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下秋书。宋代。寇准。碧树微凉露气清,感愁怀旧独含情。西楼月夜明如水,只欠桓伊一笛声。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寇准。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送怀州张从事仲宾。宋代。梅尧臣。行色在车马,西亭新雨过。移家从上党,佐幕向三河。皂荚林初暗,黄粱酒未和。七贤无复有,旧迹尚应多。
送王录事赴任苏州(即舍人堂弟)。唐代。卢纶。古堤迎拜路,万里一帆前。潮作浇田雨,云成煮海烟。吏闲唯重法,俗富不忧边。西掖今宵咏,还应寄阿连。
石磴。宋代。范端臣。短策将我影,照尽山前溪。夤缘入风磴,历览穷攀跻。不须剪梧桐,自倚青冥梯。
村居即事。清代。叶德徵。远岫平林小板桥,江乡僻处谢尘嚣。风侵谭氏村前树,月落孙家渡口潮。雨岸荻芦秋瑟瑟,一群凫雁夜萧萧。渔镫明灭沙洲外,箬笠棕蓑胜黑貂。
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 其八 盘门入。明代。胡应麟。盘门入,士诚泣。前歌后舞大师集,兵不血刃下城邑。谁其帅者公魏国,归市弗止廛弗易。万姓欢呼颂皇德,二敌既歼皇之土东极。沧溟南亘楚长驱,入中原孰敢余阻。
米积外科僧照源堂。宋代。洪咨夔。潜山尽头,孤峰嶭嵲。布宝鬘云,雨玉珂雪。中有医禅,碧眼电掣。人以病求,一岁几{门里加果}。开方便门,出广长舌。病从心起,当从心灭。方起於心,汹汹烈烈。不冰而寒,不火而热。寒热交战,内外癥结。瘰疬疽瘤。痀瘘蹩躠。汤熨针泛,色察脉切。不如治心,心和气悦。如凝斯泮,如壅斯决。勿药有喜,匪涣其血。凡浊恶海,万病一辙。大摩尼珠,一照万彻。是珠在裓,无有差别。名九转丹,字千金诀。为安心竟,寒水秋月。维摩无病,文殊无说。
次王宣甫韵。宋代。许及之。一春无计接茵凭,野草閒花漫自荣。留得小栏红药在,待看新径绿阴成。亦怜酒盏疏谈柄,肯寄诗筒督课程。多病感君勤问劳,肱三折后万缘轻。
上京纪行诗 其六 赤城。元代。胡助。山石似丹垩,赤城因得名。土异产灵瑞,永宜奉天明。市廛集商贾,有驿通上京。触热此经过,忽看风雨生。平原走潢潦,河流浩新声。斯须即开霁,灿烂云霞横。
赠刘琨诗二十首 七。魏晋。卢谌。妙哉蔓葛。得托樛木。叶不云布。华不星烛。承侔卞和。质非荆璞。眷同尤良。用乏骥騄。
句。唐代。薛逢。草荒留客院,泥卧喂生台。(《游废寺》。以下见《海录碎事》)碧碎鸳鸯瓦,香埋菡萏垆。初日晖晖上彩旄。金鞍俯鞚尘开处,银镝离弦中处声。(《猎》)。昨日鸿毛万钧重,今朝山岳一朝轻。(《旧唐书》本传:王铎作相,逢有诗云云,铎怨之)
好事近(成都赏山茶,用路漕韵)。宋代。王之望。萧寺两株红,欲共晓霞争色。独占岁寒天气,正群芳休息。坐中清唱并阳春,写物妙诗格。霜鬓自羞簪帽,叹如何抛得。
二十一日晚呈全真沅陵师契。宋代。赵蕃。酒味虽云薄,谈端却甚长。过从未能数,咫尺每相望。几念乘羸出,还嫌触热妨。檐昏书掩卷,月晚坐移床。
夜半乐。宋代。柳永。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游集禧中元东轩分题得东字。宋代。王安礼。策马从仙子,探春游帝宫。爱此高尚志,开轩池水东。鸭绿漾残日,树碧留清风。生我潇洒思,超然尘世中。
效白体赠晁无咎。宋代。张耒。过去生中作弟兄,依然骨肉有余情。青衫校正同三馆,白发东南各一城。君比郦生多事业,我方谢朓欠诗名。想当把酒笙歌里,亦记长安痛饮生。江南岁晚水风寒,铃阁无人昼掩关。过雨楼台宛溪市,新霜松竹敬亭山。不悲仕宦从来拙,所喜形骸绝得闲。山妓村醪君莫笑,亦胜苜蓿满朝盘。关河战国东秦地,风月南朝小谢城。妓乐比君拈不出,溪山许我赌来赢。真珠金线真无比,叠岭双溪亦有声。一事与君宵壤别,板舆时从老人行。
鹧鸪天(次曾守游梅园韵)。宋代。洪适。领客携尊花底开。薄寒初送雨声来。一声未弄林间笛,几片低飞阁下梅。酬的白乐,少迟回。不妨春雪撒银杯。玉肌莫放清香散,更待晴时赏一回。
游丹青阁。明代。刘炳。桥南杨柳乱成行,出郭寻僧到上方。城拱烟霞开锦绣,山围松竹奏笙簧。半帘晚翠环溪阁,一枕秋云护石床。安得远公同净业,白莲池上挹天香。
都中晤洪稚存即留别 其二。清代。缪公恩。太液池莲问酒楼,凉风吹柳正新秋。即今人事升沈异,同是萧萧欲白头。
陪张湖南宴望岳楼,稹为监察御史张中丞知杂事。唐代。元稹。观象楼前奉末班,绛峰只似殿庭间。今日高楼重陪宴,雨笼衡岳是南山。
游海珠寺 其一。明代。邝梦琰。胜日来登憩,珠江一倚蓬。地幽偏隐寺,僧老善谈农。野水通诸渎,湖山露数峰。清吟应不寐,星月夜堂空。
采桑子 题玉田词后。清代。易顺鼎。词仙身世愁边住,家在南湖。国在西湖。一段沧桑旧隐无。才名两字依然剩,鸥外春孤。雁外秋孤。纸上清魂似可呼。
留别仲咸。宋代。王禹偁。二年商岭赖知音,惜别难藏泪满襟。头白忽抛攀桂伴,道消休话拔茅心。科名偶得同年分,交契都因谪宦深。唱和诗章收拾取,两家留与子孙吟。
咏史诗·昆阳。唐代。胡曾。师克由来在协和,萧王兵马固无多。谁知大敌昆阳败,却笑前朝困楚歌。
蒋洋道中望太姥山四首。唐代。陈嘉言。问俗驱王事,斋宫耐可期。寒花明绛节,孤月映摩尼。缥渺浮虚廊,苍茫弄晚曦。三山如可接,莫遣汉臣归。
汨罗遇风。唐代。柳宗元。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昌国秩满次陈纠祖行韵一首。宋代。王阮。昔之督邮逐彭泽,今之督邮眷昌国。不令自赋归去来,更以新诗祖行色。开缄墨湿雨蒙蒙,细读字字含清风。尘埃三载足昏塞,一听妙语还醒忪。持归柴桑有茅舍,揭之其间作佳话。非惟可诧陶渊明,亦愧当年督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