初轻视,不剪柔桑烦斧柯。
洞山十咏·小龙门。宋代。金履祥。两崖叠叠水中分,瀑布飞流漱石根。伊阙西河天一角,山间号虎小龙门。
和申瑶翁咏物十四首 其六 梅雪。明代。邓云霄。玄冥变律转青皇,瑶树琼花兢晓妆。梦入罗浮偏觉冷,舟回剡曲暗闻香。惠连赋就枝横月,何逊诗成笔带霜。莫向蓝关觅春信,陇头消息正茫茫。
视通济堰二首。宋代。晁公溯。往年初堰坏,乐岁亦民饥。再见龙尾水,如兴鸿却陂。名同召伯埭,人立许杨祠。祝史有祀事,歌予迎送诗。
和伯氏寄周秀实。宋代。王洋。相亲即嘘濡,上忘即江湖。事理去取间,情分乃异区。周侯瑚琏器,晚乃掷道管。异书窥蔡叟,潜论发王符。夜讽恒至卯,朝饭或逾哺。置之转徒流,奈此臭味殊。置之翰墨场,勇往无於菟。虽乏三寸舌,自保千金躯。山巅富蔬菜,渚牙长菰蒲。屈曲一径宽,於焉寄其孥。非药亦非饵,问君何欢娱。所乐麋鹿游,缁白初不渝。我於闻道新,齧肺方噬肤。喜翁新经过,已辨煮瓠壶。我有甑中尘,翁无竹里厨。相见期一笑,良胜醉叫呼。水花正弃容,小伐随轻凫。
土番竹枝词 其十三。清代。郁永河。男儿待字早离娘,有子成童任远飏。不重生男重生女,家园原不与儿郎。
孤雁儿 照黛阁藤花。清代。顾贞观。西来爽气冲帘过。映槛外、花千朵。绿天深护好楼居。蕊粉莫教弹破。芸辉乍暖,紫绣垂遍,看帐里,瑶英卧。流苏百结飘还堕。蝶乱处、莺梢妥。十围溜雨剩霜皮,犹带六朝烟锁。庄严便是,珠缨宝珞,称设慈云座。
赠碧溪相。元代。吴澄。溪水无心管是非,临溪照影笑山鸡。满身文彩翻成误,虚影何堪炫碧溪。
代人上平江徐郎五首。宋代。曾协。双旌来自日华边,帝遣衔恩下九天。膏泽已周家十万,道途不叹驿三千。封疆旧占江湖阔,欢颂新从里巷传。可是圣朝私此地,教将和气作丰年。
再和易后韵为前韵六首。宋代。卫宗武。妙语来翩翩,赓句惭草草。一鼓再则衰,气痿肠亦槁。诗不造负雅,可观徒小道。书能破万卷,篇章自然好,浅学无根源,易涸如潢潦。
己亥南菜园落成主人偶作。清代。儿玉源太郎。古亭庄外结茅庐,毕竟情疏景亦疏。雨读晴耕如野客,三畦蔬菜一床书。
四序回文十二首 其一 秋。宋代。宇文虚中。晚日欣帘捲,凉风觉袂摇。远吟高兴遣,长醉宿愁销。
赤壁图。元代。吴师道。沈沙戟折怒涛秋,残垒苍苍战斗休。风火千年消伯气,江山一幅挂清愁。丈夫不学曹孟德,生子当如孙仲谋。机会难逢形胜在,狂歌吊古谩悠悠。
赞径山音首座。宋代。释咸杰。 气宇云闲,身心木槁。顶门正眼,红日杲杲。早投长芦划草之机,晚分双径人天之座。名山屡招而不赴,一庵超然其高卧。夫是谓丛林前辈典刑,宜与赵州同年而并操者也。
新栽松。唐代。文丙。可怜同百草,况负雪霜姿。歌舞地不尚,岁寒人自移。阶除添冷淡,毫末入思惟。尽道生云洞,谁知路嶮巇.
过青浦屠明府长卿移舟见送 其二。明代。王世贞。为别亦已久,相逢俱嗒然。君离绮语障,我爱辟支禅。凉露纷纷下,新蟾的的圆。试观流水意,折莫在无弦。
示疾。明代。李达。客床何所有,四壁绝虫吟。远梦回灯暗,丛篁折雨深。戒寒如换世,示疾见初心。三尺无弦木,寥寥发至音。
题兰史泛槎图 其八。清代。丘逢甲。潦倒高阳旧酒徒,莫颁新政下皇都。衣披一品寻常事,待写星槎第二图。
面墙为西宾王先生作。明代。谢迁。一室真环堵,端居总面墙。进修宁自蔽,退息解深藏。扫榻尘无渍,翻经隙有光。沉潜思阙里,寤寐见陶唐。灯火黄昏静,弦歌白昼长。受墁非粪土,充栋是书香。沽酒当头过,观梅倚角芳。春随邻蝶至,雨洗甃苔荒。檐旭留冬煖,山风透晚凉。窥云穿瓮牖,待月转回廊。俗驾何缘入,佳声定远扬。我来试推倒,同上振衣冈。
述怀一首。明代。龚诩。自叹微躯一羽轻,去留无定似游僧。病随春草年年长,愁逐秋潮夜夜增。定省久违思老母,心胸日塞念良朋。何时得泛归吴棹,重读父书亲夜灯。
五十赴官。明代。王廷相。一官将白首,名字落人间。直道晚成宦,劳生多苦颜。兹游方浩荡,何日遂高閒。素业黄河曲,云松久闭关。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洞仙歌·冰肌玉骨。宋代。苏轼。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