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帖子词:皇太妃阁五首 其二

端午帖子词:皇太妃阁五首 其二朗读

雨细方梅夏,风高已麦秋。应怜百花尽,绿叶暗红榴。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无屋藏身雾政昏,饭资日谷欠朝暾。起居饮食难兼享,傥欲不仪须露蹲。

()

罢郡归时已白头,杖藜日看橘林洲。客来若问浮生事,明月清风酒一瓯。

()
阴蜺横天,长剑欲抉,匣颖未露兮精钢已折。
层次塞川,猛炬方烈,凝气未销兮高焰已灭。
虽忠毅之有志兮,当衰运之闭结。
嗟身祸之不免兮,甘就死於缧絏。
()

春风桃李颜,岁寒松柏心。达人步大方,静爱无弦琴。

无弦岂堪听,弦外多遗音。世涂甚风水,对面商与参。

()
断云归岫雨初收,茅舍萧条古渡头。
短褐老人垂九十,松枯石瘦不禁秋。
()

射策初从汉殿回,风流地主重徘徊。三年共记看云别,万里真成挂雪来。

摇落剑光偏傍斗,浮沉书札但含杯。无誇席上荀陈聚,紫气中宵遍越台。

()

莫端身,休打坐。摆髓摇筋,嘘咽稠粘唾。外用修持无应和。赢得劳神,枉了空摧挫。要行行,如卧卧。只把心头,一点须猜破。返照回光亲看过。五色霞光,覆焘珠明颗。

()

天边云涌浪花红,日落当门海外峰。望得远帆犹不辨,江鱼多趁石犹风。

()

和风装点锦城春,细雨如丝压玉尘。

漫把诗情访奇景,艳花浓酒属闲人。

()

三元肇兹辰,东风被衡宇。青春丽云日,朱光已垂户。

駮阴不穷寒,朝和散为雨。死草行复菲,潜阳滋下土。

()
凡物皆有可观。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
()

高轩贵戚里,良会小春时。逸兴频催酒,清谈各问诗。

鹓鸾天外集,商羽曲中移。聚散兴馀慨,何年更此期。

()
王师前年下灵州,先生奉诏为参谋。
军书堆案不足道,欲斩名王悬髑髅。
官供器械如山积,装结虽巧体质浮。
传闻蕃刀最可用,买置不惜千金酬。
()

花鸭呼群自拍浮,何人蓑笠在孤舟。半生已负江湖约,不为经行肯暂留。

()

出郭落月辉,涉涧山日昼。客行路纡回,我影忽左右。

悬猿啸风枝,飞鸟来烟窦。回瞻寒潭口,潇洒石泉溜。

()

登君来爽台,直北见宫树。春条敷其华,韡韡团朝露。

秋风撼霜柯,零落非其故。倏忽阴阳移,荣悴犹朝暮。

()

九疑第二峰,其上有仙坛。杉松映飞泉,苍苍在云端。

何人居此处,云是鲁女冠。不知几百岁,燕坐饵金丹。

()

雨馀春草深,日照溪波绿。和风扇蒲帆,缓酌樽中绿。

()
刻简以珉,铸宝以金。
持节伊谁,时惟四郎。
自我文德,达之穆清。
委蛇委蛇,往迄于成。
()

吴云楚树碧离离,手折瑶花半醉时。秋佩影摇湘浦月,凤凰翅冷玉参差。

()

轩冕山林政不殊,行藏偶尔见规模。豸冠剩有清风在,鹤帐从教夜月孤。

小隐谁知非大隐,故吾元不异今吾。黑头更上麒麟阁,松菊归来尚未芜。

()
随分栽蔬复种花,逐时温酒又煎茶。
两儿能售严州屋,便可归来共一家。
()

逃名谁识圭年老,别思秋江余画稿。吊鹤空归曲沃园,浮家莫问崇明岛。

当时两马载书卷,周览中区恣搜讨。都门古寺偶停骖,历下东湖旋就道。

()

馀寒争令。雪共蜡梅相照影。昨夜东风。已出耕牛劝岁功。

阴云羃羃。近觉去天无几尺。休恨春迟。桃李梢头次第知。

()
朝发襄阳城。
暮至大堤宿。
大堤诸女儿。
花艳惊郎目。
()
夜来疏雨鸣金井,一叶舞空红浅。
莲渚收香,兰皋浮爽,凉思顿欺班扇。
秋光苒苒。
任老却芦花,西风不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