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贤阁有感

过来贤阁有感朗读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李弥逊朗读
()

猜你喜欢

山鸟戛曙烟,扶桑挂初日。岩栖学仙侣,应试餐霞术。

()
群玉峰头一望赊,枕书旧监忆乘槎。
自从芸蠹三分席,何啻槐龙五见花。
大典奏篇文综覈,清吟落笔字横斜。
绝怜名辈诸公□,鞙璲如何趁佩霞。
()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弄业识团,无本可据。毁于佛,谤于法,不入众数,分明有眼难缁素。

()

闲思十八年前,依稀正是公年纪。铜驼陌上,乌衣巷口,臣清如水。是处风筝,满城昼锦,儿郎俊伟。但幅巾藜杖,低垂白鬓,用与绮、问何里。
最忆他年甘旨。也曾经、三仕三已。至今结习,余年未了,业多生绮。安得滕廛,移将近市,长薰晋鄙。望福星炯炯,西江千里,待公来社。

()
山冈独立对秋光,一袖西风两屐霜。
笑倚东篱问寒菊,自渊明后几番香。
()

晨书暝写遍缣缃,点染丹铅亦擅场。识取毫端吹欲活,画叉乞与返生香。

()
一身憔悴挂衣襟,半壁藤床倚树林。
去日苦多休检历,知音谅少莫修琴。
平康驴背驮残醉,谷雨花栏费朗吟。
老向酒杯棋局畔,此生甘分不甘心。
()

物变风已暄,庭虚雪犹在。每与君子违,偏惊岁年改。

名山先梦到,灵药随方采。明日望行人,云槎隔辽海。

()

贫归无定程,水宿与山行。未有安亲计,难为去国情。

岛烟孤寺磬,江月远船筝。思苦秋回日,多应吟更清。

()

喜怒寒暄直不匀,终无形状始无因。能将尘土平欺客,

爱把波澜枉陷人。飘乐递香随日在,绽花开柳逐年新。

()

我行入东川,十步一回首。
成都乱罢气萧飒,浣花草堂亦何有。
梓中豪俊大者谁,本州从事知名久。

()

蒙泉秋色登临处,愁送将归。一梦经时。肠断佳人、犹唱渭城词。
春来重醉分携地,人在天涯。别后应知。两鬓萧萧、多半已成丝。

()

弱冠中原结驷行,朝阳争睹凤皇鸣。朱弦万古回长夜,彩笔三朝擅大名。

座上雪花凌楚泽,垆头虹色贯秦城。为知兜率迎新帝,不向遮须问旧盟。

()
万蕊山茶傍腊开,一番春信入江梅。
追游共按黄金辔,纵赏还倾白玉杯。
浓艳迎风香断续,疏枝横月影徘徊。
隼旟不负登临兴,更约携朋载酒来。
()

凭君满酌酒,听我醉中吟。客路如天远,侯门似海深。

新坟侵古道,白发恋黄金。共有人间事,须怀济物心。

()
蟋蟀鸣洞房,梧桐落金井。
为君裁舞衣,天寒剪刀冷。
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
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著。
()

单于不向南牧马,席萁遍满天山下。(《咏席萁帘》)

却公不易胜,莫著外家欺。(见《事文类聚》)

()

晨飙起庭柯,落叶当阶积。流光倏云变,感此送行客。

远行归无期,况与亲友隔。潜鱼无纵鳞,倦鸟思敛翼。

()
平居自相乐,忽焉成别离。
君居天之南,我堕海之涯。
四海岂不大,非君谁我知。
狡兔营三窟,鹪鹩安一枝。
()

天公闵贫病,雨止得丰穰。
南亩场功作,东家社酒香。
分均思孺子,归遗笑东方。

()
新月低垂帘额,小梅半出檐牙。
高堂开燕静无哗。
麟孙凤女,学语正咿哑。
宝鼎剩熏沈水,琼彝烂醉流霞。
()

此地那堪再度年,
此身惭愧在灯前。
梦中失哭儿呼我,

()
初闻富经术,颇复事风骚。
作者意不尽,斯人才已高。
大编来警策,短发对爬搔。
好语远相避,独怜曾几遭。
()
可怪忠州与虢州,偶因起废得兹游。
苏欧诸老亦何德,千古联芳未肯休。
()

阑干十二挂城头,百尺飞甍暮霭收。醉客千秋曾上坐,词人万里一登楼。

天门月并长庚出,日观云吞大海流。屈指蟠桃归曼倩,骑鲸八极问离愁。

()

青丝缆引木兰船,名遂身归拜庆年。

落日澄江乌榜外,秋风疏柳白门前。

()
长松荫高原,虚亭写清泚。
重重夕阳山,忽堕清谈里。
吾生溪壑心,苦受尘氛累。
昔从笔墨间,涂抹聊尔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