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历

长庆历朗读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朗读
()

猜你喜欢

当年月以秋中过,今岁凉因闰故迟。
渴想话言思亟见,暑侵鞍马敢云疲。
曾闻遗俗有存者,岂若吾身亲见之。
少不如人今老矣,朝闻夕死庶几为。
()

东邻新去妇,揽镜不成欢。岂不事婉娈,为妇良独难。

出门莫频顾,归即来时路。但得新人貌如花,织锦裁成五色霞,夜长飞梦来君家。

()
雨霁逢初夏,胡床荫绿槐。
半酣方嵬峨,假寐忽咍台。
小穗闲簪麦,微酸细嚼梅。
衰翁不禁老,更著物华催。
()
平生周伯仁,耿耿空洞腹。
翛然猿鹤姿,岂辨鸠鹰目。
仆射不解事,居士偶题木。
种柳仅成五,乐园祗可独。
()

三百签文亲自写。恨被邻娃相惹。莫把红绫扯。簪花学得夫人者。

年年待阙鸳鸯社。多半前生误也。事急相随且。昏黄绣佛持般若。

()

春烟澹欲流,禽声导客往。山行曲愈好,步窘势转上。

径断溪横桥,冰消水平掌。涧瀑悬山巅,尘襟快涤荡。

()

曩既负幽讨,今敢萌遐心。
扶桑下阳驭,砮磬浮空林。
琼台渺詄荡,蕊佩栖高深。

()
震位东方木,胡为以帝言。
一芽观出处,主宰见天根。
()

繁华一夕怨西风,金雁钿蝉镜影空。咫尺关山春梦里,桃花又向别人红。

()
红芳紫陌。
韶华□□□□□。
□花弄□□□色。
不比西风,吹落□□□。
()
初月光-满江,断处知急流。
沉沉石城夜,漠漠西汉秋。
为客寐常晚,临风意难收。
三更柁楼底,身世入搔头。
()

晨风改炎节,宵月绘秋图。云随风共驶,波与月相驱。

疏树凝暮霭,倒影入澄湖。流光浮幌荡,空色肃清癯。

()
步入青松裹,迢迢一径通。
渐分华藏界,深隐法王官。
道与神仙别,人非世俗同。
欲知西祖意,庭柏老春风。
()

静里秋先到,閒中昼自长。门阑疑泄柳,尸祝漫庚桑。

腹已枵经笥,身犹试药方。强名今日愈,勃窣负东墙。

()

初拜清扬日,菰城荻始芽。家声璜出渭,骏气马生洼。

博识该三箧,宏才记五车。高明挈日月,文彩炫云霞。

()

荏冉韶光和暖天,紫骝嘶入绿杨烟。风流肯落张生后,雪咏曾居谢氏前。

醉伴娇娆飞舞袖,静依睨皖听歌弦。殷勤为问程夫子,谁谓偷闲学少年。

()

松篁寂寂掩深居,一段清幽乐有馀。麛鹿自来寻旧迹,高贤还去赋归欤。

千山夕照耕初罢,隔树炊烟诵自如。有客临溪清话久,数声长笛过前畬。

()
访道与参师。
设誓投词。
慎终如始谨修持。
退己进人常忍辱,诸事宽慈。
()
临济阴凉树已枯片无霜叶拥禅趺。
儿孙不解浇培得,翫作山门境致图。
()

风非别凉,火是本热。冷坐九年,元来未瞥。

()

高轩峨峨临水开,虚檐四敞无纤埃。主人为此兴不浅,要待嫦娥天际来。

晴空落日清如洗,远水微茫翠烟起。清簟疏栊半捲帘,思入沧溟几千里。

()

清泉白石秋风里,下上和鸣相共怡。比似汤家好兄弟,临岐为赋在原诗。

()

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

()

赫日烘霞斗晓光,双文桃簟碧牙床。
频倾蜜勺宁蠲渴,久捧冰壶未觉凉。
雪岭却思随博望,风窗犹欲傲羲皇。

()

眉如霜叶骨如峦,破衲何曾畏早寒。夜坐连云春带雨,如今真作画图看。

()
吴波亭畔千行柳。
直恁留人久。
晚来船槛再三凭。
又是一钩新月、照江心。
()

眼中尘中政昏昏,华盖风高翠入云。一代风流超晋宋,百年礼乐寄河汾。

波宽好看鱼龙化,天远空怜雁鹜群。亦有平生观海意,出门万里独惭君。

()
竹间有数椽,读书乐未央。
稻粱自为谋,风散鸿雁行。
叔氏从我来,季子天一方。
人生手足爱,念之搅中肠。
()

此去非关兴,君行不当游。无因两处马,共饮一溪流。

()

清劲姿标浅淡黄,幽篁古石共冰霜。生来不是春园物,老向枯枝死亦香。

()
西崦水泠泠,沿冈有洊亭。
自从春草长,遥见只青青。
()
不到江湖恰五年,歙山青绕屋头边。
富春渡口明人眼,落日孤舟浪拍天。
()

左右江湖仙圣宅,龙飞凤舞帝王家。

楼台高下随山势,渤灞微茫涌日华。

()
活泉细引忽盈沟,自绕书斋堦堦流。
添得眼前无限思,石桥竹坞共清幽。
()
我家客星里,少小钓寂寞。
推迁堕尘纲,世味终然薄。
万里携一身,俛仰叹今昨。
抖擞莱子衣,归欤老林壑。
()