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山辞赋妙升堂,十八高名擅洛阳。遭主圣人千载事,济时贤献万夫望。
已加坛上将军钺,未促齐中相国装。曾有新诗介眉寿,悲歌何忍送归墙。
王拱辰太尉挽辞二首 其一。宋代。晁补之。贾山辞赋妙升堂,十八高名擅洛阳。遭主圣人千载事,济时贤献万夫望。已加坛上将军钺,未促齐中相国装。曾有新诗介眉寿,悲歌何忍送归墙。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寄前黄州窦使君。唐代。赵嘏。池上笙歌寂不闻,楼中愁杀碧虚云。玉壶凝尽重重泪,寄与风流旧使君。
过白子直。明代。欧大任。蹩躠风尘尔蚤回,射阳渔长兴悠哉。好书竹简三车积,纳印柴门五柳开。浯水僧携唐颂至,谷城人榻汉碑来。白家更有香山社,宾客何因得共陪。
点绛唇。宋代。蔡伸。玉笋持杯,敛红颦翠歌金缕。彩鸳戢羽。未免群鸡妒。我为情多,愁听多情语。君休诉。两心坚固。云里千条路。
立秋前二日游湖亭。清代。胤禛。放情幽兴付渔蓑,潇洒林亭乐太和。每踏芳丛寻古句,闲乘小艇泛清波。烟凝翠黛山疑雾,风蹙斜纹水似罗。深砌蛩鸣残暑退,高梧蝉噪晚凉多。炎云渐敛秋将近,霁景才看夏欲过。静听菱歌音韵好,何须萧鼓济分河。
醉后戏赠苏九翛(苏常好读元鲁山文或劝入关者故戏之)。唐代。权德舆。白首书窗成巨儒,不知簪组遍屠沽。劝君莫问长安路,且读鲁山于蒍于。
劝酒(以下见《文苑英华》)。唐代。白居易。昨与美人对尊酒,朱颜如花腰似柳。今与美人倾一杯,秋风飒飒头上来。年光似水向东去,两鬓不禁白日催。东邻起楼高百尺,璇题照日光相射。珠翠无非二八人,盘筵何啻三千客。邻家儒者方下帷,夜诵古书朝忍饥。身年三十未入仕,仰望东邻安可期。一朝逸翮乘风势,金榜高张登上第。春闱未了冬登科,九万抟风谁与继。不逾十稔居台衡,门前车马纷纵横。人人仰望在何处,造化笔头云雨生。东邻高楼色未改,主人云亡息犹在。金玉车马一不存,朱门更有何人待。墙垣反锁长安春,楼台渐渐属西邻。松篁薄暮亦栖鸟,桃李无情还笑人。忆昔东邻宅初构,云甍彩栋皆非旧。玳瑁筵前翡翠栖,芙蓉池上鸳鸯斗。日往月来凡几秋,一衰一盛何悠悠。但教帝里笙歌在,池上年年醉五侯。
洞仙歌。宋代。赵长卿。黄花满地,庭院重阳後。天气凄清透襟袖。动离情、最苦旅馆萧条,那更堪、风剪凋零飞柳。临歧曾执手。祝付叮咛,知会别来念人否。为多情,生怕分离,只知道、准拟别来消瘦。甚苦苦、促装赴归期,要趁他、橘绿澄黄时候。
秋夜徐编修宅宴别醉歌。明代。李梦阳。徐郎三杯拂剑且莫舞,听我击节歌今古。曲畏调悲不易竟,天地荧荧月东吐。燕山八月风力怒,落叶交加映尊俎。怆时感事百忧集,死别生离同一苦。身逢累朝全盛日,弘治之间我亲睹。朝廷无事尚恭默,天下书计归台府。五陵鞍马速雷电,千官气势如风雨。却忆年年秋月时,日与尔辈同襟期。如渑之酒差快意,袒跣呼号百不思。弦张柱促衣冠祸,综覈崩奔学士疲。仓皇世事难开口,物极则还理宜有。羸疾巳分沙田草,遭逢复折都门柳。富贵在天得有命,人生反覆如番手。不见去年临别处,吞声踯躅莺求友。邂逅寒暄不自知,隔绝荣华为谁守。歌残酒乾天欲曙,门外骊驹巳西首。哀鸣胡雁亦南飞,露湿群星朝北斗。
次韵有怀周府奉祠宋季子。明代。管讷。故人为别动经年,况复祠官久不迁。白发交游惟我旧,清时文物尚君贤。忽匆过梦随蝴蝶,的的归心在杜鹃。无限相思千里外,暮云春树两茫然。
永平府。清代。祝维诰。北平古郡镇幽燕,城外连峰际碧天。孤竹祠荒云木杳,滦河水驶石染偏。名高汉代推飞将,人乐清时罢守边。漫向卢龙歌《出塞》,牛羊满地草芊芊。
倦区区游宦,便回棹、谢山阴。算谁似君侯,莼鲈有味,富贵无心。匆匆又移玉节,恨相思、何处更相寻。渭北春天树边,江东日暮云深。岸花樯燕动悲吟。把酒惜分襟。问玉井莲开,三峰绝顶,谁共登临。长安故人好在,忆元龙、名重古犹今。说与英雄湖海,应怜枯槁山林。
木兰花慢 戊子秋,送合道监司赴任秦中,兼。元代。白朴。倦区区游宦,便回棹、谢山阴。算谁似君侯,莼鲈有味,富贵无心。匆匆又移玉节,恨相思、何处更相寻。渭北春天树边,江东日暮云深。岸花樯燕动悲吟。把酒惜分襟。问玉井莲开,三峰绝顶,谁共登临。长安故人好在,忆元龙、名重古犹今。说与英雄湖海,应怜枯槁山林。
题柯学士画竹。元代。陈基。群玉仙人佩水苍,金茎分露服琳琅。曾将天上昭华琯,吹作飞龙奉玉皇。
送人尉蜀。明代。林宗大。百仞高峰入县门,官闲何地不君恩。莫将万里思家泪,落尽巴江一夜猿。
和松坡刘迂诗四首。宋代。廖行之。白云飞处祝融墟,心切平安一纸书。浪走毛生惭捧檄,清贫羊续漫悬鱼。银蟾浮彩秋尤好,金粟含香桂欲野。指日安舆奉颜色,彩衣容与戏庭除。
合州津口别舍弟至东阳峡步趁不及眷然有忆作以示之。唐代。陈子昂。江潭共为客,洲浦独迷津。思积芳庭树,心断白眉人。同衾成楚越,别岛类胡秦。林岸随天转,云峰逐望新。遥遥终不见,默默坐含嚬。念别疑三月,经游未一旬。孤舟多逸兴,谁共尔为邻。
永康虎头山。宋代。孙应时。去年东上虎头滩,今年西踏虎头山。定无万里封侯相,且复两川行脚还。眼中金马碧鸡路,坐上铜梁玉壘关。丈夫万事付前定,长啸往来天地间。
首尾吟六首 其二。明代。陶安。人生何苦走西东,琴剑淹留邸舍中。故陇楸梧几寒食,荒庭松菊自秋风。天涯月色伤心曲,镜里年华入鬓蓬。但见知归鸿燕去,人生何苦走西东。
祥符寺得句。宋代。许必胜。安蔬自足慰平生,峰静松闲涧水平。山意悟时僧不语,落花声间梵音清。
送陈太学东归二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自昔论交意,于今送远情。绸缪匪一日,许与见平生。肝胆堪相照,飞腾俟晚成。朔风吹雁候,江上片帆轻。
送省玄上人归江东。唐代。许棠。释律周儒礼,严持用戒身。安禅思剡石,留偈别都人。雨合吴江黑,潮移海路新。瓶盂自此去,应不更还秦。
游仙一十九首 其十五。宋代。郭祥正。款逢九华妃,授我磨镜石。一磨日月朗,万古永不蚀。缄之紫锦囊,匪同赵氏璧。才落猛士手,睨柱曾莫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