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画山水寄正受题其上。宋代。晁补之。虎观它年青汗手,白头田亩未能闲。自嫌麦陇无佳思,戏作南斋百里山。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寿蹇少卿。明代。杨士奇。四纪廷臣,三朝国老,左班领袖官僚。手扶红日,两度上青霄。一片丹诚,奉主持恭谨,不间纤毫。从容处、调羹事好,补衮更才高。君臣鱼水契,龙章凤敕,前后华褒。看满怀春意,富贵无骄。嘉庆今年七十,梅舒玉香蔼宫袍。更百岁、康宁寿福长,远佐唐尧。
祗奉天书六首 含芳园用《瑞安》。。宋代。郊庙朝会歌辞。运格熙盛,将封介丘。礼神之域,瑞命殊尤。灵文荐降,丕显皇猷。圣心肃奉,永洽鸿休。
匡庐杂诗五首 其一。清代。缪荃孙。痴云不散漏微阳,估客帆开叶叶张。万顷湖光平似镜,大姑山接大姑塘。
将乐报恩寺次高五宜都宪壁间韵。明代。谢廷柱。墙角桃花报改年,寺前耕犊试春鞭。空山雨后双溪涨,隔岸烟开万瓦连。借榻禅房谈永夜,归朝官舸系晴川。廿年旅寓今重过,自喜丛林有宿缘。
曾大父有诗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飞归蜀与语及此因取为韵 其十一。宋代。韩驹。尔去逢诸父,髯霜貌渥丹。贫穷宜此报,富贵却难安。
小雅·甫田。清代。佚名。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农夫之庆。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士女。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尝其旨否。禾易长亩,终善且有。曾孙不怒,农夫克敏。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曾孙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粱,农夫之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归来行。明代。李梦阳。天下儒冠岂尽误,迂谬弃捐仍道路。九月江山冻烟雾,百年裘马冲霜露。穷达自知休怨天,归来且种东陵田。齿过四九已不小,钓鱼猎兔亦得饱。
绍兴释奠武成王七首。清代。佚名。祀率旧典,礼崇骏功。齐明衷正,肸乡岂融。量币肃录,周旋鞠躬。神其昭受,幽赞无穷。
题《芝龛记》 其二。近现代。秋瑾。执掌乾坤女土司,将军才调绝尘姿。花刀帕首桃花马,不愧名称娘子师。
虎跑泉。宋代。钱嵊。虎攫灵泉发地根,传疑传信事难分。深涵月景千寻透,溜作溪声一带闻。流迸石渠珠若露,溟蒙竹径气如云。公余共酌醍醐味,应想於菟乳子文。
哭许颂慈先生绝句二十首 其十五。清代。祝廷华。赏菊已届时,吾侪必宴叙。而今诗社中,又失联吟侣。
颂古八首 其八。宋代。释道颜。腊月火烧山,苦口是黄连。相将岁除夜,窦八布衫穿。大可怜,把手入黄泉。
廖成伯奉议生辰。宋代。仲并。曾听尊前世采歌,喜闻烟袖舞婆娑。名驹汗血得夷路,老柏凌霜只旧柯。桃李盛时随地有,芝兰生处近人多。春风二月年年事,莫问灵椿岁几何。
送泰州李太守。明代。盛鸣世。不复关时论,将因与世违。受金廉吏枉,疑璧众人非。淮海孤舟别,匡山白首归。天寒江上雁,但恐尺书稀。
述旧纪勋太原寄李光颜侍中二首 其一。唐代。杨巨源。玉塞含悽见雁行,北垣新诏拜龙骧。弟兄间世真飞将,貔虎归时似故乡。鼓角因风飘朔气,旌旗映水发秋光。河源收地心犹壮,笑向天西万里霜。
题王晋卿春晓图。明代。林环。忆昔扁舟经洞庭,夜凉落月潮水平。舟行数里不知远,隔林隐隐闻鸡声。推篷起视西山麓,烟景微茫接溪曲。芳草依稀谢朓村,绿树深沉子真谷。须臾旭景开曈昽,千山万山图画中。谁家楼阁依晴翠,朱门绣幕垂东风。楼外园林春已遍,楼中美人梦初断。疏帘半卷落花深,年华却逐莺声换。别来烟月几经秋,楚天西望空生愁。玉堂此日见图画,仿佛湖山曾旧游。何时拂衣赋归去,孤棹还寻旧游路。雨过芳洲春水深,更拟蹇裳采芳杜。
八声甘州。宋代。汤恢。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正柳腴花瘦,绿云冉冉,红雪霏霏。隔屋秦筝依约,谁品春词?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 寄隐孤山山下,但一瓢饮水,深掩苔菲。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怅年华,不禁搔首,又在涯,弹泪送春归。销魂远,千山啼祢,十里荼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