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伯常同年移居郢州

送张伯常同年移居郢州朗读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朗读
()

猜你喜欢

奎壁忽堕地,晁董喧炎刘。公生百世后,掉鞅从之游。

仙桂满月窟,何事玉斧修。亭亭看直上,高压百花头。

()

鸟道盘盘入碧隈,羊肠河曲水潆洄。蕃王似雁随秋至,塞马如云压地来。

万乘旌旗驱虎豹,六军戈戟拥风雷。微臣得睹天王狩,愧乏《长杨》献赋才。

()

明良之逢,有典有则。世笃忠贞,式报天德。

()

朱粉不须施,花枝小。春偏好。娇妙近胜衣。轻罗红雾垂。
琵琶金画凤。双条重。倦眉低。啄木细声迟。黄蜂花上飞。

()

未把阳关三叠吟,且将谬句写离心。千寻浩浩镡溪水,别恨不知谁浅深。

()

葵藿原倾日,桑榆转慕亲。祗缘寸草意,早乞老莱身。

静久忘簪绂,情恬爱角巾。朝端曾让德,闾里尽归仁。

()
愿随仙女董双成,王母前头作伴行。
初戴玉冠多误拜,欲辞金殿别称名。
将敲碧落新斋磬,却进昭阳旧赐筝。
旦暮焚香绕坛上,步虚犹作按歌声。
()

山中遗老彫零尽,太息于今复数谁?东郭幽人频曳履,南冈诸子总能诗。

夜窗灯影分书幌,午榻茶烟飏鬓丝。何处令人发深省,永明湖上立多时。

()

结庐对中岳,青翠常在门。遂耽水木兴,尽作渔樵言。

顷来阙章句,但欲闲心魂。日色隐空谷,蝉声喧暮村。

()
扬州桥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
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青草湖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
万里三湘客到,有风有雨人行。
()
百里报消息,一缄劳寄驰。
但知怀旧切,犹恨得书迟。
儒者可言政,怀邦当易为。
问君安否外,别后几篇诗。
()
太傅儿孙多济美,东阳绛灌少闻家。
欲寻遗井无人识,蛱蝶飞来荠菜花。
()

碧草津头郡,虽偏是胜游。野人频识剑,稚子亦能舟。

稍定传衣怪,聊资宦秩周。南来说风物,有待细询求。

()

采樵有遇才三日,归路还家已十年。自古得仙非苦节,此坑安得号黄连。

()

龙飞淮西四海一,中丞秉钺才无匹。洛下文名更武功,白昼霜威动萧瑟。

不闻村落啸群鸱,始信客行日自吉。忆昔岛夷争陆梁,野塘岸坼鲸波溢。

()

被褐怀珍眼力高,区区不复数秋毫。从来方才湛如水,万象森罗何处逃。

()
乞儿还有大通年,三十三人碗杖全。
薛庶准前骑瘦马,范酂依旧盖番毡。
()

雨过苔痕涩,云来花影迷。水平双燕掠,风暖一莺啼。

亭小随池曲,山低共树齐。春光何处最,红杏女墙西。

()
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术。
宣王追祖宗,考牧与宫室。
甘棠能听讼,召伯圣人匹。
後生论常高,於世复何实。
()

冀北奇才万马空,惊人佳句墨深浓。
春风桃李人应识,要看寒溪涧底松。

()
楼外春风桃李阴。
记一笑千金。
翠眉山敛眼波侵。
情滴滴、怨深深。
()
酒壮禾林如欲舞,诗豪万景不容骄。
山中肯着如斯客,来听春风婆饼焦。
()
朝罢人人识郑崇,直声如在履声中。
卧闻疏响梧桐雨,独咏微凉殿阁风。
谏苑君方续承业,醉乡我欲访无功。
陶然一枕谁呼觉,牛蚁新除病后聪。
()
无破巫山生色屏,锦囊情薄歇馀馨。
关河春晚无消息,肠断楼前杨柳青。
()

风飒沉思眼忽开,尘埃污得是庸才。

那堪更见巢松鹤,飞入青云不下来。

()

寿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夫妻偕老日,甥侄聚居年。

粥美尝新米,袍温换故绵。家居虽濩落,眷属幸团圆。

()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
天下有力可移山,底事秦鞭不作难。
我却笑渠精卫石,一生愁绝海漫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