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曰:刍狗万物兮,天地不仁。体止而用无穷兮,播生者于迷津。
有形而致用者之谓器,无形而用道者之谓神。背昭昭而起见兮,聚墨墨而生身。
犯有形而遗大观兮,动细习于游尘。彼至人而神凝兮,同予梦而先觉。
顾天下孰不学兮,乃会归于无学。予心之不能忘兮,将波流风靡而奈何,唯镇之以无名之朴。
录梦篇 其二。宋代。黄庭坚。乱曰:刍狗万物兮,天地不仁。体止而用无穷兮,播生者于迷津。有形而致用者之谓器,无形而用道者之谓神。背昭昭而起见兮,聚墨墨而生身。犯有形而遗大观兮,动细习于游尘。彼至人而神凝兮,同予梦而先觉。顾天下孰不学兮,乃会归于无学。予心之不能忘兮,将波流风靡而奈何,唯镇之以无名之朴。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过废江宁县(王昌龄曾尉此县)。唐代。罗隐。县前水色细鳞鳞,一为夫君吊水滨。漫把文章矜后代,可知荣贵是他人。莺偷旧韵还成曲,草赖馀吟尽解春。我亦有心无处说,等闲停棹似迷津。
题四清枕屏。宋代。葛绍体。横梅枝上兰为伴,瘦石拳边竹更长。月上小窗人欲静,睡来清入梦魂香。
招张愈光。明代。杨慎。容易年光斗柄东,萧条客舍酒樽空。雪消已减乘舟兴,寒重翻添闭户功。古道尘埃多去马,故人书信少来鸿。新礼逆旅知无伴,何惜西斋一笑同。
三奠子。元代。王恽。怅神光奕奕,天上良宵。花露湿,翠钗翘。风回鸾扇影,愁满紫云轺。恨相望,虽一水,隔三桥。朱弦寂寂,心思迢迢。人未老,鬓先*。翻腾惊世故,机巧到鲛绡。凉夜永,箫声咽,篆烟飘。
藤簟。清代。陈恭尹。一片燕山雪,千枝海上藤。结为几万字,字字读成冰。缕细常欺发,光寒不集蝇。暑天南地上,从此绝炎蒸。
夹水松篁,一天风露,觉来身在扁舟。桂花当午,雪卷素光流。起傍蓬窗危坐,飘然竟、欲到瀛洲。人世乐,那知此夜,空际列琼楼。
休休。闲最好,十年归梦,两眼乡愁。谩赢得、萧萧华发盈头。往事不须追谏,从今去、拂袖何求。一尊酒,持杯顾影,起舞自相酬。
满庭芳(中秋)。宋代。潘良贵。夹水松篁,一天风露,觉来身在扁舟。桂花当午,雪卷素光流。起傍蓬窗危坐,飘然竟、欲到瀛洲。人世乐,那知此夜,空际列琼楼。休休。闲最好,十年归梦,两眼乡愁。谩赢得、萧萧华发盈头。往事不须追谏,从今去、拂袖何求。一尊酒,持杯顾影,起舞自相酬。
灵壁游张学士园。宋代。黄裳。休说行行且与吟,道山官职旧园林。石疑六丑默难问,竹类七贤閒可寻。翠引宾朋三径远,寒生涯涧一池深。隋河堤上人空老,谁为兰皋惜寸阴。
山寺。宋代。陆游。路尽初逢寺,行行独叩扉。民贫稀送供,僧老少完衣。日正楼钟动,溪深药草肥。吾衰亦久矣,舍此欲畴依?
虹桥。宋代。胡仲弓。才过虹桥渡,漫山皆紫泥。鸥边秋水落,牛背夕阳低。酒向污樽饮,诗从板壁题。江郎在何许,灵石与天齐。
乱后游潜园。宋代。王松。醉过西州更怆神,潜园无复昔时春。忍看石笋镌为柱,况说梅花斫作薪;临水高楼馀瓦砾,藏山绝业化灰尘!伤心来去堂前燕,悲语如寻旧主人。
春日二绝 其二。宋代。沈辽。寂寂山间谁与言,闷搔短发向香烟。死灰朽木君知否,不似胡人面壁禅。
至潭州闻猿。唐代。李绅。昔陪天上三清客,今作端州万里人。湘浦更闻猿夜啸,断肠无泪可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