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曾侍郎二首

挽曾侍郎二首朗读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朗读
()

猜你喜欢

嵬石山前寺,林泉胜景幽。

紫金诸佛相,白雪老僧头。

()

主命亦危矣,媪谋真拙哉。
烦君赐妾杖,嗔妾覆君杯。

()

盛德已图形,胡为忽构兵。燎原虽自及,诛乱不无名。

掷鼠须防误,连鸡莫惮惊。本期将系虏,末策但婴城。

()

霸略谁堪敌伯符,每开史册想规模。
一千扫众横江去,十七成功自古无。
不分老瞒称猘子,便呼公瑾作姨夫。

()

天宇霜风净,雷封露气寒。群贤高宴胜龙山。中有仙翁绿鬓、更朱颜。
北阙心犹壮,老杜九日诗云:“北阙心长恋,西江首独回。”东篱兴未阑。年年身健足清欢。后会不妨重约、醉长安。

()

屈指惊前辈,春来倍感伤。斯文虽未坠,此老复云亡。

更觉新诗重,逾思别话长。相知谁遣晚,旧约堕苍茫。

()

每忆南湖上,青帘卖酒亭。
柳条鱼颊翠,花片马蹄馨。
寒食经行路,晴窗入梦屏。

()

目共天明,心与湖碧,闵郎挟我神仙域。清灵万古浣心胸,红尘千丈溶无迹。

山曳柔裙,林亸烟髻,羡他猿鸟常相契。宵深溪月一梳寒,荡空犹带琉璃色。

()

湘水一万顷,九疑共茫然。南巡叹重华,影落苍梧烟。

娥皇与女英,泪洒泣野泉。竹冷湿幽翠,鸾飞望寥天。

()
东日照瓦霜,西向界余白。
莫言日不到,日光来未及。
()
僮沈仆于钱,乃祖父以来。
父衍忤我祖,遣去辞其侪。
卅年数飘转,担薪鬻官街。
一日我父起,秋风扫庭槐。
()

凄凉元祐几遗民,邂逅京江两病身。阮籍莫年唯可醉,扬雄平日固当贫。

久知丘壑须吾党,晚喜箪瓢有若人。同识嵇公更谁在,仲任虽健鬓如银。

()

暝色敛平川,云归日已夕。

閒行信杖藜,倦坐憩苔石。

()

青山傍我舟,势若随人去。因之得随名,万古滨江住。

我来潮正落,龈腭尽呈露。仰攀鱼龙窟,凛有覆压惧。

()

半解香绡扑粉肌。避风长下绛纱帷。碧琉璃水浸琼枝。

不学寿阳窥晓镜,何烦京兆画新眉。可人风调最多宜。

()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