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宋代。柳永。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参考资料:
1、周汝昌等人.宋词鉴赏辞典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6月:第64页
柳永作为”西征客“来到汉唐旧都长安,又在灞桥这一个传统的离别之地与友人分袂,他徘徊在桥上,自然神思徜徉,离忧顿生,有感而发写下此词。
参考资料:
1、周汝昌等人.宋词鉴赏辞典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6月:第64页
这是柳永漫游长安时所作的一首怀古伤今之词。上片写词人乘舟离别长安时之所见。“参差”二句,点明所咏对象,以引起伤别之情。回首遥望长安、灞桥一带,参差的柳树笼罩在迷的烟雾里。风光和景物还和汉、唐时代一样。词人触景生情,思接百代。“衰杨”三句,进一步写灞桥风物的沧桑之变,既“古”且“衰”的杨柳,几经攀折,那婀娜多姿的细腰早已憔悴不堪了。时值霜秋,没有暖意融融的春风,杨柳已经不堪忍受,况复“几经攀折”,唯有憔悴而已矣!拟人化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也增强了表达效果。上片通过描绘眼中景、心中事、事中情的顿挫,写出了词人伤别中的怀古,及怀古心中的伤今。
下片写离长安时置身舟中的感触。“夕阳”句,点明离别之时正值暮秋的傍晚,一抹淡淡的夕阳,映照着古城烟柳。连用三个形容词“闲”、“淡”、“老”,集中描写“夕阳”的凋残,“秋光”更是“老”而不振,清冷孤寂的环境,令人颓丧、怅恼的景物与词人自己愁怨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使他愈增离恨。“离思”句,极写离思之多、之密,如长满杜蘅的郊野。然后以“阳关曲”和“断肠声”相呼应,烘托出清越苍凉的气氛。结句“独自凭兰桡”,以词人独自倚在画船船舷上的画面为全篇画上句号,透露出一种孤寂难耐的情怀。
本词紧扣富有深意的景物,以繁华兴起,又陡转萧瑟,有咏古之思和历史变迁之叹,但未触及历史事实,不加议论,只是通过描写富有韵味的景物和抒发离情别绪来突出感情的波澜起伏,虚实互应,情景相生,笔力遒劲,境界高远。
开篇总揽灞桥全景“参差烟树灞陵桥”一句,直接点明所咏对象,暮色苍茫中,杨柳如烟;柳色明暗处,霸桥横卧。灞桥是别离的象征,眼前凄迷的灞桥暮景,更易牵动羁泊异乡的情怀。灞桥不仅目睹人世间的离鸾别鹤之苦,而且也是人世沧桑、升沉变替的见证。“风物尽前朝”一句,紧承首句又拓展词意,使现实的旅思羁愁与历史的兴亡之感交织,把空间的迷茫感与时间的悠远感融为一体,貌似冷静的描述中,透露出作者沉思的神情与沉郁的情怀。“哀杨古柳”三句从折柳送别着想,专写离愁。作者想象年去岁来,多少离人此折柳赠别,杨柳屡经攀折,纤细轻柔的柳条竟至“憔悴”!此词写衰杨古柳,憔悴衰败,已不胜攀折。以哀景映衬哀情,借伤柳以伤别,加倍突出人间别离之频繁,别恨之深重。
自“夕阳闲淡秋光老”一句始,词境愈加凄清又无限延伸。面对灞桥,已令人顿生离思,偏又时当秋日黄昏,日色晚,秋光老,夕阳残照,给本已萧瑟的秋色又抹上一层惨淡的色彩,也给作者本已凄楚的心灵再笼罩一层黯淡的阴影。想到光阴易逝,游子飘零,离思愁绪绵延不尽,终于溢满蘅皋了。“离思满蘅皋”,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离愁之多,无所不在。
“一曲《阳关》”两句,转而从听觉角度写离愁。作者目瞻神驰,正离思索怀,身边忽又响起《阳关》曲,将作者思绪带回别前的离席。眼前又进行一场深情的饯别,而行者正是自己。客中再尝别离之苦,旧恨加上新愁,已极可悲,而此次分袂,偏偏又传统的离别之地,情形加倍难堪,耳闻《阳关》促别,自然使人肝肠寸断了。至此,目之所遇,耳之所闻,无不关合离情纷至沓来。词末以“独自凭兰桡”陡然收煞。“独自”二字,下得沉重,依依难舍的别衷、孤身飘零的苦况,尽含其中。
这首词运用了回环断续的艺术手法,借助灞桥、古柳、夕阳、阳关等寓意深远的意象,不加丝毫议论,只通过凭吊前朝风物,就抒发无限的感慨,做到了“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柳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池塘生春草。数尽归鸿人未到。天涯目断,青鸟尚赊音耗。晓月频窥白玉堂,暮雨还湿青门道。巢燕引雏,乳莺空老。
庭际香红倦扫。乾鹊休来枝上噪。前回准拟同他,翻成病了。欲题红叶凭谁寄,独抱孤桐无心挑。眉间翠攒,鬓边霜早。
鱼游春水(怨别)。宋代。马子严。 池塘生春草。数尽归鸿人未到。天涯目断,青鸟尚赊音耗。晓月频窥白玉堂,暮雨还湿青门道。巢燕引雏,乳莺空老。庭际香红倦扫。乾鹊休来枝上噪。前回准拟同他,翻成病了。欲题红叶凭谁寄,独抱孤桐无心挑。眉间翠攒,鬓边霜早。
暮至余干用刘随州韵。明代。黄克晦。杨叶青青柳叶齐,烟村渺渺楚江西。湖边芳草连天绿,马上春禽尽日啼。渡水暝云千片落,到城新月一痕低。游人元自耽风景,翻向黄昏忆故蹊。
西村。清代。曹庭栋。锡类恩沾殇后身,松楸交映石麒麟。未知绳武今何似,惭愧青衫拜墓人。
经周处士故居。唐代。方干。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久立钓鱼处,唯闻啼鸟声。山蔬和草嫩,海树入篱生。吾在兹溪上,怀君恨不平。
春晖堂为陈子桧赋。明代。梁兰。朝亦春晖吟,暮亦春晖吟。春晖何以报,伤哉孝子心。自从下堂来,不知今几秋。挟策上京都,即戎入并幽。今兹复南征,未得归旧乡。有母不可见,涕泪沾襟裳。岂无甘旨具,曷由一自持。岂无斑斓衣,曷由一戏嬉。人生有如此,闻者摧肺肝。勖尔贻令名,母心当自宽。
梅堂为长垣刘大尹题。明代。徐溥。种得江南几树花,草堂相对阅年华。芳香恍讶罗浮境,清白真成处士家。湖影照来春有信,雪痕消尽玉无瑕。调羹事业君收取,从此花魁不浪誇。
金缕曲 其二。清代。黄钧宰。近海无奇味,喜诸公,霜天清宴,高歌烂醉。自笑馋涎揩未了,携得奚童寻至。早动了,几回食指。为倩写生清妙手,向图中,添个支离子,饕餮客,惯如此。平生怀抱春如绮,十年来,销磨挫折,颓然秋气。公等青云腾达去,留此鸿泥小记,知可有,后人藏庋。谁最牢骚谁旷达,更谁人,庄语谁游戏,尘世梦,一而已。
野宿 其一。宋代。耶律铸。清笳声咽思裴回,漠漠凝云冻不开。寒入貂裘眠不得,通薪馀火拨成灰。
和宗人见寄。宋代。魏野。兀坐几忘形,柴门夜不扃。稔怜丞相雨,瑞爱老人星。妻识琴材料,童谙鹤性灵。远山延颈望,疏竹枕肱听。祖业存圭窦,年支有伏苓。閒身寄精舍,狂迹在旗亭。养药依丹诀,尝花验水经。何时得相见,静话向松庭。
见梁检法书怀八绝句于广文尉曹处次韵。宋代。赵蕃。山行难得上天梯,舟泛还忧水路迷。忆我故栖何许在,玉为山下是冰溪。
衢州别李秀才。唐代。方干。千山红树万山云,把酒相看日又曛。一曲骊歌两行泪,更知何处再逢君。
书座自警四首 其三。明代。王渐逵。山则有薇,或渔于河。牛则有草,犀兕其皮。谨尔彝度,尔室尔家。跬步罔虞,踬蹶用嗟。童弁遄棘,亦孔之俄。今者不最,日月其差。
展先光禄墓。明代。潘益之。名山长瞰鉴江楼,佳气青葱结一丘。自荷先朝深雨露,可堪今日抚松楸。碑留宿草终天恨,风度啼乌入暮愁。八十五龄肋力竭,有怀明发未能休。
贺陈握卿长子嗣弟新婚。清代。张凤祥。陈君则友本天真,早把元方续季伦。二十年来勤教养,而今恰好结朱陈。二郎潇洒佩琼琚,百两婚成三月馀。孔雀屏前筵玳瑁,黄金帐里贮明珠。画堂萧鼓赓和气,龙烛辉双照德舆。萧史有郎玉为妇,不作家翁快亦如。君试听,庆佳妇,卜螽斯,一声声恭喜,多是为君功成承继耀门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