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雁翅,两作飞楼,江间一片沉浮。四角呜呜,螺声飒起高秋。
凄凉尉佗台上,恨边声,飞满炎州。风吞吐,尽秦关汉塞,处处含愁。
绝对似金笳催泪,与明妃、诸曲哀怨同流。未曙频吹,匆匆人马难留。
无边战魂惊起,逐行营、朝暮啾啾。那管得,一军中、人尽白头。
声声慢 闻乘上吹螺。清代。屈大均。东西雁翅,两作飞楼,江间一片沉浮。四角呜呜,螺声飒起高秋。凄凉尉佗台上,恨边声,飞满炎州。风吞吐,尽秦关汉塞,处处含愁。绝对似金笳催泪,与明妃、诸曲哀怨同流。未曙频吹,匆匆人马难留。无边战魂惊起,逐行营、朝暮啾啾。那管得,一军中、人尽白头。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屈大均。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赠兰溪董遵道。明代。林光。贡选归来暂舣舟,十年相别话还投。秋光满眼休辞醉,世计催人易白头。己未叠经新甲子,重阳又迫旧严州。东阳寿酒樽封远,笑把篇诗为子酬。
寄南岳诸道友。唐代。齐己。南望衡阳积瘴开,去年曾踏雪游回。谩为楚客蹉跎过,却是边鸿的当来。乳窦孤明含海日,石桥危滑长春苔。终寻十八高人去,共坐苍崖养圣胎。
襄阳咏史 其十五 庞士元宅。金朝。李俊民。鹰自养来饥肯去,龙从卧后顾须频。到头骥足非难展,祇在当时驾驭人。
挂金索。唐代。无名氏。二更里,人静万事都无染。一对金蟾,上下来盘旋。吓退三尸,奔走如雷电。白雪漫漫,降下琼花片。
贺新郎 徐竹逸招同几士兄阁上看梅。清代。陈维崧。一树都如雪。君不见、尊前有客,歌声辛切。醉倚花魂花欲语,花似笑人愁绝。我一语、亦为花说。人既多愁人已瘦,问花何、瘦亦随人折。相看处、酒休竭。临风细取花重阅。羡物外、孤高简傲,花中豪杰。恒怪世人轻比并,浪道檀腮粉颊。浑不称、此花风骨。我欲拟之银作铠,趁月明、浴尽三军铁。神还似,史迁洁。
答何记室诗。南北朝。刘孝绰。游子倦飘蓬,瞻途杳未穷。晨征凌迸水,暮宿犯颓风。出洲分去燕,向浦逐归鸿。兰芽隐陈叶,荻苗抽故丛。忽亿园间柳,犹伤江际枫。吾生弃武骑,高视独辞雄。既殚孝王产,兼倾卓氏僮。罢籍睢阳囿,陪谒建章宫。纷余似凿枘,方圆殊未工。黑貂久自弊,黄金屡已空。去辞追楚穆,还耕偶汉冯。巧拙良为异,出处嗟莫同。若厌兰台右,见访灞陵东。
答陈芬阁。明代。黄公辅。谩剪蓬蒿筑草堂,班荆笑语日舒长。天随偏得人称散,贺老那嫌自号狂。吾道交游凭意气,暮年兄弟共沧浪。高轩若肯频临况,须认云深薜荔墙。
喜雨八绝寄显道作 其三。宋代。欧阳澈。浮云谁谓出无心,甘雨祁祁润泽深。潭底老龙徒久卧,亢阳何事不为霖。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其三 楞伽院李氏山房。宋代。朱熹。蹑石循急涧,穿林度重冈。俛入幽谷邃,仰见奇峰苍。李公英妙年,读书此云房。一去上台阁,致身何慨慷。苏公记藏书,文字有耿光。馀事亦骚雅,戏墨仍风霜。两公不归来,岁月忽已荒。何用建遗烈,寒泉荐孤芳。
相见欢 春闺。清代。万锦雯。新来燕子呢喃。睡难酣。又被邻姑催起,着春衫。娇欲颤。行还倦。笑相搀。同上小楼,闲倚、望归帆。
过襄阳楼呈上府主严司空楼在江陵节度使宅北隅。唐代。元稹。襄阳楼下树阴成,荷叶如钱水面平。拂水柳花千万点,隔林莺舌两三声。有时水畔看云立,每日楼前信马行。早晚暂教王粲上,庾公应待月分明。
忆旧游 其二。魏晋。高燮。正匈奴未灭,战死沙场,死亦安便。击楫渡江去,见胡氛犹恶,猛着先鞭。那知义旗甫举,罹祸剧堪怜。叹国法难伸,奇冤虽雪,应憾重泉。愁煎。怕追念,把旧影前尘,反复诗篇。读到伤怀处,似声声弹出,急管哀弦。况复平生隐恨,未了海棠缘。料碧血长埋,千年定化啼杜鹃。
柳梢青 潘玉泉扇湖访秋图。清代。姚燮。金碧湖天。夕阳无尽,俊侣当年。藕叶冰纨,柳技玉笛,菱角银鞯。画楼凉月娟娟。记人影、鸥边鹭边。赵北青旂,江南红舫,一样秋烟。
弘斋诗。宋代。项安世。刚健中正纯粹精,含弘光大品物亨。两仪成列易道行,有首无腹非人形。李侯毅甚将无朋,少年读易老愈明。以龙代马变始生,以九代七坤始神。与天同德体必弘,负载万古非蚊虻。我无笔力回子鲸,何以赠之有西铭。
甲午岁相国李公有北园寄赠之作…寓哀冥寞以广遗韵云。唐代。武元衡。机事劳西掖,幽怀寄北园。鹤巢深更静,蝉噪断犹喧。仙酝百花馥,艳歌双袖翻。碧云诗变雅,皇泽叶流根。未报雕龙赠,俄伤泪剑痕。佳城关白日,哀挽向青门。礼命公台重,烟霜陇树繁。天高不可问,空使辅星昏。
自龙游登陆至衢州道中。明代。郭之奇。舍棹登途秋逾仲,水意滩声劳远送。晨起西风拂舆迎,野望霜红逐林生。出水芙蓉初夭窈,开风松籁鸣孤杳。到处层峦向人亲,苦恨历历记不真。迤逦东来若相逐,浮峰或断云能续。行行惟见与兹深,朝暮谁从觅山心。欲倩微词通缱绻,识面无缘重偃蹇。徒将此意寄三秋,三秋问我谓何求。征夫何求莫遑息,翻似心忧日行国。长途祇叹往来艰,我家山水久幽閒。
谢夏彦博知县惠落雁木并紫筍茶绿菜二首。宋代。李石。入用定知材见伐,不鸣仍以雁遭烹。漆园二物都疑著,老去从军得细评。
送萧一诚赴万安教谕。元代。刘崧。闻君戒行装,去领万安学。征舸已载书,离筵更行酌。春还野色迥,日入川光薄。悠悠水上凫,矫矫天际鹤。寇垒尚连戈,边防正鸣柝。千村少烟火,百里到县郭。古来重庠序,乱后馀殿阁。绿野一榛芜,青衿半荒落。师承岂无待,教立将有托。山水舜祠深,端期听韶作。
寄裴澜。唐代。赵嘏。绮云初堕亭亭月,锦席惟横滟滟波。宋玉逢秋正高卧,一篇吟尽奈情何。
山行。宋代。赵湘。翠满衣裳远径分,渐供幽兴入诗门。临泉自爱窥筇影,过藓何妨驻屐痕。因惹断云还倚石,偶看残照学呼猿。行行却喜无人到,曾为秋来挂梦魂。
东谿待苏户曹不至。唐代。张万顷。洛阳城东伊水西,千花万竹使人迷。台上柳枝临岸低,门前荷叶与桥齐。日暮待君君不见,长风吹雨过青谿.
咏画屏风诗 十九。南北朝。庾信。将军息边务。校尉罢从戎。池台临戚里。弦管入新丰。浮云随走马。明月逐弯弓。比来多射猎。唯有上林中。
问俗。宋代。李新。穷极天窥涘,幽阴地绝春。石坛荒拆鬼,药媪下羌神。头号雀分疏事,晴山亲近人。刲羊留髓骨,正欲卜归辰。
酬许五康佐(次用本韵)。唐代。元稹。奋迅君何晚,羁离我讵俦。鹤笼闲警露,鹰缚闷牵鞲。蓬阁深沉省,荆门远慢州。课书同吏职,旅宦各乡愁。白日伤心过,沧江满眼流。嘶风悲代马,喘月伴吴牛。枯涸方穷辙,生涯不系舟。猿啼三峡雨,蝉报两京秋。珠玉惭新赠,芝兰忝旧游。他年问狂客,须向老农求。
夏日。明代。杨光溥。绿树阴中不掩关,茅檐风静燕初还。沧波渺渺斜阳外,断送诗愁是远山。
雨坠应落花赓徐瑛韵。明代。朱元璋。人道春归实不归,但知结实蕊枝稀。昨朝一夜如膏雨,正是花成子就时。
答宣阗司理。宋代。梅尧臣。风赋义趣深,传训或得失。後人语虽浅,辨识犹百一。欧阳最我知,初时且尚窒。比以为橄榄,回甘始称述。老於文学人,尚不即究悉。宜乎与世士,横尔遭诟唧。誓将默无言,负暄方抱膝。非非孰是是,都莫答问诘。岁暮宣参军,辞如鲍昭逸。粲然倾明珠,褎我颇过实。便言楚江萍,光彩侔旭日。自惭流浪踪,不得蒿芹匹。复为苦硬句,酬报强把笔。
罪所留系寄张十四。唐代。刘长卿。不见君来久,冤深意未传。冶长空得罪,夷甫岂言钱。直道天何在,愁容镜亦怜。因书欲自诉,无泪可潸然。
嘉运。唐代。徐夤。嘉运良时两阻修,钓竿蓑笠乐林丘。家无寸帛浑闲事,身似浮云且自由。庭际鸟啼花旋落,潭心月在水空流。晨炊一箸红银粒,忆著长安索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