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侯词气吐朝阳,光焰真成万丈长。绿发莫将尘土暗,会看它日照金章。
次韵公显见赠 其一。宋代。张纲。李侯词气吐朝阳,光焰真成万丈长。绿发莫将尘土暗,会看它日照金章。
张纲(1083年—1166年),宋代词人,字彦正,号华阳老人,润州丹阳(今金坛薛埠)人。他为官44年,“以直行己,以正立朝,以静退高”作为座右铭,天下人称其不负所言,被民众颂为“清官”典范。...
张纲。张纲(1083年—1166年),宋代词人,字彦正,号华阳老人,润州丹阳(今金坛薛埠)人。他为官44年,“以直行己,以正立朝,以静退高”作为座右铭,天下人称其不负所言,被民众颂为“清官”典范。
兰亭诗二首 其一。魏晋。王羲之。代谢鳞次,忽焉以周。欣此暮春,和气载柔。咏彼舞雩,异世同流。迤携齐契,散怀一丘。
书所见。元代。贡性之。使者徵兵夜度关,南人无奈北风寒。将军空受登坛拜,羞向灯前把剑看。
狎鸥亭同赏芍药。宋代。韩琦。家园经赏复官园,芍药多名两共妍。醉白堂前淮海艳,狎鸥亭下凤麟天。楼妆瑞玉千层密,冠缕真金半尺圆。不斗诗豪开酒户,是将倾国欲轻捐。
游石门。宋代。王度。石门深锁气何雄,那得群仙採药踪。列嶂时时看过鸟,悬崖历历长游龙。一书未学嵇中散,十日聊陪邴曼容。拟向锦屏题姓字,箫台端的是元功。
送周汉东入都。元代。方回。同是黄山采药人,相逢十载客中身。赘疣天地吾无用,萍梗江湖子亦贫。曳组定趋金马署,扬鞭初闯玉京尘。徐阎卢老如相问,向道犹馀漉酒巾。
嵩岳闻笙。宋代。丁谓。烟筱裁圆直,霜匏镂密深。雅将镛间奏,清与磬同音。隋作工何妙,娲传制可寻。师夔如审曲,知我发生心。
置酒高堂上。明代。黄省曾。釂鼓及兰辰,鸣俦款契宾。缛云生意藻,芳醴动颜春。烛华迟昼短,声妙夺歌新。莫令青岁歇,庭内咏他人。
送觉华岩归中岩。宋代。李流谦。世路翻巨浪,是身如孤舟。黑风半夜来,掀簸卒未休。谁能汹涌间,轻飞逐浮鸥。稽首大导师,觉海名善泅。请下一转语,为度历劫忧。师笑了无言,此问难尔酬。未可楫迎汝,子归当内求。坚忍作难缆,巨防截横流。中有不动者,东西听漂浮。师今念故山,翩然去难留。相送城东隅,黄叶堆别愁。归来闭阁坐,念念期自修。精进傥不懈,针芥或有投。西风白莲开,束包随胜游。
怀旧诗九首 其七 伤韦景猷。南北朝。沈约。韦叟识前载,博物备戎华。税骖止营校,沦迹委泥沙。始知庸听局,方悟大音赊。
星回节游避风台与清平官赋。唐代。南诏骠信。避风善阐台,极目见藤越。悲哉古与今,依然烟与月。自我居震旦,翊卫类夔契。伊昔颈皇运,艰难仰忠烈。不觉岁云暮,感极星回节。元昶同一心,子孙堪贻厥。
哭郭仲微三首 其一。宋代。宋祁。仓卒闻婴疾,何辜遂没身。哭筵同产子,霜寝未亡人。冢有邢山旧,天为京兆邻。想君赍志恨,不使白杨春。
咏怀古迹五首 其四 青冢。明代。邓云霄。别后传闻葬画工,君恩如海思难穷。香魂夜夜啼胡月,草色年年似汉宫。冢畔斜连南去路,天边不断北来鸿。沙场尚有征人骨,泣雨横霜卧短蓬。
乌夜啼·春思。宋代。赵令畤。楼上萦帘弱絮,墙头碍月低花。年年春事关心事,肠断欲栖鸦。舞镜鸾衾翠减,啼珠凤蜡红斜。重门不锁相思梦,随意绕天涯。
钱文肃。宋代。岳珂。代言无谄辞,居约见素守。元无刀劈口,乃若神运肘。立身本孤直,落笔已耐久。家声到于今,此帖傥不朽。
老柏三首。宋代。陈师道。英姿带枯槁,劲节阙和柔。物理有兴坏,人情成去留。稍看栖鸟集,聊待晚风秋。解道庭前柏,何曾识赵州。
中秋维舟君山看月二首。唐代。李群玉。汗漫铺澄碧,朦胧吐玉盘。雨师清滓秽,川后扫波澜。气射繁星灭,光笼八表寒。来从云涨迥,路上碧霄宽。熠耀游何处,蟾蜍食渐残。棹翻银浪急,林映白虹攒。练彩连河晓,冰晖压树干。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清代。朱彝尊。横浦东连白塔云,下方钟鼓落潮闻。结成海气楼相似,煮就吴盐雪不分。
题谢樗仙泉石馀清图 其一。明代。张萱。云根礧砢水铿鍧,曾与烟霞共结盟。一段秋光浑沁骨,沧浪何必濯尘缨。
池上闲咏。唐代。白居易。青莎台上起书楼,绿藻潭中系钓舟。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上小桥头。暂尝新酒还成醉,亦出中门便当游。一部清商聊送老,白须萧飒管弦秋。
和何元清韵九绝。宋代。王炎。焦桐为我发哀弹,但觉清风绕指寒。老大虽思闻古调,莫弹别鹄感离鸾。
百字令。清代。吴湛。西风初起,听谁家、捣练声响彻。句引离人多少恨,又早露凝霜白。叵耐年年,照人无寐,总是清秋月。相逢邻叟,莫将丧乱重说。际此兵气销沈,芦帘纸阁,称长斋持偈。却忆年时珠海上,画舫欢游时节。笑插黄花,醉牵红袖,狂把长鲸掣。可堪回首,繁华如梦销歇。
三次书怀。宋代。陈著。默察天翻地覆由,寸心无处著私愁。忠唐不复瞻双庙,误汉皆知罪五侯。牧马入南飞浙水,狩车遵北感陈留。山川满目花如旧,邂逅春风可问不。
寄薛三郎中(据)。唐代。杜甫。人生无贤愚,飘飖若埃尘。自非得神仙,谁免危其身。与子俱白头,役役常苦辛。虽为尚书郎,不及村野人。忆昔村野人,其乐难具陈。蔼蔼桑麻交,公侯为等伦。天未厌戎马,我辈本常贫。子尚客荆州,我亦滞江滨。峡中一卧病,疟疠终冬春。春复加肺气,此病盖有因。早岁与苏郑,痛饮情相亲。二公化为土,嗜酒不失真。余今委修短,岂得恨命屯。闻子心甚壮,所过信席珍。上马不用扶,每扶必怒嗔。赋诗宾客间,挥洒动八垠。乃知盖代手,才力老益神。青草洞庭湖,东浮沧海漘.君山可避暑,况足采白蘋.子岂无扁舟,往复江汉津。我未下瞿塘,空念禹功勤。听说松门峡,吐药揽衣巾。高秋却束带,鼓枻视青旻.凤池日澄碧,济济多士新。余病不能起,健者勿逡巡。上有明哲君,下有行化臣。
望湖亭。宋代。苏轼。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韫玉斋。明代。陈琏。粲粲荆山英,声价逾结缘。卞和亦何人,三献徒取辱。维君美风仪,温温宛如玉。怀宝不轻售,待价藏诸椟。孚尹竟旁达,光采眩人目。行当贡天朝,宁容久潜伏。
寄晁无斁。宋代。陈师道。稍听春鸟语丁宁,又见官池出断冰。雪後踏青谁与共,花边著语老犹能。笑谈莫倦寻常听,山院终同一再登。今日已知他日恨,抢榆况得及飞腾。
上梅直讲书。宋代。苏轼。轼每读《诗》至《鸱枭》,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与乐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斗升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诚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赠周伯玉下第。宋代。王令。京尘漠无聊,客书闻报罢。拔身众人後,载水千里下。微装困无余,归马剧连跨。邈无失时叹,抗举与俗谢。但言废文学,从今益休暇。诗书得穷搜,朋友可邀迓。如解万里骏,脱去衔轭驾。虽时念亲贫,叹息忽自诧。已如婴儿啼,心在声不嗄。悲乐于俗异,使我喜失诧。吾闻百年生,暂就天地舍。中间有逢遇,穷达何足讶。譬之适时运,寒暑变冬夏。炎凉忽焉殊,裘葛代相藉。於身亦何预,时与外物借。尝闻庄生言,中不怛外化。逢鸡就知时,遇弹因求炙。况持身售人,五羖岂真价。士材嫌易知,女好固择嫁。勉之时我过,酒贱衣可贳。
赠陈梅垣。宋代。王义山。竹外重门不待扃,此垣缭绕自天成。一枝潇洒无尘涴,半夜高寒对月明。特立丰标仁者静,生平骨格圣之清。纵饶曾与逋仙约,只许溪前见影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