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苏中丞喜文潜病间。宋代。晁补之。携筇过子约朝朝,况是门无百步遥。午卧檐曦茶可煮,夜谈窗霰栗堪烧。范鱼何用惊生釜,郑鹿应知梦覆蕉。试作文殊问居士,从今一饭久如消。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送林方伯还闽。明代。王鏊。安定苏湖教独行,无能还愧老门生。几年阔别无消息,四海相逢是弟兄。荀氏八龙俱騕袅,唐家九牧世簪缨。燕山岁暮征车发,把酒城东万里情。
淳安舟中遇雨遣闷 其二。明代。刘基。溪雨细如雾,北风长夏寒。污池不赴壑,井谷自成湍。兰茝馨香尽,鱼龙世界宽。斜阳在林树,时复捲蓬看。
次韵李寿卿明府忆梅。宋代。陈造。不分无花空折枝,探梅要趁未纷披。忆常月地携筇去,似许风裳倚竹时。庄蝶认香怜梦短,墨君写影竟谁欺。故人底事江南北,驿使来时仅好诗。
登钓台四绝 其二。明代。胡应麟。挟策初从帝座回,系舟重上子陵台。峰头日暮狂歌发,万里浮云海色来。
春溪漠漠如空,望中只与新愁去。何知尚有,烟间余怨,洛津闲赋。已瘦难丰,久离重见,好春如许。念海棠未老,荼_欲吐。且莫恨、风兼雨。
休问无情水驿,载幽怀、小桡轻船。君看睡起,平阶柳絮,入门花雾。才尽无奇,客残如扫,一尊谁举。怅行云断后,只应梦里,有澄江句。
水龙吟。宋代。赵彦端。春溪漠漠如空,望中只与新愁去。何知尚有,烟间余怨,洛津闲赋。已瘦难丰,久离重见,好春如许。念海棠未老,荼_欲吐。且莫恨、风兼雨。休问无情水驿,载幽怀、小桡轻船。君看睡起,平阶柳絮,入门花雾。才尽无奇,客残如扫,一尊谁举。怅行云断后,只应梦里,有澄江句。
减字木兰花 其十一 赠费钟石考满。明代。夏言。侍郎六载。南北分衙半江海。晚向兵曹。暂辍三长试六韬。兼资文武。自古人才堪指数。莫厌官迟。千载明良此一时。
包山玩月次睢宗吉韵。元代。凌云翰。昔我曲江观恐涛,越山不及吴山高。如何古有任公子,一钓乃能连共鳌。我今杖藜寻翠麓,地有白云人不俗。丹房火冷碧窗虚,夜半秋声撼林竹。踏歌连臂下仙坛,目断西山吴彩鸾。桂花飞帘作香雪,转首便觉秋阑珊。人生欢乐难再得,始信光阴如遇客。陶令空披漉酒巾,谢公谩著登山屐。庵前堵墙如白虹,洞门不掩来江风。分师半席师已许,经筵蜡烛摇秋红。郊何为寒岛何瘦,新雨能来宁论旧。今宵烂熳得好晴,知是何人补天漏。少壮而老理则常,胡能不死凋三光。放麑西巴诚不忍,歌凤接舆无乃狂。兹游可继五君咏,祀事同陪匪乘兴。中庭坐待明月来,树影团团一时并。
王梅泉生日惠诗次韵答之。宋代。牟巘五。堪笑衰翁作计狂,又随笭箵到鱼梁。未秋早觉凋蒲柳,已老安能种豫章。谁似读骚仍饮酒,有时赞易自焚香。梅边有约君应记,但愧年来久覆觞。
奉书岳忠武王诗集传后。元代。成廷圭。班师归来泪如雨,洒向北邙陵上土。金杯不共半杯来,旌旆已入黄龙府。奸秦柄国奈若何,世上英雄本无主。谁人肯道莫须无,嗟尔张公作何语。一朝行殿受封功,锡宴湖山看歌舞。两宫万里尚龙沙,泉下臣飞心独苦。臣家有子罪万死,臣心有血一斗许。君王还肯北征时,留衅中军帐前鼓。大河落日又风尘,抚卷令人哭忠武。
赠鹤庵相士四言。宋代。胡炳文。我相尔鹤,风骨卓荦。九皋幽漠,九霄寥廓。尔性孤洁,尔音清彻。夜月梅花,松梢晓雪。鹤亦相予,谓予心古。寿当九十,伏生卫武。我闻而笑,鹤起而舞。须臾飞去,莫知尔所。
史太师入觐赐带以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为韵。宋代。释宝昙。老不数汲黯,吾宁师子思。黄金复加璧,勿遣虞人知。
送陈守子华宿土囊有感。宋代。陈宓。三年抱恙多闭门,只得两度敲禅扃。道人问我缘底出,为送乡城两史君。阛中暑湿如炊甑,山寺阴凉百僧定。往年过此苦匆匆,今日海山看古镜。伊谁一念饭行人,至今规矩犹如新。可叹延平小书舍,虚致雩桥风月夜。
杂诗三首 其一。魏晋。张翰。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青条若总翠,黄华如散金。嘉卉亮有观,顾此难久耽。延颈无良涂,顿足托幽深。荣与壮俱去,贱与老相寻。观乐不照颜,惨怆发讴吟。讴吟何嗟及,古人可慰心。
题帷幄元勋册八首 其四。明代。胡应麟。清秋辽左阵云寒,伐鼓吹笳上将坛。乍见嫖姚屯细柳,俄传都护夺皋兰。千樯触浪长鲸碎,万弩乘潮巨鳄残。一望越裳天似洗,大标铜柱报金銮。
游百丈瀑呈大通师。明代。李达。朝游林坑坑水急,凛如飞雪沸如煮。暮宿沙头小院空,卧闻屋瓦鸣溪雨。晓来扫却放澄霁,崖树时逢细瀑吐。陶公洞天未暇寻,又见洪泉百丈舞。山神不嗔来已数,水伯有知曾著语。昔逢枯旱泫微流,今日壮观嗟未睹。真珠捣碎如齑粉,万斛一时倾水府。烟漫云蒸湿我衣,潭上亭前此何所。仙露百弓洒草木,长风十里摐金鼓。大通先生京国客,来向山中洗尘土。携我来游容我狂,依然杯酒如初聚。更踏十二峰头去,处处白练飞今古。
诞日戏作亦可以瑞鹧鸪歌之。宋代。姜特立。梅山诞日簇觥筹,更挟娉婷共胜游。此去只求閒富贵,人生须是老风流。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四十九 西庵。宋代。郭祥正。释子能儒言,迥出惠远上。庵中阅遗编,光焰高万丈。
题渔乐图。明代。陆深。平沙坦路有风涛,便欲移家傍此曹。鼓棹鸣榔自成趣,卖鱼沽酒不辞劳。拖蓝槛水春云腻,破白船窗夜月高。收网一灯山下泊,绿蓑衣底读离骚。
和友人盘石寺逢旧友。唐代。温庭筠。楚寺上方宿,满堂皆旧游。月溪逢远客,烟浪有归舟。江馆白蘋夜,水关红叶秋。西风吹暮雨,汀草更堪愁。
大涤洞。宋代。郑国辅。去县十八里,传名千万年。三山空隔海,一柱独擎天。骖驭歌司马,烧丹扣葛仙。谁云尘俗骨,亦得嗣前贤。
邓圣求挽诗二首 其一。宋代。韩维。南国丞旄士,西清对宿儒。晚跻淹庙胜,速夺动宸吁。正色持风宪,嘉猷俨典谟。惟书仁者勇,传世厉非夫。
先生放逐方归,不如前辈抽身早。台郎旧秩,看来俗似,散人新号。起舞非狂,行吟非怨,高眠非傲。叹终南捷径,太行盘谷,用卿法、从吾好。
闭了草庐长啸。后将军来时休报。床头书在,古人出处,今人非笑。制个淡词,呷些薄酒,野花簪帽。愿云台任满,又还因任,赛汾阳考。
水龙吟·先生放逐方归。宋代。刘克庄。先生放逐方归,不如前辈抽身早。台郎旧秩,看来俗似,散人新号。起舞非狂,行吟非怨,高眠非傲。叹终南捷径,太行盘谷,用卿法、从吾好。闭了草庐长啸。后将军来时休报。床头书在,古人出处,今人非笑。制个淡词,呷些薄酒,野花簪帽。愿云台任满,又还因任,赛汾阳考。
徐武功有贞。明代。何允泓。武功志高诡,其才更飚飘。晓畅兵农事,旁谙占测术。明兴治渠者,公纻迥无匹。婉婉金闺彦,忽受中丞节。黄河自天来,出陕势逾疾。挟彼雍豫流,何知济汶域。沙湾日撼摇,张秋莽滔泆。行役岂惮烦,源流究纤悉。仪图万年利,遑耽八年逸。渠匪广济名,闸有通源实。高地堰厥冲,安流疏其隰。堙阿逮曹郓,沮洳变禾穑。神秘抉水性,专勤念民力。计食五万钱,核工三百日。卓哉河渠碑,允矣太史笔。惜哉百年来,斯猷遂无述。河臣总金钱,天子念沟洫。水衡一以空,黄流至今汩。漕艘虞咽喉,陵寝郡薄蚀。何当公再生,宽我忧心忄出。
溪上夜钓。宋代。陆游。少时妄意学金丹,八十溪头把钓竿。露湿茭丛姑恶哭,烟深沙渚鹭鸶寒。登临每叹乾坤大,强健犹应岁月宽。作意清吟未须厌,如山残稿後人看。
陈方大弟宠父将省侍潮阳以诗约别。宋代。王迈。逆旅频连风雨床,归来踪迹两参商。谁知缠隔路三舍,不似相从天一方。壶山白认梅将雪,潮水黄知菊已霜。便去也须留驿道,欲携斗酒话彷徨。
和象之北轩书事。宋代。韩维。舍北多嘉树,重阴及四邻。清风常满竹,好鸟不惊人。图史无它物,讴吟佚此身。应容千里客,一醉倒冠巾。
戊戍八月感事。清代。严复。求治翻为罪,明时误爱才。伏尸名士贱,称疾诏书哀。燕市天如晦,宣南雨又来。临河鸣犊叹,莫遣才心灰。
游武夷作。宋代。陈韡。来为群无扣右扉,香生琼宇碧油围。前驺所过风俱静,幽鸟不惊云与飞。清啸一山旋暮角,和蒸九曲未秋衣。胜游英慨真奇遇,卷入豪端放棹归。
初夏书事。清代。吴敏树。雨送春归始放晴,风光初夏好逾明。林花过尽新生竹,院鸟啼残乍熟樱。自检方书医小疾,颇从田父看深耕。西庄胜事犹多负,开遍将离赏未成。
寄赠王保躬求小山石二首 其一。宋代。王庭圭。扁舟斗转五溪湾,湘北湘南饱看山。袖里云岑皆寸碧,一拳分手亦何悭。
过西池书斋赏菊。明代。谢榛。培养邻三径,移来殿万芳。馀花自风景,幽意合柴桑。绣幕驻秋色,金杯浮晚香。主人益多珍,讵敢傲飞霜。
和程德远二首。宋代。王之道。未尽通宵话,犹如一日秋。壮怀天共远,归意雨同留。灯烬何明灭,蛩声静应酬。十年为客梦,应不负瀛洲。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赵君偶以微恙乘驼车而行。宋代。苏辙。邻国知公未可风,双驼借与两轮红。他年出塞三千骑,卧画辎车也要公。高屋宽箱处豹裀,相逢燕市不相亲。忽闻中有京华语,惊喜开帘笑杀人。
太和贡士陈诚之记予颜欲置远明楼昔白傅年七十一写真诗云鹤毳变绿发鸡肤换朱颜予今年适同感而赋此。宋代。周必大。巍楼必欲称元龙,须写褒公与鄂公。鹤毳鸡肤吾老矣,祇宜蓑笠钓船中。
送姚先生归宜山三首。宋代。陈师道。宇定心清面发丹,下床投杖觉轻安。此身已许壶丘子,他日争寻靖长官。
雪夜怀周著作。明代。高启。灯照竹林雪,寝斋寒更空。窗间成独坐,遥想故人同。不有孤吟兴,宁度此宵中。
景定壬戌司户弟生日有感赋诗。宋代。文天祥。夏中与秋仲,兄弟客京华。椒柏同欢贺,萍蓬可叹嗟。孤云在何处,明岁却谁家。料想亲帏喜,中堂自点茶。
春日书怀。宋代。姚镛。柔风散原野,百草摇春心。丛薄曜阳彩,嘤鸣调好音。节物一以变,万感集素襟。玄发不常居,华景无停阴。胡为苦贫贱,征尘翳瑶簪。萱叶覆堂阶,荆花感晴林。明当理星驾,归息清溪浔。
春晚送瑕丘田少府还任,因寄洛中镜上人。唐代。苏颋。闻道还沂上,因声寄洛滨。别时花欲尽,归处酒应春。聚散同行客,悲欢属故人。少年追乐地,遥赠一沾巾。
赠熊辉玉广文。明代。申佳允。南州高士久驰声,载酒玄亭韵骨清。虹气一天龙剑合,祥光百里德星明。文章君岂青毡老,肝胆吾将白水盟。落莫相看交道古,纷纷轻薄自人情。
欲雪。宋代。张嵲。欲雪未雪天糢糊,冻行沙尾鶬鸹呼。北风刮耳立不住,更骑钝马穿枯芦。两生怜我意不舒,江头三日占樯乌。高堂明朝置安舆,买羊沽酒偿勤劬。
病告中怀子华原父。宋代。欧阳修。狂来有意与春争,老去心情渐不能。世味惟存诗淡泊,生涯半为病侵陵。花明晓日繁如锦,酒拨浮醅绿似渑。自是少年豪横过,而今疑钝若寒蝇。
仿元遗山论诗绝句 其六。清代。王昌麟。铺扬排比代行篇,爽口哀梨泛指弦。谢后颜前谁抗手,龛头拜倒李东川。
三门与臧奎推官联句题东楼。宋代。魏野。二陕三门境,江城想未胜。早衙连庙鼓,夜市杂船灯。乞任多朝市,忘归有海僧。东楼仍更好,欲去又同登。
东台杂诗 其六。清代。蒋春霖。隔溪人种菊,篱外好秋光。买艇载花影,过桥寻酒香。虫声侵菜圃,鸭语乱蒲塘。生意禁衰谢,前山漫夕阳。
逍遥咏。宋代。宋太宗。我达逍遥理,阴阳运五行。道从初一变,德合混三清。圣境堪依仗,狐疑中不成。异端达雅淡,返祸自轻生。
感寓 其六十。明代。朱诚泳。君子莫施智,施智近小人。愚人祗自愚,至愚翻近仁。吾观古人智,而不私其身。后人乃机巧,鬼魅与同伦。吁嗟愚下流,为谋固难陈。安知千虑中,一得无可因。智囊竟何为,东市冤莫伸。愚智莫相笑,同为千古尘。
超然居士得得问道於宝峰祥祥师且欲归歌长篇。宋代。释正觉。门门通彻长安道,信手拈来还恰好。脚跟踏著赵州关,丈六金身一茎草。我初相会个中人,法法圆通见怀抱。杖屦追随来道场,不学痴禅事关扫。青山白云一径通,行行鸟道谁寻讨。宝峰师是马馰儿,相得而今情不早。吸尽西江居士庞,唤回竖指俱胝老。泥牛力耕空劫春,木人捧出形山宝。罢捋虎须归去来,荆棘林中任起倒,午日丽天光杲杲。
和乐天宴李周美中丞宅池上赏樱桃花。唐代。刘禹锡。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王孙宴其下,隔水疑神仙。宿露发清香,初阳动暄妍。妖姬满髻插,酒客折枝传。同此赏芳月,几人有华筵。杯行勿遽辞,好醉逸三年。
送建州通判沈太博。宋代。梅尧臣。昔闻醉翁吟,是沈夫子所作。今听醉翁吟,是沈夫子所弹。声如冰凘下石滩,嚼啮碎玉遶齿寒。四坐整衣容色端,醉翁虽醉无慢官。其音正以乐,其俗便且安,何害酩酊颜渥丹。沈夫子,邂逅相遇必已欢。玉琴能写人肺肝,人所为难君不难。平明解船建溪去,轻齎快意不长湍。溪东白茗象月团,来华至尊龙屈盘。余为带銙与脔片,散在六合云漫漫。况君五脏清如水,宜饮沆瀣采木栏。更留瓦砚赠我看,邺宫鸳鸯谁刻剜。
九月下旬有作二首。宋代。张耒。惨惨岁云暮,寒日无停光。况复阴晦多,景短重云长。梳头坐清晓,朝饭熟黄粱。官闲无事业,终日偃空堂。经时不跨马,门径秋芜荒。惟有霜后山,当帘对苍苍。
和叔崇橘花韵二首。宋代。王柏。清和景气已非春,午阴浓处延诗人。一杯佳茗沃嘉话,粲然三礼羞蘩苹。洞庭手植清香发,金粟银须照肤雪。薰风十里漾芳思,万斛明珠剖胎月。素华绿叶骚颂中,光生南国德横空。朗吟受命不迁句,对花不饮无惭红。
梅花五首。宋代。刘克庄。夜来几阵隔窗风,便恐明朝已扫空。点在青苔真可惜,不如吹入酒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