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
殢人娇·后亭梅花开有感。宋代。李清照。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
参考资料:
1、杨合林.李清照集[M].湖南:岳麓书社出版社,1999.
上片开门见山,吟咏梅花且叹悔此次赏梅又迟来了一步。梅花,以其寒冬腊月发花,且有坚贞耐寒之志而深受爱重,在我国历来有“国花”之称誉;其花五瓣,花色有白、亦有红;古人赏梅讲究“四贵”,除贵曲不贵直,贵疏不贵密之外,也贵梅花之瘦不贵其肥,贵梅花之合(含苞)而不贵其开(盛放)。“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是说:玉色的白梅花清瘦飘逸,浅红色的梅中上品檀香梅相形之下显得色泽浓艳,它们散发着袭人的香气;白雪正在消融,那雪压梅枝的美景已不见;真真令人遗憾,没想到赏梅竟然又来晚了。一个“又”字,表达了词中主人年年探梅、年年叹晚的心情;当然只有面对爱之甚深的对象,才会发出“恨晚”的叹息。此处也足见作者遣词匠心之一斑。
“江楼楚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之句,交待了赏梅的环境地点、写出了远眺近俯的自然景色,也刻划出了一种闲适恬淡的心境。句中“楚馆”的“楚”字,本指春秋战国时的楚地,即今之湖南、湖北一带,此处泛指江南。在长江之滨的楚地南天,错落矗立着无数亭台楼馆,这里梅花竞放,又是赏梅的好去处;仰望白云闲散依蓝天而飘浮,俯视碧波涟漪逐江水而流逝;清凉的白昼是这样漫长,沉醉在阵阵梅香中的探梅人,凭倚着雕栏放眼远望,信手卷弄着低垂着的翠绿色的帷帘。上片至此而止,主要是侧重写景的幽深、人的安闲,为下片不平静心情的抒发埋下伏笔,达到以静衬动的效果;当然,如果说此处静中伏有波澜的活,便是“清昼永”中的“永”字撩起的。“永”是长的意思,人物感觉上的时间是长还是短,随人的心情而变:欢乐嫌短,愁苦恨长,这是人之常情。那么词中人“清昼永”之说,内里是否包含着几分惆怅。
下片“坐上客来,尊中酒满”两句写的是良友相聚、举杯飞觞、开怀畅饮、纵歌抒怀的场面。“歌声共,水流云断”,充满诗兴豪情的文人雅士对酒自是高歌,面对着象征高雅气节又令人心神陶醉的梅花。于是,群情激动,纵情引吭,你唱我和,这歌声充塞天地、嘹亮悠扬,上遏白云、下断流水。该词至此,欢乐之情已达顶巅,激越的情绪随着歌声止歇渐渐平静下来,另一种心态便代之而起,词人的笔触也宕然转开,回到赏梅的现场“南枝可插,更须频剪”,然后便在“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的颇怀伤感的声中戛然止住。从字面意思看这几句是指点着眼前的梅树;那南边向阳枝头上的花儿令人喜爱,可以攀折供插,需趁着它方开未残,快多些采剪,或簪在鬓边,或插放几案,把梅的疏姿倩影和梅的寒香冷艳尽多的留在身边;千万不要等到花瓣残落、随风化泥的时刻再惆怅留连。弦外之音却是借物抒情,感伤光阴流逝,花开花落,容颜易老,聚少离多,人生得意与相聚之时需尽情欢畅,待到《梅花落》的曲调已经奏起,羌笛声声泣诉别离的时候,离愁别怨便会铺天盖地地袭来了。
参考资料:
1、周笃文.李清照词鉴赏[M].山东:齐鲁书社出版社,1986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山居杂兴 其十一。明代。徐熥。新裁斗帐白生绡,百种奇花五色描。凤蜡低悬通夜照,有人双度可怜宵。
和游房公旧竹亭闻琴绝句。唐代。刘禹锡。尚有竹间路,永无綦下尘。一闻流水曲,重忆餐霞人。
再和陈提举喜雨 其一。宋代。阳枋。了无和气格清穹,天意难回执热中。骤雨起从南海庙,雄风到自楚王宫。却愁水府丹瓢注,解使银河赤岸通。急趁好晴催刈谷,坻京相庆万家同。
绍熙庚戍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宋代。黄榦。行行益以远,惬此心期幽。一径险复夷,千林密相樛。回首天际山,矗面悬飞流。银潢倚石壁,玉龙下山湫。光摇日璀璨,势激水飕飕。可望不可亲,神往形独留。眷言桃枝山,久矣卜筑谋。岂无一日閒,努力穷冥搜。
澄江八景 其二 巫门夜雨。元代。俞远。巫子门前沙拥波,泊舟黑夜雨滂沱。龙呼匣剑辞人去,鸟作飞车送鬼过。剪烛频昏抄细字,看天未旦起狂歌。玉关何处头如雪,明月长竿还挂蓑。
醉眠亭四首。宋代。晁端佐。一枕双湖意浩然,狂歌酒尽即高眠。吾生久与时相弃,好逐君归作二仙。
送画。宋代。单人耘。送画如嫁女,临行增爱抚。墨痕何淋漓,转觉青山妩。眉鬓不入时,钗裙拙且古。但去莫自卑,郎家珍视汝。
端忞疲於哺蚕老妇悯而饷之余作古调以赞之。宋代。钱时。族孙买叶中山归,恻然闻之矜尔疲。长腰豚蹄亟送似,未暇问到而蚕饥。此时此念难藏假,厩焚退朝遑恤马。马非不爱爱我人,用违其才终土苴。试问母今蚕几筐,间关未必能补疮。我亦有蚕非条桑,他日天机云锦裳。
送元诤归中岩。宋代。宋祁。景陵同坐贯花筵,日月飞驰三十年。两股寻回江上锡,一灯分照剑南天。岩云护钵龙降呪,林露侵衣鹤警眠。此地相逢须重别,在家灵运已华颠。
千秋岁。唐代。无名氏。麟垂绂秀。天纵今司寇。朱明景,清和候。缙云开帝乐,括苍锺神秀。人争羡,昨生一佛今朝又。璧水声华茂。玉殿天香袖。姑小试,陶甄手。行为黄阁老,屹立丹墀右。名不朽,斯文名脉从君寿。
寄题愚斋。唐代。李兼。巧鬻非善贾,利获非良农。君子不自智,甘与庸人同。天君见独者,进退有新功。忽敛艺文手,反著怀袖中。客问以臆对,此说非易穷。吾非宁武子,今学北山翁。
次韵李举之县丞秋日偶成 其三。宋代。洪适。宦途陆陆未回车,秋桂春萝总负渠。目送飞鸿千里去,故山应草绝交书。
青梅。宋代。王之道。疏白欺人侵短鬓,老红乘酒驻衰颜。食梅已判非吾事,把读清诗忆故山。
依韵和王安之判监少卿。宋代。邵雍。人行一善已为忧,何况夫君百行修。曩日慈闱贪眷恋,多年官路不追求。官才少列辜清德,职异上庠尊白头。洛社逾时阻相见,许多欢意却还休。
和郑斋同年落叶诗 其三。清代。周绍昌。宝玦珊瑚委路隅,延秋门上白头乌。已无刻楮传神削,空有题诗击唾壶。宛转尽歌桃李子,飘飖难著凤凰雏。归巢倦羽栖初定,币树惊飞历乱呼。
投翰长赵侍郎。唐代。黄滔。禹门西面逐飘蓬,忽喜仙都得入踪。贾氏许频趋季虎,荀家因敢谒头龙。手扶日月重轮起,数是乾坤正气钟。五色笔驱神出没,八花砖接帝从容。诗酬御制风骚古,论似人情鼎鼐浓。岂有地能先凤掖,别无山更胜鳌峰。攀鸿日浅魂飞越,为鲤年深势噞喁。泽国雨荒三径草,秦关雪折一枝筇。吹成暖景犹葭律,引上纤萝在岳松。愿向明朝荐幽滞,免教号泣触登庸。
林异卿客归志感。明代。曹学佺。江北山东已战场,江南忧旱复忧蝗。若归家里无多事,漫说闽中只小康。别后山川俱寂寞,眼前朋旧半销亡。相看惟有西峰叟,冻手抄书日数行。
送僧归护国寺。宋代。舒雅。偶思皇泽来丹阙,却为禅斋返旧琳。岭上白云终挂念,人间余事不关心。澄潭雨过秋涵月,古桧风生夜对琴。闻道石桥多胜境,几时相伴一间寻。
兰皋亭。宋代。宋祁。信美兰皋地,疏椽構迥轩。山林闲处乐,溪濑静中喧。春桂开前坞,秋菘接后园。舟来无尽曲,客到不空罇。夕月生帷鉴,晴云抱栋痕。主人贪紬績,未暇答惊猿。
燕京书事 其四。明代。黎民表。西宫瑶草日芳菲,珍馆春深碧浪围。朱字署成华露湿,紫泥封进鹤群飞。履随虚步瞻依切,帘隔天颜笑语稀。不见平津开阁待,经旬休沐始言归。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一一七。宋代。释居简。寿富如天圣嗣多。海不扬波长熨帖,雨当指日肆滂沱。火无就燥宜潜德,虏嗜残生必倒戈。草木昆虫均化育,九州四海听讴歌。
日彰法师得旨还山王生作泉石閒斋图予题诗其上以为赠行。明代。释宗泐。奉诏还故山,江船复东下。独帆如飞鸿,秋日照平野。王侯赠新图,山水俨幽雅。石崖天际高,茅屋长松下。清香散佛龛,妙观了空假。白云席上生,碧溜阶前泻。神清境自閒,所适无取舍。佳趣政在兹,健笔老能写。乃知遗世情,独有还山者。安得添我身,閒斋共潇洒。
绝句三首 其三。元代。倪瓒。白鸥飞处夕阳明,山色隔江眉黛横。试看三高祠下水,悠悠中有别离情。
晓谒城东狱祠回马上作。宋代。宋庠。洚水成灾后,霜原落木秋。浊河虽自复,寒潦不知收。路坏停轺馆,城摧却敌楼。民廛无黍稷,何术望神休。
投宪幕上下 其四。元代。陈樵。法曹新政绩,宪府旧才贤。下客初倾盖,东州共拂冠。无才供几案,有术事虚玄。柱下非明习,吾知济世难。
题礼公画竹二首 其二。明代。欧大任。不二是法门,悟者阿罗汉。一枝青琅玕,孤峰白云涧。
次韵王司户梅花五绝下得用古人意及比妇人玉。宋代。王之望。闻说江梅已恼人,冲寒著意去寻春。枝枝细看枝枝好,岁岁相逢岁岁新。
登慈云阁偶成三首。宋代。陈著。行人笑我又偷閒,说与行人听我言。知得浮生皆定分,有谁教汝自煎烦。
送李贞夫还长河。明代。陈墀。身外功名真草芥,飘然短疏拂衣归。也知自古才多忌,始觉从前事已非。新酿谩同陶令醉,强年不用鲁戈挥。惭余尚系樊笼里,何日从君自在飞。
多丽 忆湘。清代。易顺鼎。梦游仙。被秋尾到湘边。怎荒波卷将古碧,重来万感依然。向君山夜凉吹笛,记臣里春暖寻钿。柔绿随篙,静红驻几,倩花扶影上渔船。再相见浣纱溪女,已是断魂钿。江亭外,晚风高树,换了鸣蝉。待何时煮莼烧竹,倚篷浅醉深眠。吐骊胎一双儿月,评鲈价三五人烟。鱼浪蘋吹,雁沙苔映,真从镜里度流年。颤数点水窗灯火,闲把楚骚笺。侬愿守黄陵祠庙,青草湖田。
女冠子 其一。清代。毛奇龄。上元少女。谁授玉函金筥。倚香坛。画帔藤花浅,雕钟橘乳寒。南宫除牒子,北斗动幡干。犹见春归燕,似青鸾。
九日登柳山。明代。顾璘。佳节登临感岁华,苍梧云影向秋赊。高空独鹤翻风去,返照澄江抱郭斜。南国音书催白雁,东篱归兴倚黄花。衰迟自爱茱萸酒,瘴疠谁悲薏苡车。
朝阳洞。清代。敦诚。晓出城北门,遥上白云麓。健屐攀葛藤,绝顶穷远目。隔涧响鸣泉,栖鹘叫古木。石径拾松花,坐煮山泉熟。下山觅蹇驴,夕阳满空谷。
太霞洞。明代。欧大任。岭南总百粤,清淑夙鸠凝。兹山罗浮麓,支分自南衡。交广古邹鲁,风序蔼冠缨。哲人今挺生,钟彼川岳灵。餐霞隐中洞,白云为之扃。白云时出山,霖雨四海盈。归来保太玄,飘飖入朱明。曾城望不远,导我升天行。
和覃溪池河驿。清代。谢墉。山县水不经,乃称池河驿。池河两邑界,通川湮前迹。日中市喧豗,负担度阡陌。蚩蚩聚圜阓,稍稍见居积。贸迁犹古风,菽粟及麻麦。交易无狙狯,司市平其直。居然唐魏风,我行所未历。饭罢陟冈岭,云气霁后赤。搜奇任卤莽,汲古成淫腋。明发珠龙桥,竟溯清流碧。索涂惭冥行,赖子得绳尺。欧苏不再生,与子数晨夕。
次韵何子闻安静观。宋代。李流谦。日压茅檐醉拥蓑,静听寒溜奏云和。深藏本自身全路,瞪眎元知语不多。紫府地严须一到,苍崖文古要重磨。新宫固是丛霄样,应有胎禽忆旧柯。
纪梦。宋代。郑若冲。包抱乾坤一环堵,拍手千门辉藻黼。编茅何事傍云根,川观岩居天固予。忆昔卧病岁壬午,梦行涧石憩衡宇。常充达庵表其门,大楷金书爰仰睹。吉符应已分行藏,才纪唐捐惜无补。我生六年哀怙恃,三殤相继泣同乳。只影危踪巢在幕,孽子孤臣气和缕。千金不忍坐垂堂,十稔讵能酬鞠抚。六张五角具孤虚,万死一生逃险阻。矛头淅米剑头炊,耕常得晴刈常雨。菲末葑根有荆棘,鼠雅雀舌皆强御。意行足下起关山,夕计朝谋成龃龉。先时败事后失机,啭喉角讳默招侮。贫来富往见交情,行信言忠贻罪罟。一本难令亲者亲,四海何由兄弟普。数奇尝愧李将军,五穷未嗟韩吏部。人生美恶半乘除,我常一味无甘苦。五十知非计已迟,见机而作今犹愈。结庐兹境了前缘,端居漫作溪山主。列壑攒峰无耸峭,叠颖飞柯不瞋拒。一室凝尘号全拙,茶铛酒壶编简聚。草亭临流倚梦溪,观罢鱼游呼鹤舞。地饶松竹秀而腴,林生兰蕙香频吐。泉清洗耳何妨枕,晴轩炙背还堪俯。采药寻梅度岭去,空翠城里烟迎步武。乘坚策肥彼何人,藜杖枝筇自撑柱。人家灯火照篱落,山头月色窥松户。随云归逐度溪风,自喜此身轻一羽。意安不厌饭藜蔬,睡美那能候钟鼓。少壮颜从镜里非,利名心向尊前腐。长因横逆反忠仁,讵向艰深探城府。事变起灭真浮沤,身世行藏俱逆旅。玉堂茅舍一蘧庐,鷃起鹏抟各飞举。蛮触战争两蜗角,鸡虫得失了无补。兴废纷纷汗马牛,贤愚泯泯埋尘土。长啸勿碍天地郛,游思还从竹素圃。要知岁晏日斜时,此心只与虚空侣。一觞一咏姑自娱,断不伤今更思古。力命悠悠讵足论,漫述平生记轩庑。
送杨孟容。宋代。苏轼。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江山不违人,遍满千家窗。但苦窗中人,寸心不自降。子归治小国,洪钟噎微撞。我留侍玉坐,弱步欹丰扛。后生多高才,名与黄童双。不肯入州府,故人余老庞。殷勤与问讯,爱惜霜眉厖。何以待我归,寒醅发春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