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大卿致政归江陵。宋代。王安石。九卿初命亚三司,朝吏相瞻得老师。南阙便还新印绶,东舟只载旧书诗。汉庭饯客无佳句,越水归装有富赀。回首千年见疏范,共疑今事胜当时。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五鼓度洛水谒九龙祠祷雨马上作。宋代。宋庠。跨陌津桥十里亭,前驺横绝犯严更。银河荡漾斜垂地,瑶斗阑干倒倚城。苑阔树头迷阙影,川长烟外認滩聲。农畴闵雨心祈切,上尽丛祠日未明。
扫除六尘迹。点检现前,真个消息。慧光赫。亲拈出、妙用灵根端的。越声色。一曲威音非律吕,超今古,琅琅谁听得。湛然万里云收,晴天阔。月华白。纵横金田觉海,笑巴歌诌诌,葛藤千尺。泯情识。空劫外、门掩苍苔闲寂,致虚极。枕上江山春色好,松花老、香风飘广陌。此时作个逍遥,一烟霞客。
江神子慢。金朝。长筌子。扫除六尘迹。点检现前,真个消息。慧光赫。亲拈出、妙用灵根端的。越声色。一曲威音非律吕,超今古,琅琅谁听得。湛然万里云收,晴天阔。月华白。纵横金田觉海,笑巴歌诌诌,葛藤千尺。泯情识。空劫外、门掩苍苔闲寂,致虚极。枕上江山春色好,松花老、香风飘广陌。此时作个逍遥,一烟霞客。
致仕后戏作 其一。明代。岳正。五十归来谢世纷,百年劳逸喜平分。不应又受先生号,去与青山管白云。
铁券歌。明代。汤胤勣。罗平逆鸟窥唐鹿,太宗泉下英灵哭。锦树将军握槊来,妖氛一扫乾纲肃。半边古瓦黄金缕,翰苑文章铺锦绣。宰臣擎出凤凰城,儿孙永世承天祐。堂堂坐控十三州,长驱铁弩射潮头。扰攘中原糜在釜,东南民庶不曾忧。邯郸未待三方寤,大集朝臣封府库。举家齐上汴河船,回首钱塘宛如故。虏骑纷纷压旧畿,海门倏见双龙飞。冯夷借玩水仙府,幸从鱼网获全归。归来五庙咸登荐,锈蚀刮磨光彩见。珍袭谁同简子书,宝全自别桑公砚。昭代真人爵群武,首法宏模锡吾祖。多感宽洪美弟兄,拉向奚川看家谱。
送胡仲器宪长。明代。王渐逵。如公自合归清庙,久滞闽天又越涯。两地为官犹见海,八年忧国已无家。文园癖病春仍昨,淮海才名晚更嘉。一别相怜不相对,莫将杯酒问江花。
赋高氏苔竹轩。明代。唐之淳。苍苔绿竹谁所怜,高君作轩苔竹边。三春雨湿锦纹乱,六月风寒丹凤眠。有时自引阶前鹤,踏破云根竹华落。有时自煮石铛茶,轻烟冥冥萦屋角。我来正值清明时,蜗篆生香入砚池。青葱色里无人扫,剥啄声中有客棋。我知此君爱幽独,亦欲依君结茅屋。乞借墙阴半亩苔,更植阶西数竿竹。
赠京尹八首。宋代。袁燮。上医医国岂无方,谠论扶持弱必强。屹若中流为砥柱,男儿如此是真刚。
迎奉圣像四首。宋代。真宗。录哉大君,聿怀帝祖。鎔范真和,奉尊灵宇。至感祥开,洪辉物睹。瞻谒尽恭,飞英率士。
挽刘知县。宋代。文天祥。玉海渊源懿,金闺步武高。功名千载意,翰墨一时豪。天马含风骨,秋鹰折羽毛。相逢俱白发,流涕湿征袍。
题齐云山石室壁。明代。唐寅。齐云山与壁云齐,四顾青山座座低。隔继往来南北雁,只容日月过东西。
煮海歌。宋代。柳永。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卤浓碱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山去夕阳还。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自從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贷充餱粮。秤入官中得微直,一缗往往十缗偿。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鬻海之民何苦门,安得母富子不贫。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甲兵净洗征轮辍,君有馀财罢鹽铁。太平相业尔惟鹽,化作夏商周时节。
山居。宋代。丁谓。峒口清香彻海滨,四时芬馥四时春。山多绿桂怜同气,谷有幽兰让后尘。草解忘忧忧底事,花能含笑笑何人。争如彼美钦天圹,长荐芳香奉百神。
赠马唐卿数学环中吟。元代。方回。扬子云易为太玄,邵尧夫易为皇极。温公之易曰潜虚,观物行成有七易。环圆其形刳其中,圆则能转中则容。譬如门牡必有牝,环中居士心与同。车各双轮三十辐,与之运行谓之轂之两端凿窍穴,良工于此膏其轴。老子教人举一隅,庄子推广言户枢。圆而能容无滞碍,大德若容百川输。居士易应有师授,言人咎休顷刻究。厥祖三世登巍科,乃翁八旬享高寿。环外人赋环中篇,何时吴门吾过船。携酒与汝谈此事,月窟天根玄又玄。
上后乐刘先生左史十首用襄阳诗两句行藏坚晚。宋代。程公许。前溪文续国,东溪学草玄。补处自天授,绝韦待谁编。渊源后溪水,脉络千载传。兹事端不朽,松石同其坚。
石桥秋月。明代。邓伯凯。鞭石为梁枕碧流,山河倒照一轮秋。三冬既免褰裳涉,五夜何须炳烛游。玉兔长生寒影动,彩虹横卧瑞光浮。醉来脱帽思题柱,又恐嫦娥笑白头。
牛尊师宅看牡丹。唐代。段成式。洞里仙春日更长,翠丛风翦紫霞芳。若为萧史通家客,情愿扛壶入醉乡。
寄答张五丈夔明府。宋代。张颉。旧讼龙溪有去思,移家喜与上风宜。人传张籍妙乐府,我识王维真画师。火米夏收畬稻早,海椒春放瘴花迟。客查不到天无雁,赖有輶轩可寄诗。
韦侍郎山居。唐代。王维。幸忝君子顾,遂陪尘外踪。闲花满岩谷,瀑水映杉松。啼鸟忽归涧,归云时抱峰。良游盛簪绂,继迹多夔龙。讵枉青门道,胡闻长乐钟。清晨去朝谒,车马何从容。
潘大临莲池二首。宋代。张耒。年年酷暑轸皇慈,恩诏犹矜庶狱累。白首坐曹真有罪,清风高枕叹无时。乘轩敢望终如鹤,用智从前不及葵。他日东门驱匹马,故应难忘习家池。
寄李次翁。宋代。黄庭坚。两断山川明,花深鸟乌乐。枯骨不沾名,古今同一壑。惟有在世时,聊厚不为薄。南箕与北斗,亲友多离索。斯文如旧欢,李侯极磊落。颇似元鲁山,用心抚疲弱。不以民为梯,俯仰无所怍。胸中种妙觉,岁晚期必获。然膏夜读书,见圣宜有作。文字寄我来,官邮远飞橐。世缘心已死,傥得万金药。
访吴东溪黄土庄 其二。明代。贺一弘。兴尽流连倒绿樽,山中风景不胜论。半岩斜日樵歌近,好蹑云根出洞门。
别宋潜溪。元代。戴良。昨宵郡斋宿,今旦赴行舟。官程不敢违,可使须臾留。掩泣别故交,强颜逐前俦。未尝去乡邑,讵能千里游。金陵古帝乡,雄跨东南州。至今列甲第,烨烨居公侯。冠盖若云拥,车马如川流。厚禄不虚授,高才将见收。如何独多念,去去怀百忧。
次韵馆中上元游葆真宫观灯。宋代。韩驹。百千灯射水晶帘,尚觉游人意未厌。多病只思田舍乐,夜归烟火望茅檐。
次韵酬丁致远司户。宋代。洪适。翰墨场中识面初,珠玑粲粲似相如。盍簪多士登台省,却掾诸曹亲簿书。白社不妨闲泚笔,赤城更好命巾车。寸心淟汩方茅塞,快读新诗得剪除。
闻允祯选南部主事意其怏怏诗以慰之。明代。吴琏。城西深处暂盘桓,老得微安少亦安。独喜官中好消息,不知风雪五更寒。
江西坡。清代。蔡琬。西岭千重簇剑铓,曾挥万骑蓦羊肠。鬼灯明灭团青血,野冢荒凉啸白杨。梦断层霄空漠漠,事随流水去茫茫。只今剩有残兵卒,指点空山说战场。
送赵伯泳涯侍郎守漫陵。宋代。王迈。泉是梅溪遗爱乡,老倪复此种甘棠。后来荐报西山政,归去全无南物装。籍甚三贤皆法从,勉哉一赵继循良。万安桥上传佳话,七十年间四侍郎。
送李拙脩归鄱阳二首 其二。明代。王慎中。道气如君盛,心期与我谈。妻孥能共隐,鸡犬亦相谙。木榻坐花坞,皮冠削竹簪。蠡湖烟水满,更向蠡湖南。
月夜怀秀水马五。清代。张问陶。鸳湖今夜月,照我草堂东。却忆鸳湖客,相思应复同。春风寄愁去,烟水青濛濛。遂有相寻梦,胥山海日红。
哭环州先生。元代。艾性夫。曾随计吏上青霄,折翅归来困一瓢。湖海十年乌绕树,功名两字鹿眠蕉。山图不及生前买,诗板姑留死后雕。地下修文应未恶,寒蛩虚馆雨萧萧。
己亥续怀人诗 其二十三。清代。黄遵宪。背负灵囊欲大包,东西游说日譊譊。冶佣酒保相携去,幸免门生瓜蔓抄。
邓纯彦家兰盛开见借一本 其四。宋代。李纲。纤纤碧叶浅黄花,暗淡香飘物外家。培壅莫教摧露下,春风岁岁长灵芽。
西施(三之三·仙吕调)。宋代。柳永。自从回步百花桥。便独处清宵。凤衾鸳枕,何事等闲抛。纵有余香,也似郎恩爱,向日夜潜消。恐伊不信芳容改,将憔悴、写霜绡。更凭锦字,字字说情憀。要识愁肠,但看丁香树。渐结尽春梢。
枕上闻蛩有感。宋代。舒岳祥。桑鸟催耕缘底事,草虫促织竟何成。春风秋月祗垂泪,北斗南箕空得名。有客悲歌持筑击,何时至治以韶鸣。吾侪吟咏还如此,哀乐不知何处生。
题从生假山。唐代。薛涛。宅相多能好自持,爱山攒石倚庭陲。铜梁公阜□□□,□□□□□□□。
玉台体。唐代。权德舆。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东湖晚步洪恩桥海棠洞三首。宋代。陈杰。城里北风连夜号,平湖卷绿上枯壕。不知江水长多少,樯尾过城三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