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伯常同年移居郢州。宋代。司马光。楚江折逶迤,楚山碧参差。王炊稻粒长,缕切鱼腴肥。羡君尽室行,飘然无所羁。伐笔营茅茨,种橘为藩篱。荒陂无四垣,但以荷塘围。官虽朝大夫,身世已相遗。野老坐争席,林叟谈忘归。犹嫌沮溺徒,名字为人知。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次韵王龟龄赠韶美。宋代。史浩。奎壁忽堕地,晁董喧炎刘。公生百世后,掉鞅从之游。仙桂满月窟,何事玉斧修。亭亭看直上,高压百花头。昔我登麟阁,正喜挹风流。参辰曳裾日,心旌倍悠悠。纫阑作春佩,采菊供晨羞。相期有义路,岁晚俱能由。
观猎。清代。汪松。鸟道盘盘入碧隈,羊肠河曲水潆洄。蕃王似雁随秋至,塞马如云压地来。万乘旌旗驱虎豹,六军戈戟拥风雷。微臣得睹天王狩,愧乏《长杨》献赋才。
醉垂鞭(赠琵琶娘,年十二)。宋代。张先。朱粉不须施,花枝小。春偏好。娇妙近胜衣。轻罗红雾垂。琵琶金画凤。双条重。倦眉低。啄木细声迟。黄蜂花上飞。
送南剑王守归 其二。宋代。罗从彦。未把阳关三叠吟,且将谬句写离心。千寻浩浩镡溪水,别恨不知谁浅深。
寿少司徒王见峰公七十公原以终养家居者。明代。余继登。葵藿原倾日,桑榆转慕亲。祗缘寸草意,早乞老莱身。静久忘簪绂,情恬爱角巾。朝端曾让德,闾里尽归仁。参伯誇难弟,中丞有嗣人。无营神自王,不竞性弥醇。骏誉推三达,鹤龄始七旬。莫言今白发,遂尔厌红尘。世事多新态,君王忆旧臣。应知虚鼎席,伫见下蒲轮。致主心仍壮,匡时道益振。东山高卧起,曳履上星辰。
送宫人入道。唐代。项斯。愿随仙女董双成,王母前头作伴行。初戴玉冠多误拜,欲辞金殿别称名。将敲碧落新斋磬,却进昭阳旧赐筝。旦暮焚香绕坛上,步虚犹作按歌声。
寄南屏精舍诸友。元代。郯韶。山中遗老彫零尽,太息于今复数谁?东郭幽人频曳履,南冈诸子总能诗。夜窗灯影分书幌,午榻茶烟飏鬓丝。何处令人发深省,永明湖上立多时。
缑山西峰草堂作。唐代。岑参。结庐对中岳,青翠常在门。遂耽水木兴,尽作渔樵言。顷来阙章句,但欲闲心魂。日色隐空谷,蝉声喧暮村。曩闻道士语,偶见清净源。隐几阅吹叶,乘秋眺归根。独游念求仲,开径招王孙。片雨下南涧,孤峰出东原。栖迟虑益澹,脱略道弥敦。野霭晴拂枕,客帆遥入轩。尚平今何在,此意谁与论。伫立云去尽,苍苍月开园。
杂曲歌辞·江南三台四首。唐代。王建。扬州桥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青草湖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万里三湘客到,有风有雨人行。树头花落花开,道上人去人来。朝愁暮愁即老,百年几度三台。闻身强健且为,头白齿落难追。准拟百年千岁,能得几许多时。
兴化吴宰商卿来书。宋代。袁说友。百里报消息,一缄劳寄驰。但知怀旧切,犹恨得书迟。儒者可言政,怀邦当易为。问君安否外,别后几篇诗。
长沙三绝句(三首)。明代。林公庆。太傅儿孙多济美,东阳绛灌少闻家。欲寻遗井无人识,蛱蝶飞来荠菜花。
离席合赋赠南剑教授盛复之之官 其八。元代。范梈。碧草津头郡,虽偏是胜游。野人频识剑,稚子亦能舟。稍定传衣怪,聊资宦秩周。南来说风物,有待细询求。
徐仙。宋代。白玉蟾。采樵有遇才三日,归路还家已十年。自古得仙非苦节,此坑安得号黄连。
江淮篇赠别董中丞叔化赴南都。明代。谢榛。龙飞淮西四海一,中丞秉钺才无匹。洛下文名更武功,白昼霜威动萧瑟。不闻村落啸群鸱,始信客行日自吉。忆昔岛夷争陆梁,野塘岸坼鲸波溢。采桑女儿变容颜,杀气乘春逼蚕室。江甸云屯骠骑营,犒士黄金散千镒。能用将才元老心,丙魏不言汉良弼。渔樵生计任歌谣,耕织人家敞蓬荜。鼋鼍闭窟净浮天,蛟蜃缩涛平荡日。篙师舵叟宁复喧,水怪山精讵敢出。十年两台今最劳,草疏先朝肃簪笔。事关转饷忧非轻,早起披衣独盥栉。神明暗护永安流,禦敌练兵仓廪实。海门直北停万艘,吴舸楚帆鳞次密。秣陵城上望燕京,长空无涯孤鸟失。心悬丹扆侍鹓班,漳南苦吟正力疾。坐披史传夜深灯,不见古人贵胶漆。
赠心鉴相士。宋代。释居简。被褐怀珍眼力高,区区不复数秋毫。从来方才湛如水,万象森罗何处逃。
放榜诗(太和八年放榜,进士多贫士)。清代。佚名。乞儿还有大通年,三十三人碗杖全。薛庶准前骑瘦马,范酂依旧盖番毡。
小园。清代。许之雯。雨过苔痕涩,云来花影迷。水平双燕掠,风暖一莺啼。亭小随池曲,山低共树齐。春光何处最,红杏女墙西。
寓言九首。宋代。王安石。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术。宣王追祖宗,考牧与宫室。甘棠能听讼,召伯圣人匹。後生论常高,於世复何实。
清贞褚道士携罗丈唱和访余求诗予非能诗者辞。宋代。杜范。冀北奇才万马空,惊人佳句墨深浓。春风桃李人应识,要看寒溪涧底松。
燕归梁。宋代。石孝友。楼外春风桃李阴。记一笑千金。翠眉山敛眼波侵。情滴滴、怨深深。当初见了,而今别后,算此恨难禁。与其向后两关心。又何似、□而今。
次张义立登九顶三绝·乌尤。宋代。洪咨夔。酒壮禾林如欲舞,诗豪万景不容骄。山中肯着如斯客,来听春风婆饼焦。
次韵朱光庭初夏。宋代。苏轼。朝罢人人识郑崇,直声如在履声中。卧闻疏响梧桐雨,独咏微凉殿阁风。谏苑君方续承业,醉乡我欲访无功。陶然一枕谁呼觉,牛蚁新除病后聪。
古断肠曲三十首。宋代。周端臣。无破巫山生色屏,锦囊情薄歇馀馨。关河春晚无消息,肠断楼前杨柳青。
寄友人。唐代。刘得仁。风飒沉思眼忽开,尘埃污得是庸才。那堪更见巢松鹤,飞入青云不下来。
自咏老身示诸家属。唐代。白居易。寿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夫妻偕老日,甥侄聚居年。粥美尝新米,袍温换故绵。家居虽濩落,眷属幸团圆。置榻素屏下,移炉青帐前。书听孙子读,汤看侍儿煎。走笔还诗债,抽衣当药钱。支分闲事了,爬背向阳眠。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唐代。李颀。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